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子的担忧
——礼之违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佾”,古代舞蹈的一行,8人为一佾;“八佾”,即8行,共64人。八佾是天子使用的舞蹈规格。季氏是鲁国的大夫,应该用四佾。孔子对这件事进行评论,说季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话已经成为一句成语,表示对某种行为的愤慨和反感,令人无法容忍。一般的《论语》注释也将这句话解释为:“这样的事情能忍受、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忍受、容忍呢?”杨伯峻先生的解释却不是这样。杨先生认为,这里的“忍”是忍心、狠心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季氏连“八佾舞于庭”这样的事都可以狠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我认为杨先生的解释有道理。我是从句法上理解的。“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接着“八佾舞于庭”,是对季氏行为及其行为后的心理叙述。其主语应该是季氏,而非孔子。因此,把其理解为“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较为妥当。如果解释为“这样的事情能忍受、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忍受、容忍呢”,那么“忍受”“容忍”的主语应该是孔子,这句话就应该是这样——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这样说季氏,表达的并不是愤慨和不满,而是深深的担忧。他担忧季氏做出这样违礼的事,将来就会做出更加大逆不道的事。孔子所处时代,东周天子的统治力削弱了,诸侯间相互争霸,礼乐趋于崩坏。季氏这样的行为将会加快礼制的崩坏,导致社会的解体,甚至天下大乱。孔子担忧礼的崩溃,竭力维护周礼。可以理解为保守、落后,也可以理解为对天下百姓的担忧。他关注的是“天下有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其实,规范对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不可缺少的。可惜,中国古代的礼没有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法制。

“三家”,指鲁国的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史称“三桓”,都是鲁桓公的后代,上一章的季氏即季孙氏。作为大夫,他们的实力越来越雄厚,到了孔子的时代,他们的权力已经超过了国君,掌控了鲁国的国政。《雍》是《诗经·周颂》的一篇,由天子在祭祀活动结束,撤走(“彻”通“撤”)祭品时演唱。而“三家”在祭祀结束时也演唱《雍》,显然是越礼的行为。孔子看到这样的情形,不禁悲叹说:“《雍》诗中说‘帮助祭祀的是诸侯,周天子(武王)端庄肃穆’,这两句诗,为什么能在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唱呢?”显然,孔子对“三桓”的越礼行为非常反感。

“旅”,本意是旅行,这里是去祭泰山的意思。在当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其境内山川。季氏作为鲁国的大夫竟然去祭祀天下名山泰山,不仅僭越了鲁侯,而且僭越了周天子。“三桓”一起操纵了鲁国,季氏在“三桓”中又是最强者。从第一章和本章可以看出季氏的骄横放纵,不仅对鲁侯不屑一顾,连周天子都不放在眼中。冉有是孔子的学生,当时在季氏家做管家。孔子要他阻止季氏祭泰山,冉有回答做不到。面对如此情形,孔子是那样的无奈和痛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孔子仰天长叹的样子,从内心深处发出“呜呼”的感喟——“难道泰山之神没有林放懂礼吗?”其言外之意是,如果泰山神像林放一样知“礼之本” (参阅本篇第4章) ,就不会接受季氏的越礼行为。

这三章表现的是孔子对当时鲁国“三桓”越礼行为的强烈不满和深深担忧。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禘”,是周天子祭祀祖先的隆重大礼。“灌”,祭祀时的第一次献酒,此酒用郁金香草和黑黍酿成,香味浓郁。鲁国是诸侯,也举行禘礼,在孔子看来是完全不应该的。因此,孔子说:“禘祭的时候,从第一次献酒往后,我就不想再看了。”这是孔子从内心对鲁国违礼行为的反对。

也许是听说了孔子对这一越礼行为的不认同,于是有人问孔子关于禘祭的说法。孔子说:“我不知道呀。若有知道禘祭说法的人,对天下来说正像摆在这里啊。”孔子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孔子的意思是,鲁国国君如果依礼行事的话,治理国家就像把东西放在手掌上一样容易。

孔子说自己不知禘礼,是正话反说。孔子作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的老师,怎么可能不懂禘礼呢?面对礼崩乐坏的现状,他知道自己无力回天,只好知而不言。他自己知礼、守礼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国君要知礼、守礼,这样才能天下太平。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古代称开国国君为太祖,祭太祖之庙称太庙。鲁国的太庙即祭周公之庙。“子入太庙,每事问”,一般用来说明孔子谦虚好学。由此,有人质疑:“谁说这位鄹邑人的儿子知礼啊?”(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为鄹邑大夫,古人常用地名称呼人。)从有人质疑可以看出,孔子的知礼在当时已经有较高的知名度。听到有人质疑,孔子的解释是“是礼也”,这正是礼啊。孔子为什么把“每事问”说成是礼呢?“每事问”,不仅是懂不懂的问题,还是对这个地方、对这个地方行事和当事人的尊重。因此,在孔子看来,“每事问”本身就是礼。

钱穆先生认为“是礼也”的“也”通“邪”,表示疑问。“是礼也?”这些算礼吗?这是孔子委婉地指出太庙里很多地方是僭礼的。孔子之所以“每事问”,就是去了解太庙里的礼是否规范。

我认为钱穆先生这样的解读是有道理的。孔子对礼肯定是很懂的,这可以从前几章孔子对违礼行为的揭示看出来。孔子的“每事问”,不是为了表示谦虚,而是为了了解其中的礼是否规范。由此可见,这个故事反映的也是当时鲁国社会礼制已经遭到破坏,社会行为不符合礼的应有准则已是普遍现象。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仲是春秋时期大有作为的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为齐国宰相。孔子认为管仲是个人才,肯定其历史功绩,也认同管仲不拘小节以成就大事的选择和行为。 (参阅《宪问篇第十四》第17章“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这里孔子评价管仲气量小,又批评管仲不知节俭、不守礼节。可见,孔子评价人,不因善隐恶,也不因恶隐善。

孔子说管仲不俭,是因为管仲有三处封地,各处各项管理人员不兼职,显得奢侈。说管仲不知礼,是因为诸侯在住处大门外立屏风,管仲也如此;诸侯之间相互接待,为了表示友好,设计了放酒杯的土墩,管仲亦如此。

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管仲,如此放荡违礼,可见当时社会越礼、违礼、僭礼的现象已经不可遏制。这正是作为信礼、守礼、护礼的孔子心痛之所在。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居上的人,也就是统治者、领导,没有宽厚之心,进行礼仪的时候不敬重,参加丧礼不悲哀,让我怎么去看待你们呢?”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些不守礼、不敬礼之人的不满。孔子始终强调一个人对人对事的真诚态度和情感。他所说的“不宽”“不敬”“不哀”这些表现,都违背仁和礼的要求。“不宽”“不哀”,就是缺乏仁爱之心;“不敬”,就是对礼不尊重。

孔子要培养的是彬彬有礼的君子,是具有仁爱之心的君子。因此,他对这样“不宽”“不敬”“不哀”的行为很着急,也很痛心。 mLAx0si8p1g40RiYDTy1vkJeg7dTf8XkwTkmhi05PdcNUW+Br06JjqJQC6gpKy2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