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子的孝道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孝,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之一,亦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

孝的甲骨文 = (是“老” 的省略,长发长者)+ (子,后代),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 (“象形字典”网) “孝”,老少的组合,表示人与人的关系,长辈和晚辈的关系。随着时间流逝,每个人都会老去;但是,每个人都曾经年轻过。年老了,离不开晚辈年轻人的照顾;幼小时,离不开长辈大人的抚养。因此,老少是分不开的。孝,是生命的互相存养,是人类生命繁衍、文明传承所不能缺失的。

一篇中四章连在一起阐述同一个话题,这在《论语》里是很少见的 (与此相同的只有《里仁篇第四》前七章集中论仁) ,可见孝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这四章是孔子针对不同人问孝的不同回应,综合起来看,孔子讲的孝道是有层次的。

首先,孝应该依礼而行,按照那个时代相关的社会规定来做。无论是生前的侍奉,还是死后的埋葬、祭祀,都应该按照规定的礼节,以尽孝道。对父母、祖宗尽孝道,是中国人流传下来的重要传统之一。几千年过去了,当今的国人还是如此,尤其是对先人的埋葬、祭祀仍然十分重视。

其次,对父母尽孝,要“唯其疾之忧”,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说,子女担心父母的身体;一说,子女不妄为,怕染上疾病使父母担心。我认为,第一种解释比较合理。因为,孝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父母的身体健康当然是子女要着重关心的。

第三,尽孝不仅体现在遵守礼节和关心父母身体的外在层面,更重要的是内心对父母的敬重,也就是仁心。应该说,这才是孝的根本。如果没有对父母的尊敬,尽管把父母赡养得很好,在孔子看来和养犬马也是没有区别的。“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这话说得很重,可以看出,孔子既注重孝道的礼节形式,更注重孝道的内在情感。在回答子夏问孝时,孔子再次强调了内心敬重、真诚的态度是孝的根本。“色(表情)难”,即不管何时、何地,在父母面前保持和悦的表情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的“弟子”,指晚辈、年轻人;“先生”,指年长者、长辈。“为长辈做事,让长辈吃喝,难道就以为是孝吗?”

在孔子看来,孝是一种礼节,既是对父母物质上的关心,更是发自内心地对父母的尊敬。现在我们讲孝,一般顺口说成“孝顺”。我以为应该说成“孝敬”,真正的孝,不是顺从,而是尊敬。 6Fjfkeme84NHRNC8qVi4i3pKQ+9a1uEOTOSVLYYaQhNpo9TYLlFJ1zRa+Ksz3y/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