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孔子的开学寄语

《论语》首篇首章给了我们这样的信息:孔子人生价值和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学”,其视角在关注人、关注人心,以人为本、以人心为本。在那时,他就对学生充满了“心灵关怀”——引发弟子们思考——对人而言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和美的,学习是自己的事,快乐生活即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三者合一。他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鼻祖。

孔子的心灵关怀是有历史背景的。在殷商之前,人们崇拜鬼神,奉行鬼神文化。自周开始,由崇拜鬼神转而认识到人的价值,开始关注人。到春秋战国时期,又开始关注人“心”。庞朴先生在《中国文化十一讲》中讲到古代“仁”字有三种写法,其中一种是“从身从心”为“仁”。郭店竹简的资料显示,在孔子和孟子之间的时期,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那时出现了一大批带“心”字旁的字。这说明,那个时期在关注人的同时,开始关注人心,关注人的心理感受和内在精神。

本章孔子说的三句话,从语气上可以揣摩出他希望弟子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做事的快乐、生活的快乐。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孔子是对自己说,他应该这样说:学而时习之,说哉!有朋自远方来,乐哉!人不知而不愠,君子哉!可以想象,孔子面对弟子们,用激荡思维波澜、引人深思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和希望。

他和颜悦色,面向弟子们倾吐自己的心声:“你们学到知识、学到本领,时时去练习、做事并且把事情越做越好,自己有了成就感,不是十分快乐吗?”开学寄语的首句,孔子亲切地叮咛弟子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去学习、做事,从而享受生活的快乐。

孔子接着说:“远方的朋友来了,多了学习的伙伴,可以相互切磋、分享交流,彼此同学共进,不是应该感到快乐吗?”是的,孔子收徒授教,弟子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地方、国家。同学即朋友,其快乐来自交流和分享。交流与分享必须有自己的“干货”,交流与分享就是思维碰撞、互学共进的过程。孔子开学寄语的第二句话也与“学”相关:朋友一起同学共进共乐,由共学激励、提升每个人,多么愉快的事。这就是后来《学记》里说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最后教导弟子们:“别人不了解自己,心里不怨恨,那才是君子的风度啊!”(“君子”是《论语》等古代经典里的常用词。这里第一次出现,先做个简要的了解。君子的主要意思有三点:一是指君王和贵族;二是指品格高尚的人;三是指对别人的尊称。古书中以前两项意思为主。作为读者,要联系具体的语境,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是啊,朋友多了,同学多了,有和合共美的快乐;但是个性各异、情趣相殊,有时难免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所以,对别人的不理解要坦然面对而不埋怨,做个坦荡荡的“君子儒”。孔子开学寄语的第三句话还是与学相关: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学习)不要不开心,学习可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摆,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要向古人学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论语》开篇孔子的这三句话,可谓“开学寄语”,向弟子们提出了做学问、做事、做人的希望和要求,是孔子的学习哲学和教诲弟子的总纲。这三句话都是反问语气,不仅仅是强调语义,更是与弟子们推心置腹,和弟子们说心里话,引发、启迪他们思考。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去实践、去做事,并且为学有成效、学以致用而快乐;学习还要快乐地与同学相处,跟同学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和同学相处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学问、思想而怨恨。孔子不愧是“愉快教育”的祖师爷。他就是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教师,不是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而是首先关注作为人的学生的学习心境和学习态度。这样的境界,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深刻的启迪。

