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让孩子游戏,让孩子玩耍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像演戏,又像是一场几十年的游戏。我们却总是害怕孩子玩得太开心,玩得忘记了正事,总是催促着孩子快点行动,赶紧成为其他家长羡慕的早熟、特早熟品种。

家长急着让3岁的孩子赶着学习4岁才懂的知识,5岁时又抢着学习6岁的东西,6岁时又努力给孩子灌输初中生才学的东西……结果孩子表面什么都会了,内心对学习的兴趣与生活的乐趣都在家长的催促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变得对学习内容没有好奇心,对艰深的课程缺乏学习的兴趣,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的习惯,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等。

许多知名人士曾说过,他们年少时曾受到父母的极度催逼,结果留下了终生的创伤。其中一些人长大后经常情绪低落,甚至情绪紊乱。比如美国神童诺伯特·威纳,他11岁上大学,14岁毕业,18岁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这是令多少家长向往的美梦啊,可是我们只看到威纳表面上的成绩,却不知道他在青年时期经常精神抑郁,终生都有心理障碍。在他的自传里,他痛心疾首地回忆了受父亲压抑的情景:一有错误就得立刻改正。开始讨论时,父亲往往采用轻松愉快的交谈口吻,一旦出现错误,这种口吻便会戛然而止,继而这位和蔼可亲的慈父一下子变成了血腥的复仇者。

许多被催逼的儿童渐渐泯灭了自己的个性,他们努力变成了父母希望的那个样子。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孩子内心可能觉得父母爱的施予要视自己的成功而定,他们很多时候甚至在内心怀疑父母并不爱他们,而是爱符合他们期望的孩子。

孩子变得如同家长期望的优秀又怎么样呢?孩子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他们牺牲了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们牺牲了太多与小伙们没心没肺玩耍的时间;他们外表年纪轻轻,可是内心却已经苍苍老矣,对生活没兴趣,对工作提不起精神,毫无安全感可言,就怕自己不够优秀就没人爱了,人生幸福感极低,这样的优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太不值了。

在我的同学逼着比云云大一些或小一些的孩子在家写功课的时候,在他们攻读各种暑假兴趣班的时候,我带着云云参观了长沙各地的博物馆,我们观赏了各种各样的矿石,看到了恐龙、海马象的化石,知道了文字的起源,了解了文字原来是写在各种不同材料上的,直到我们现在看到的纸张上;我们还看了各种各样出土的金属制品、陶瓷器、玉器,等等。有些云云感到好奇的还摸了摸,有些需要我耐心地讲解,有些我们是听解说员一条一条解说,有些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路过。每年暑假我们都要去逛几回,不为其他的,就为开开眼界,就为云云看得高兴。我们还去各种游乐场玩耍,找小伙伴一起游泳、玩沙画、玩海洋球、玩蹦蹦床、玩水枪大战、玩摩天轮、玩丛林飞鼠、玩各种碰碰车,等等。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她每次都玩得满身大汗,兴奋不已。我们去户外寻宝,踏青,见识各种美景,认识各种奇形怪状的虫子、花朵、树叶,云云走很远的路都不叫累,总是拉着我们的手一直往前,往前……

英国有句谚语说得好:整天用功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在游戏中学习是幼儿的特征,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带孩子玩耍,他见得多,自然认识得多,问得多,了解得也多,知识面也比别的孩子更广阔,人际交往的时候更有谈资,无形之中也积累了大把的素材,以后写作文不愁无米下锅。

即使家长没有那么多时间带孩子出门去疯玩,总可以让孩子多玩玩具,多做游戏吧!你认真观察过孩子玩玩具吗?他们一边玩玩具,一边动手,一边不断在思考,有时候还不断提问,期望了解事情的真相。他们想知道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呢?陀螺为什么会转呢?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启发了他们的想象力、思维力,也启迪了他们的智慧。

成年人也讲求吃、喝、玩、乐,把它称为生活的四大部分,可见贪玩也是成人的本性,我们随处可见众多的游乐项目,遍布世界各地的旅游胜地等,无不说明玩是小孩子的特征之一,也是人类的天性。

家长要允许孩子游戏,让孩子玩耍,并加以适当地引导,这才是正确的教育之道!孩子的创造力往往不是坐在那里拼命学习得来的,而是通过玩耍、游戏得来的。 obQ3ZAeqSs69p82n822vtCIQdPoXc3M0OsTL/updeMi9Vvbnfcw0HfhADkrRYj0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