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礼崩乐坏的揪心、担忧,对礼的坚守和推行,被有些人理解为保守和落后,这里不妨做些解释。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层面看待孔子对礼的追求和践行。礼崩乐坏的背后,其实是人心丧失,天下无道,社会混乱,百姓遭殃,生灵涂炭。而孔子竭力维护、恢复礼,为的是天下太平,众生安宁。在当时有的人看来,孔子推崇仁义礼智,即是天下之导师。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这是孔子对《诗经》首篇《关雎》的评价。《关雎》讲述的是一君子思求一淑女为配偶的心理和感受。当他“求之不得”,便“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心中充满哀伤;等到求之既得,便“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满心欢快。孔子以此为案例,说:“如果有像《关雎》中求淑女而得之的快乐,则不可放荡过度;如有像《关雎》中求淑女暂时未得的哀伤,也不要过度伤心而不能自拔。”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乃人生活的常态。孔子在这里将哀乐并举合融,引导人们遵循人情之正道,体现了其“过犹不及”的辩证思想。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孔子告诉鲁国的乐官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语”,音yù,告诉;“大师”,即太师,古代乐官名。他说:“音乐是可以理解的。开始演奏,奔放而热烈;接着,和谐舒缓,清晰明亮;然后,连绵不断,余音绕梁;这样一曲便完成结束了。”
这是孔子对音乐的理解。音乐给人的往往是整体的感觉,很难用语言描述。孔子从音乐的开始到继续到完成,描述了音乐的全过程。从他的用词来看,孔子具有高深的音乐素养。他理解的音乐是整体和谐、前后融通的,且礼乐相通,表现出人心中和谐、自足的情意。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地名;“封人”,守护边境的小官。这个小官,说出的话倒是不小。作为边境的官员,接触来往于各国的人比较多。孔子经过此地,该官员请求相见并很自信地说:“君子到这里,我没有不得见面的。”这话已暗示孔子是他心目中尊敬的君子。孔子的弟子领着他与孔子相见,出来后,他对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怕失掉什么呢?”言下之意是,你们的得失不在眼前,也不在小利小惠,你们会获得长远的大成就。为什么呢?他接下去说:“天下乱糟糟的,已失去规矩很久了,上天要用孔子做天下人的导师呢。”“木铎”,铜质木舌的铃铛。古代君王发布政令,摇动木铎,召集众人。此处比喻传道者、施教者。仪封人的意思是:孔子做了天下的导师,你们这些弟子不是也跟着光荣吗?何必在意眼前的得失呢?
我猜想,当时孔子和弟子们正处于困境,有人评价孔子“累累如丧家之犬”。孔子被仪封人尊称为“天命之导师”,这是对孔子的敬佩和期待,也是对孔子弟子们的鼓励。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舜时的乐曲名。《武》,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孔子说:“《韶》乐十分美,又非常善;《武》乐十分美,但不够善。”
尽善尽美,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里的“美”,指音乐旋律、节奏等外在美;“善”,指音乐含蕴的内在美。舜以其高贵的品行接受尧的禅让,内外兼美。武王以战争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在孔子看来,以武力得天下,非理想之“尽善”也。
对于乐,孔子追求的不仅是艺术形式的美,而且是教化的善,更是乐背后人的仁心。下面是《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学琴”的故事,从中我们能体会到孔子对音乐内涵的深刻理解及其音乐素养的非凡境界。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练习了十天仍没有更换新的曲子。师襄子对他说:“你已经弹得很熟了,可以更换新的内容了。”孔子说:“乐曲我已经弹得熟练了,但还没有掌握方法呢。”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更换新的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旨呢。”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旨,可以更新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明白曲子背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时而弹琴,时而默默坐着,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缓缓起身,怡然高望,仿佛心向远方。倏然间,孔子兴奋地说:“我知道曲子里是什么人了!那人皮肤深黑,身材高大,眼神深邃,像一统天下的王者。这个人如果不是周文王,还能是谁呢?”师襄子听了,赶紧离开座位向孔子拜了两拜,说:“我的老师告诉过我,这首曲子就叫作《文王操》。”
孔子弹琴、学乐曲,不仅要弹得纯熟、掌握方法,还要体会乐曲背后的意旨,更要感受乐曲里蕴含的人的形象和品格。孔子弹琴,竟然“弹”出了背后藏着的“人”,这是何等高远深邃的境界!因此,孔子评价《韶》,不仅欣赏其乐曲本身的美,更赞美舜的至善;评价《武》,肯定乐曲的美,但以武王的未尽善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