要理解孔子的“快乐学习”,还要细细揣摩孔子笔下“学”和“习”的含义。

“学”字的甲骨文 ,上部中间表示算筹,两边表示手(既指学者的手,又指教者的手);下部指房屋、室内。后来的金文 ,下部加了个“子”,表示学习者是小孩。其意思是,在室内教孩子算数,引申为经过反复效仿和操作获得技能、经验和知识。这是最原始的学,也是贯穿人类历史的基本的学,近代木工、瓦工、电工等各种手艺都是这种方式的学,孔子时代的“礼、乐、射、御、书、数”也是这样的学。显然,这样的学离不开动手操作、实践,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习”字的甲骨文 ,上部表示鸟的一双翅膀,下部表示鸟窝,意思是小鸟在窝边练习飞翔。朱熹说:“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和学连在一起的习,也指动手去模仿、演练、操作,在不断实践中改错、提升,以至不断熟练、深入、精进。因此,学、习是不可分,且合二为一的。反复学、不断学的过程就是习,学离不开习;习就是不断熟练、深化地学,离开了习,学则不成。正如颜元(清初儒者、思想家)所说:“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学、习的反复不是机械简单地重复,而是伴随着思考、改进,在反复中不断进步,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断收获,不断提升,怎能不感受到满足和快乐呢?

当然,学还有另一条路径,主要指读书和系统知识的学。孔子的时代,已经有这样的学习了。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述而篇第七》第17章) 这里的“学《易》”主要是读《易》的文本,掌握其中的知识和道理。现代教育的学,目的指向考试和分数而远离动手实践和操作,故有南怀瑾先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苦哉”一说。其实,真正的学、习是丰富、滋养自己的学,在学的过程中时时习之,不断熟练,不断有所进步,收获于自己的心中。当然,这样的学应该是适合自己的、有益自己的,不管花费多少时间、精力,不管经历多少坎坷和困难,心中总会感受到喜悦和快慰,孔子给我们的示范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述而篇第七》第19章) 。因此,“快乐学习”不是表面的轻松,而是潜心学习,感受知识的魅力,在锲而不舍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而获得成就感,自然感受到苦中有乐、苦尽甘来。诚如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所言:“孩子,你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你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这些难题,你也能从中体会到成长的乐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和人生的最大享受;也是孔子提醒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感受、体验其中的乐趣,摒弃学习的急功近利,追求学习的精神境界。下面,我们再从音韵和诵读的角度来感受、领悟孔子这三句话所蕴含的意味。

“朱熹将文学作品分为‘外面的皮壳’和‘里面的骨髓’两个层次,前者是由音韵、文字、文体等组成的,它处在作品的表层;后者是指前者所暗示的情趣和韵味,它处在作品的深层。‘文义’与‘言外之意’是表与里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虽然,‘言外之意’是作品的灵魂,但它也必须融于‘文义’之中。文学作品的这种结构方式,内在地决定了读者只能通过对作品表层的语言、文字以及音韵、节奏、声调和韵律的‘讽诵’和‘熟读’,来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的情趣和韵味的领悟与把握。” (苑青松:《朱熹对“涵泳”的阐释》,《语文学习》2009年第2期)

反复“讽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体味其中的“语言、文字以及音韵、节奏、声调和韵律”,尤其是其中的“节奏、声调”,孔子面对学生谆谆教诲的场面,自然地浮现于我们的眼前、脑际。这三句话不是孔子的理性判断,不是孔子的自说自话,也不是孔子对学生的训教,而是孔子与学生的亲切对话和循循诱导,是孔子对学生心灵的殷殷关切。当孔子感受到弟子们心中的困乏、疑惑、芥蒂时,他通过与弟子们交心去唤醒他们。这样的交心、唤醒富有情趣,充满真情。情是孔子对待弟子的真诚、关心和期待;趣是孔子说话的口吻和语气;“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不是反问,而是商量,是启发,是引导,是孔子用亲切悠扬的语气触发弟子们去思考和感悟。这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子罕篇第九》第11章) 的体现,是大教育家的高境界。可以想象,在每每刚刚开学之际,在弟子们刚刚登门之时,在和弟子们杏坛弦歌之处……孔子总会带着微笑,用委婉悦耳的语调,从心里倾诉出这三句意味深长的懿言嘉行。这三句话永远留在了弟子们的心中,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这三句话编放在《论语》的首篇首章,可以推想其给弟子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深远影响。由此,我们不难明白,正是孔子高超的教育艺术、真诚的教育情怀,才使得那么多不同年龄和性格的弟子始终跟随着他、敬仰着他。

