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赐良师——大自然 |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大自然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大自然。而信息化的时代给我们的孩子,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带来了高科技产品、方便与便捷,也带来了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同时孩子们也远离了大自然这位良师。现在的孩子普遍想象力缺乏、体能不好、创造与动手能力差都是与此密切相关的。
我有一个朋友与老公离异后,独自带着3岁的女儿生活。她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女儿在四周游荡,她说她讨厌待在房子里的感觉,闷气、难受。而她带着女儿游荡在大自然中的时候,时常都会有惊喜的发现。他们爬山摘野果子,去竹林里拔竹笋,去湿地里捡蘑菇,去城市的边缘地带挖各种季节纯天然的野菜,然后把拍下来的一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引来一片热议。我们看到了孩子脸上灿烂的笑脸,看到了朋友脸上的满足与快乐。
我们以为离婚的打击会让朋友消沉好一段时间,没想到她不仅没消沉,反而在大自然的熏陶下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有魅力。受她影响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成群结队带着孩子组成了一个大队伍,一起穿梭在大自然中嬉戏、锻炼身体、谈天说地,大人放松,孩子也开心。后来,他们还给看到的不同的漂亮植物编故事,每个妈妈轮流来编,孩子们更是高兴得不得了。这种乐趣,要远远比在家中读绘本故事来得强烈得多,痛快淋漓得多。
我离朋友家比较远,虽然没有加入她们的队伍,可我时刻在关注她们,也在向她们学习。我看到朋友发展的十人小组,根据天气情况定期在每个周末带着孩子去公园或郊外回归大自然。他们“远足”“爬树”“登山”“听鸟叫”“捞小鱼、小虾”“摘野花”“滑雪”“钓鱼”等等,大人一伙,孩子们一群,游戏与传授知识并重,大家各自发挥特长向孩子们介绍这些物种的知识、用途。有位手巧的妈妈还领着孩子把各种野花做成家里的装饰品,美丽极了,有些野花还被栽种在家里的阳台上,惹得邻居羡慕不已。
在我看来,如果能够像我朋友那样组建一个妈妈小组,带着孩子一起出游,不仅场面壮观,对孩子也是十分有益的。孩子会在大自然的游戏与活动中认识很多野生动植物,还能学习与小伙伴怎么相处,如何团结合作走得更远,爬得更高。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与条件去干这些事情。家长至少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的绿地、幼儿园活动场地等,带着孩子进行“放风筝”“拾落叶”“闻花香”“赤脚行走”“玩泥巴”“玩沙”等游戏。通过这些游戏,孩子们不仅在亲近大自然之际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动手能力。喜欢画画的孩子还能在领略自然风光之后,背起小画架来一幅写生,喜欢摄影的孩子也能留下美丽的瞬间。我们还可以把书本中的知识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做做文章,比如对着高山、大河、瀑布吟诵相应的诗词,读读《十万个为什么》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云云接触大自然还算比较多的,也比较放得开,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跳水坑。每次出门我们都会多带一套衣服,见到水坑她就会问我们能否进去玩一会儿,我们允许后,小家伙接下来就是各种跳,从她传来的一阵阵欢笑声中,我们能听出她是无比愉快的。我们还时不时带云云去捡落叶,一来教她认识各种不同的形状、树木,二来可以制作标本,还可以用落叶来作画——铺上一张大白纸,用双面胶把落叶固定在白纸某个位置,然后用颜料笔在落叶上加工画画,每完成一幅画,云云都要高兴地拿给全家每个人看一遍。
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亲近大自然的童年就不是真正的童年。提倡自然教育法的斯托夫人更是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师了,它能教给孩子无穷无尽的知识。可以说大自然既是一个智慧的课堂,又是一个鲜活的教具。所以,家长一定要尽可能带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尽情畅游,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从而扩大认知领域和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