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子谈君子:智慧、行动、合群

2.12

子曰:“君子不器。”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前面提到,“君子”在古代主要有三种意思:一是从身份说,指君主和贵族,即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没有道德判定的意思;二是从道德说,指自身道德修养较高的人;三是对他人的尊称。“小人”,有两种意思:一是从身份说,指普通百姓,即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人;二是从道德说,指没有修养,甚至是有道德缺陷的人。

孔子这里说的君子,是从道德层面说的。孔子心中的君子是什么样子呢?首先,君子不以掌握了某种技能,成为有一定用处的器具为满足,还应该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等。联系孔子对自己的人生总结不难看出,人不仅要“志于学”“立于世”,还要以内心的坚守达到“不惑”,以对天地大道的体认和生命责任的担当达到“知天命”,以宽容的胸襟达到“耳顺”,具备了这些人生智慧和底蕴最后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既注重人的实际能力的学习,更关注个体内心的精神修炼。“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等,从中都可以看出孔子的这种追求。

其次,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个行动的人,而不是言而无行的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先行动起来,真正把事情做起来。你要说的、你的主张、你的意见等是跟随行动的,而不是相反,先夸夸其谈地说一大套再做,甚至说了一大套却没有行动。孔子多次讲到“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等,被一些人理解为保守、胆小、迂腐。其实,孔子并不是让人不说话、少说话,而是提醒人要言行一致,确保说到做到,不至于言而无信、纸上谈兵。孔子反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鲜矣仁”。西方有句谚语:“行动的人最接近上帝。”由此看出,人类对一些理念的认识、价值的判断是相通的,古今相通、中外相通。在当今这样的多媒体时代,有点偏向于重言说、轻行动,说得多、做得少,说的人多、做的人少,而孔子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显得尤其可贵。

由孔子的重视行动,想到鲁迅先生。《语文学习》杂志2009年第2期《有境界自成高格》(作者:王玉强)一文中写道:“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就提倡泥土精神,提出‘不要怕做小事业’。直到1936年去世之前,他还在呼吁‘中国正需要做苦工的人’。实际上他自己就是文化事业上的‘苦工’,仅1936年生命最后阶段,他以重病之身,编校了自己的杂文集《花边文学》、小说集《故事新编》,翻译《死魂灵》第二部,编辑出版亡友瞿秋白的《海上述林》,编印《〈城与年〉插图本》《〈死魂灵〉百图》《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还参与编辑《海燕》《译文》等杂志。他的生命就是这样,耗尽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具体琐碎的小事情上。鲁迅经常把他的工作比喻成‘农夫耕田,泥匠打墙’,鲁迅是真正的文化‘苦工’。”就凭着“做苦工”的精神,鲁迅不能不让人敬佩。鲁迅得到那么多人的敬佩,大概正因为这样的“力行”精神。

从孔子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到鲁迅的“中国正需要做苦工的人”,其精神一脉相传。到了当下,为实现“中国梦”,全国人民都在努力奋斗、砥砺前行。

第三,君子与人相处“周而不比”。“周”,有周全、合群之义,即君子善于与人相处,这种相处是坦坦荡荡的,而不是像小人那样,勾结在一起图谋私利。 JlWV31T/S8zX25XrBGEZNR/toFRUPbt7rFJBjeGEKouCrg++4Z54NcXI2/qs5Y8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