从上面的阐释不难看出,首篇首章孔子的三句开学寄语都是围绕“学”这个关键字展开的,并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他的学习思想和情韵。本篇还有些章节也是对孔子学习思想的具体阐述。《论语》其他篇章还有很多关于孔子学习思想的阐释,阅读中需要时时关注,琢磨玩味。“学习”贯穿整部《论语》及孔子终身,学习哲学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和核心。

阅读《论语》,一章中的前后句要连起来、合起来思考、琢磨,不可分割;一篇中的各个章节和全书的各篇也要融通起来,互证互验,加深理解,领悟其中的奥义。断章取义则使理解肤浅甚至偏颇,如只读到“父母在,不远游” (《里仁篇第四》第19章) 会以为孔子迂腐,只有读完整章才明白孔子尽管倡导孝敬父母,但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刻板。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整体”“联系”需要时时放在心上。整部《论语》的解读,我都留意了前后的关联,且在不同的章节做了提点,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下面以《论语》全书的首尾呼应为例简要说一下整本书的前后联系。

前面详细阐述了《论语》首篇头章孔子“学”的思想。《论语》的末篇末章——“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也是讲“学”,“学”而“知”之,通过“学”方可“知命、知礼、知言”,做个明白人,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立足于世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首篇呈大义,末章石成金,由此可看出《论语》的首尾照应,内容相互贯通以升级,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形成周而复始、完美无瑕的圆,体现了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令人回味无穷。

“学”可谓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再看本篇中涉及“学”的其他章节。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晚年弟子,小孔子46岁。“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论语》里“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只有“有若”“曾参”两个弟子不称其名而称“有子”“曾子”。由此后人猜测,《论语》这部书最后的编定者是有若、曾参的弟子。再看前四章的排序亦很有趣:第一章“子曰”;第二章“有子曰”;第三章又是“子曰”;第四章是“曾子曰”。我们可以推测这样安排的意味。再回到本章的解读。

“三省”,是“三次省”“多次省”还是“三个方面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省”“吾身”。“省”,反省、反思,唤醒自己,别让自己陷入迷惘。中国古人说“自知者明”,古希腊人说“认识你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做个明白人。“省吾身”就是通过自我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自己明白更好地做人、做事、做学问——“为他人做事是否尽心尽责了(“忠”不能理解为后来无条件“忠君”的忠),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了,老师传授的学问是否温习、练习、动手实践了。”这里的“习”可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参照理解。

这样自觉、自省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层次的学、习过程。曾子作为孔子的优秀学生,对孔子的学习思想领悟深刻且切己践行。从弟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思想的影响力和其人格魅力。对曾子的全面了解可注意其他篇章,重点可参读《泰伯篇第八》和《子张篇第十九》。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章孔子明确提出其学习内容的价值取向——为人处世之德行乃弟子为学之本。“弟子”,古语里指学生或年幼小孩,这里指后者。“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重在学做事,“泛爱众,而亲仁(亲近仁德或亲近有仁德的人)”重在修心、学做人。当然,修心与做人做事是分不开的。引导、培养小孩子重视学习做人做事,孔子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德国的家庭教育法对不同年龄做什么事——几岁自己系鞋带,几岁在家里浇花,几岁帮助大人洗车等——都有具体的规定。最后,孔子说:“学习做人做事之余还有精力,就可以读文章、文献,学习文化。”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这样说是强调学会做人做事的重要,认为学会做人做事是成长的基础。确实,现在有些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却因为基本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学,这值得我们警醒。现在应该把做人做事和做学问三者融合起来,不能机械地分成先后,更不能将其对立。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孔子晚年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小孔子44岁。第一个“贤”是尊重的意思;第二个“贤”指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易”,改变;“色”,神色、表情。

这一章是子夏对孔子“学”的思想的理解。他说:“遇到贤人内心崇敬,外在表情变得尊敬、景仰;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为君主做事,能尽职尽力(‘致其身’,不应该理解为献身,其意思和前面‘竭其力’一样);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

承接孔子的思想,作为弟子的子夏所说的这几个方面——尊能奉贤,对内对外,与人交往——皆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其“贤贤易色”,就是孔子“亲仁”的翻版!

