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孝再论

《为政篇第二》第5-8章是孔子对弟子或他人问孝的回答。本篇第18-21章,是孔子对孝的阐释。两处可参合互读。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读“jī”,隐微、不明显之意;“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劳”,忧愁。

孔子在这里讲了中国古代社会家庭中长幼相处的关系。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居住固定。这样稳固的经济社会形态,形成了相应的文化。在稳固的社会里,尊长的权威更具有统治力、威慑力。在一个国家,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一个家庭,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尊敬师长、为尊者讳等,在我们的文化里理所当然,为大家普遍接受。人类文明的早期都经历了专制的时代。受古希腊文明影响最深的西欧相对较早地告别了专制,走向了平等、民主,这不能不说与古希腊平等、民主的精神萌芽有关。

回到我们的土地来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孔子说:“子女为了什么事情劝谏父母,需要委婉进言;自己的心意不被接受,不能表现出情绪和不满,更不能抱怨,仍然要尊敬他们,不违背他们的意思,虽然忧愁,但不怨恨。”如果对父母无情,则会陷入困境,可能还会被他人指责为不义。从情感的角度讲,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和谐;但是,这样不顾一切不讲条件的和谐,也逐渐泯灭了整个社会对人个体价值的尊重和认同。人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但人又是独特的个体。在中国文化中,人更多地生活在国家里、地域里、集体里、单位里、家庭里,很少生活在“自己”里。我们是以群体确定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以自身确定自己的价值。我们往往用为自己是某个单位的人、做某项工作而自豪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而不用自己做得怎样的自身价值去确认。梁漱溟说:“中国文化最大的缺失,是个人不被发现。”个人不等于自私,不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真正具有自由精神、独立思想且富有修养的个人,其内心一定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众意识和平等、公正的思想精神,而不是自私自利,更不是损人利己。在我们这个集体主义文化根深蒂固的社会,怎样兼顾个体价值,怎样平衡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应该是当今文化建设值得关注的课题。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人正常的情感。这样的情感与个体价值的确立以及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应该兼顾而统一。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是孔子从远游的角度讲孝道。“不远游”,是把父母放在心上,时常照应父母;“游必有方”,如果远游、外出做事,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去哪儿了好放心,这样当家里有事情了,才能接到信息及时回来。现在交通发达了,父母在,不仅可以远游,就是周游世界也不要紧,只要能经常电话问候、视频聊天,父母就满足了。

现在有人只引用孔子这句话的前半句“父母在,不远游”,由此认为孔子太迂腐、刻板,对子女束缚太大。前面提到理解文字、文本,一定要注意整体性,不可断章取义。只要连着后面“游必有方”完整地读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孔子虽然认为子女应该关心、孝敬父母,但又不是有人想象的那样拘泥和呆板。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此章在《学而篇第一》中已有。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21

看来,现在的学生记住父母生日是很有必要的。现在记住了,长大了就不会忘记。儿女总希望父母健康长寿,所以时时记起父母的年龄,一方面高兴于他们还健在,还和我们在一起;另一方面则担心有一天他们会离我们而去。在孔子心里,浓浓的亲情既是一份割舍不下的情感,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从这四章内容并联系《学而篇第一》中孔子对弟子或他人问孝的回答,不难看出,孔子讲孝的关键就是一个“敬”字,即内心对父母真诚的敬爱,推广一点说即对长辈的仁爱之心。 dzHaGaYR3YtoyNixOfMRUh3KNWjicFpYlYUbjjrI+Ldq4pXtFE4Marn7iynQksT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