最后,子夏总结说:“这样的人,即使有人说他没有学习什么学问,我一定说他是学习过的人!”

子夏这样坚定地将学的价值定位在笃行的层面,也容易引起人的误解,以为读书学习不重要,甚至可以不读书了。这里子夏强调德行是学的根本,但并不否定其他的学。在《子张篇十九》第6章中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显然,子夏这里说的学,不止于笃行,还重视“博学”“问思”,以达到“致知”的目的。古代的哲人都重视“知行合一”,无论学什么,最终都要融为一体,做一个“智仁勇”的贤人。这里也提醒我们注意前面提到的,阅读文本注意前后的联系。《子张篇十九》中有多章子夏的话语,可以整合起来理解子夏的思想和观点。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的学习哲学,其内容、价值指向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统一,指向生命成长、人生完美的融合,还指向学习本身带给生命的充实和滋养。孔子的学不只是“知”,还是“好”和“乐”,也就是他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篇第六》第20章) 如果进入这样的学习境界和状态,是何等的高雅和美好!

本章孔子在前面“学”的基础上,引出了“好(hào)学”。这里好学的主体是君子,指品格修养高的人。孔子阐释这样高品位人的好学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吃饭不求满足;第二,居住不求安逸。这两方面是说对物质生活不要过高追求,否则就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并达到好学的境界。这方面的典范是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雍也篇第六》第11章) 第三,做事敏捷、主动,不拖拉、被动;说话谨慎,不失信于人。这一点照应前面,即学的根本和基础是做人做事。第四,接近道或有道之人,以使自己走在正道上。最后指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做正人、走正道,这才是真正的好学。

“道”的金文 = (“行”,四通的大路)+ (“首”,代表观察、思考、选择)+ (“止”,行走),表示在岔路口帮助迷路者领路。 (“象形字典”网) 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十字路口辨别方向、确定路线而后行走。

“道”的本义是“走路”“指路”,同时也表示“路”。引申开来,抽象、无形的“道”就是方法、途径;方法、途径恰当,具有了共性就是“规律”,这其中也就隐含着“道理”;这样的路径符合自然、社会、人性,就是“道义”;众多的“道理”勾连成系统,就成了“主张、思想、学说”。“路”在脚下,“路”靠自己走,但是,十字路口的陌生和迷茫也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别人的“指示”,于是“道”又有了“说、讲”的意思。“道”还和引导的“导”相通,“导”的繁体字是“導”。用最直白的话说,“道”就是“上路子”的意思。我们现在说的公平公正,对个人、社会而言,不就是“上路子”吗?大家都“上路子”了,整个社会就安定、和谐了。

本章的“有道”指“有道之人”,其“道”指的是人应该共同遵守的规则、道义。遵守社会共同道义去做人做事,就是走在人间的“正道”上,就是“有道之人”。

“道”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一,亦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中庸》里说:“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毛泽东说:“人间正道是沧桑。”人类的生命、生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孔子多处言“道”,值得细细品味。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孔子弟子,小孔子36岁,姓端木,名赐,字子贡。这是师生间情趣浓郁、意味丰韵的对话,里面蕴藏着孔子的学习哲学和教育智慧。师生关系,是从客观、外在的角度定义的,教师的地位、学识一般要高于学生,学生要听从、接受教师的教导。更高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同”“学”关系、朋友关系。所谓“同”“学”,指共同学习、教学相长。真正的教不仅是教学生,教者自己也能从中提升自己,不断上进。古代哲人、教育家孔子、孟子、苏格拉底等,他们的很多思想都是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生成的。所谓朋友关系,指高境界的教师和弟子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建立起人生相遇的深情厚谊。

孔子的教学是和弟子真诚、平等的对话,绝没有居高临下、专断强制。在后面的诸多章节中,我们可以再慢慢、细细地体味,这里只简要提一下。从结果看,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对他十分怀念和敬重。如果弟子们不喜欢、敬佩他,《论语》就不可能存在。他们尊敬老师,希望老师永远留在心中,永远留在人间,所以用《论语》记下了一个真实的、他们心中佩服崇敬的孔子。从事实看,作为被孔子批评“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孔子不仅没有开除他,仍然和他平等对话,并且将他列为“孔门十哲”之一。《论语》里有关宰我的五章,除了一章是孔子批评他外,其余四章皆是宰我挑刺、刁难孔子。子路说话率直、粗莽,多次反对孔子的观点或行为。面对子路的指责,孔子要么自嘲,要么辩论,甚至发誓。因此,孔子和学生的交往平等且富有情趣,是真诚的朋友关系。孔子的宽容和博大胸襟,让弟子们心悦诚服。难怪子贡在孔子去世后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子张篇第十九》25章) “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子张篇第十九》24章) 孔子对后世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除了他的学识、思想、智慧外,还离不开他的人品。正如林语堂在《孔子的智慧》中说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些伟大师表人物,他们影响之大多半由于其人品可爱,反倒不是由于他们的学问渊博。”《论语》的价值多重,读《论语》学孔子是重点之一——我们读《论语》,学孔子做人做事的人品和风范,比学习其中的道理更有意义和价值。

回到本章,我们细细品味这一番师生对话,感受美好的师生对话和教学相长的境界。

子贡问:“贫穷却不讨好别人,富有却不在别人面前摆谱,怎么样?”子贡会这样问,是因为他通过经商成为富翁,但走进孔门,在孔子的熏陶下,他开始注意自己为人处世的修养。作为富有者,他已经做到不逞强显摆了,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论语》里多处提到子贡希望得到孔子对其人格的肯定,这表明作为富有者的子贡,很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作为中华民族的商圣鼻祖,子贡很值得当下市场经济时代的经商者借鉴。

听了子贡的问话,孔子答道:“这样已经不错了。但是,不如贫穷却快乐,富有却喜欢礼仪。”孔子肯定子贡已经达到的境界,鼓励他走向更高的境界——超越贫富,关注自己的精神修养和心胸境界。孔子这句话是被子贡的提问激发出来的,显然比子贡的话高一个层次,这就是教学相长。孔子说“贫而乐”,不是让人安于贫困、不思进取,而是以坦然的心态对待现状,不为之所困,用乐观、积极的态度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孔子表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是鼓励颜回安于贫穷,而是赞赏他对待贫穷的心境和态度。孔子厄于陈蔡,却弦歌不辍;周游列国期间,颠沛流离,还被一位郑人称为“丧家之狗”,孔子听后却开心地说:“他说我像丧家之狗,对极了,对极了!”其实,孔子本身也是个穷孩子。传说,他的父亲叔梁纥68岁时,孔子才出生,几年后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去世。孔子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子罕篇第九》第6章) “贱”,指出身底层;“鄙”,指小事粗活,都是中性词,无贬义。孔子无爹妈可拼,坦然面对现状,“不怨天,不尤人” (《宪问篇第十四》第35章) ,为之不厌,好学上进,“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最终,几乎成就了完美的自我。面对人生的坎坷和苦难,孔子以积极态度面对,通过好学奋进,攀上了生命的巅峰。因为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听了子贡的话,孔子自然说出了“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样给人启示、富有哲理的话。

只是这一问一答,我们已经感受到师生间的教学相长和相互对话的乐趣。接下来的一回一应,更体现了师生间思维碰撞而生成的智慧和情趣。这样的对话过程,也就是互学的过程,值得细细玩味。

子贡听了孔子的回答,不仅欣喜地接受了老师的教导,还由此生发出联想。他居然想到了用《诗经》里的两个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骨头磨制谓之切,用象牙磨制谓之磋,雕刻玉谓之琢,雕刻石谓之磨——比喻研究学问精益求精的功夫。子贡的意思是他向老师提问,然后老师回答,之间的对话就是切磋琢磨,使两个人对待贫富的理解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于相互切磋,他们都获得了思想的美玉珍宝。“其斯之谓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不就是说刚才我们对话的收获和情景吗?意思是,老师你把我的话切磋琢磨了,使意义更精深丰厚了,我的收获也更大了。可以想象出子贡的兴奋和激动。子贡能这样自由、毫无顾忌地和老师对话,可以推想平时孔子和弟子们之间宽松、平等的氛围。《论语》的故事和场景是那样的鲜活,当通过语境想象、还原出场景和人物的音容笑貌时,我们就会超越时空,读出有情有趣的孔门之教和活生生的孔子,享受着阅读的快乐。正如日本学者白川静在《孔子传》中所说:“我们在阅读《论语》时,不仅能想象到孔子的音容笑貌,也能捕捉到那不灭的精神。孔子唯有在《论语》里是活着的。”

听了子贡的回应,孔子顺口呼出子贡的名“赐也”,且带着感叹的语气,从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孔子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如此和学生讨论、对话,多么有趣有意味且有收获。孔子接着说:“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句话,你却能明白隐藏在其后的意思。”这是孔子在为子贡能举一反三以及对语言的敏感和联想的敏捷而点赞。

由这个故事,我们能否更深切地理解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的弟子来自四面八方,他和弟子们在对话中思维发生了碰撞,双方都有收益,获得教学相长、共同提升的快乐。这里的乐,不仅是弟子们的乐,还有他作为老师的乐。正是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孔子才能说出那样发自肺腑的话语。固然,朋友相处并不总是愉快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朋友间的互学分享,肯定是一种快乐美好的享受。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本篇第15章可以作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注脚,上面已作阐述。本章则可以作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注脚。这些案例提醒我们,阅读离不开联想,阅读要有融通、要有整体意识。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他人。”

作为社会人,肯定希望能被人了解。尤其在多元互动、资源共享的当今社会,更需要相互沟通,被别人了解。再从孔子“患不知人也”去换位思考,如果每个人都由于担心不了解别人而用心去知人的话,那就没有不被人了解的人,“患人之不己知”这种情况也就不存在了。当然,这是理想的状态。孔子的意思是,别人了解不了解你,是你自己不能控制的。所以当遇到“人之不己知”的时候,不要“愠”,不要气恼。而去了解别人,是你自己可以主动做到的。在为学修身方面,孔子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意识。

“患不知人”,担心的是什么呢?里面藏着另一个层面的“学”,即担心失去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和资源。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篇第七》第22章) 。其善者、不善者,都要“知”并做出判断,否则就学不到东西或者学偏了、学错了东西。这也是孔子的学习智慧。

从更大的范围看,孔子是希望被人理解的,尤其希望诸侯、卿大夫接受他的仁义思想,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宪问篇第十四》第35章,孔子忧叹说:“莫我知也夫。”——没有人了解我啊。这不是在感叹“人之不己知”吗?难道孔子前面说的是虚伪的话?

子贡听到老师这样感慨、忧伤,便问道:“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答道:“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不怨天”,即对无法改变的各种客观情况和条件不去怨恨。“不尤人”,与“人不知而不愠”“不患人之不己知”相通,即不指责他人。也就是说,如果事情做不好,不去找任何理由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君子求诸己”“下学而上达”——务实学会做人做事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向上追求更高的境界。其实,“不怨天,不尤人”已经是超越的“上达”境界了。因为“上达”,孔子认为了解他的还有天,也就不担心“人之不己知”。

孔子感叹没有人了解他,并不是“患”“人之不己知”,而是“上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ZUqmQgwgk13j5DC7bUTUnfE+mPvrDc3rJbFLg5Weyk9WCwUBWggQjtESbxXffPj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