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就像空气、食物和水一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我们先从联结开始。 联结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积极关系,能被彼此感受到的情感纽带,比如信任、接纳、爱、欣赏,甚至是真诚的道歉,可以是共享快乐和欢笑的时刻,也可以是分担烦恼和痛苦的瞬间。 在最近一次父母游戏力工作坊活动中,我问大家:联结,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大家的回答令我非常感动:
·两个人之间的感同身受,彼此理解。
·联结刚刚发生:我正感到难过,一位朋友轻轻地握住了我的手,没有用力,却带着温暖,我从中获得了力量。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
·被看见、被接纳的感觉。
·陪孩子玩的那个瞬间,我忘掉了工作。
除此以外,联结还包括:当孩子遇到困难、感到痛苦时,你共情他、支持他、理解他。联结也是一种持久的亲密关系和彼此信任。这两天,我不得不要求小孙女吃药,她很讨厌我。虽然在吃药的那个瞬间,我们的联结断了,但因为一直都有很好的亲密关系,所以很容易再恢复到积极的状态。
任何两个人之间的联结,都无法和孕育生命所产生的联结相媲美。孩子出生后,哺育延续着这种深刻的联结。安慰哭闹的小宝宝,抱着他哄他睡觉,和他一起欢笑,这些行为都有同样的作用。孩子大一点之后,父母和他玩、跟他开玩笑、享受共同的兴趣爱好、一起聊天畅谈,也都是在建立亲子联结。联结就像一座坚实的塔,塔顶上一起站着父母和孩子,无比幸福。温暖而牢固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人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学业成绩到人际交往,从工作事业到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方方面面。
与孩子联结,和懂孩子一脉相承。 你和孩子联结得越深,你们就越懂彼此;越懂彼此,就联结得越深。 真实地看到每个孩子原本的样子,如其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父母不仅需要和孩子联结,也需要和自己联结。一位中学生的妈妈对我说:“我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总盯着他的学习成绩,要求他不断进步。可是我对孩子没什么耐心,很容易发火。后来我突然意识到,是我太累了,从来没有好好照顾过自己。”这位妈妈和内在的自己进行了联结,理解到自己的需求。这让她进一步看到,正因为总是忽略自己,自己的杯子都空了,所以才容易对孩子发火,总是批评孩子。当她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能够后退一步,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如其所是地看到孩子,抑制住想要控制和改变孩子的急迫想法。如果孩子真的需要进步,那么增强母子之间的联结及和自己的联结,更有可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要成长和进步。
联结不会一直都在,常常被现实生活所打断:
·新生儿出生,第一次分离随之而来。
·父母因为工作或者其他重要原因与孩子暂时分开。
·大人和孩子相互生气,无法理解彼此。
·大人想安静一会儿,孩子却兴奋地上蹿下跳。
·孩子伤心哭闹,大人被惹得心烦意乱斥责道:“别哭了!”
·孩子小时候,父母忙得无暇陪伴。几年后孩子长大了,父母想和孩子聊聊天,孩子却说出了类似当年父母说过的话:“我忙着写作业呢,别烦我。”
联结断裂(Disconnection)不是说联结消失了,而是一段重要关系遭到破坏,造成了痛苦,没有人感觉良好,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遗憾的是,当联结断裂时,父母通常的做法是大喊大叫或转身离开,孩子常见的反应是调皮捣蛋,结果只会加剧联结断裂,联结之塔轰然倒塌,变成一地碎石。
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她和一个刚认识的小女孩儿一起玩,她们一个是孩子、一个是大人,两人一起画画。过了一会儿,小女孩儿的妈妈走过来,让孩子在完成的画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来显示她会写字。但是小女孩不愿意,生气地走开了。这就是联结断裂。妈妈显然没有意识到,女儿正在和新朋友一起玩,正在建立亲密感,她提出这个要求打扰了这个过程,中断了孩子的乐趣和想象力。我朋友向这位妈妈建议说,这个时候应该支持孩子和朋友一起玩,而不是要求她炫耀自己的本领。这位妈妈懂了,于是两个朋友继续游戏、继续联结。慢慢地,在画画过程中,孩子主动向新朋友展示写名字,而且还多写了几个字,其实这都是她们游戏的一部分。由此可见, 联结可以产生快乐,同时也能促进学习,而联结断裂则会破坏快乐,阻碍学习。
幸运的是,重建联结(Reconnection)永远都有可能。就像孩子的“爱之杯”空了给他蓄杯一样,更多的关注、爱、关心都能重建联结。如果是父母导致了联结断裂,可以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如果孩子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父母也要大度接受,放下怨气,主动重新开始,把建立联结放在首位。 重建联结,永远都不嫌早,也永远都不晚。
当联结重建时,一地碎石会慢慢变成一座桥。桥的比喻很贴切,重建联结是一个过程,不是一种状态,需要有人行动,任何一方都可以主动迈出第一步。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有时候,孩子已经准备好重建联结了,而大人还没有;有时候,联结是由大人发起的。其实,不管谁主动都可以这么说:“一起玩会儿吧。”“我们聊聊天吧。”“我爱你!”或“对不起!”
通常,游戏力养育中的重建联结鼓励桥上的两个人都走向对方。一位妈妈说:
我儿子脾气很大,很容易大发雷霆。以前,我的回应方式就是吼他或惩罚他。这半年以来,我一直坚持多陪他玩,和他建立联结。现在,当他生气的时候,他会说:“不许动!我们来拥抱一下吧!”用游戏的方法来重建联结太管用了!
如果把“联结”“联结断裂”“重建联结”这些词语教给孩子,这就成了你们之间的“秘密语言”。你可以说:“最近,我们之间的联结有点断裂了,你有什么好主意能重建联结吗?”
当孩子表面看起来调皮捣蛋、喜欢控制人,或总是要求关注时,也许他只是想告诉你,他想重建联结了,他还无法用清晰的方式直接表达。这种情况在成年人中也很常见,不知如何表达。你通常用什么方式让自己的配偶或好朋友知道你感觉到联结断裂,想重建联结呢?会友好地说出来,还是会莫名其妙地找碴儿吵架、抱怨或生闷气?
养育的目标不是避免联结断裂——这是不可能的——而是尽早发现联结断裂,尽快重建联结。 正如父母游戏力工作坊中一位学员所说:“学习游戏力养育不是为了永远处于联结之中,而是对联结断裂更有觉察、更加敏锐地抓住机会恢复联结。最美妙的瞬间莫过于重建联结的那一刻。”
我和妻子丽兹共同带领的父母游戏力工作坊中,我们让参与者两两组合,用身体活动体验联结、联结断裂和重建联结这三种状态。每组伙伴先花一点时间简单地建立联结,比如握握手、拥抱一下、相互微笑或说几句贴心的话。然后,两个人同时转过身,背对背,这时,联结就断裂了。即使背对背的时间很短,依然让人感觉漫长和不安。最后,两个人再转回来,面对面,重建联结。
体验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大多数人表示,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秒钟,但在这三种状态中,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反应。 联结使人快乐,联结断裂令人痛苦,重建联结则让人如释重负。 这个练习也显示了联结断裂的影响有多强烈。有人说:“建立联结要花很长时间,而联结断裂只在转瞬之间。”也有人说:“我意识到,不必那么害怕联结断裂,因为重建联结总是有可能的。”可以和朋友尝试一下这个活动,如果觉得孩子能够承受联结假装断裂的话,不妨和孩子一起试试。
孩子一般都做不到直接用语言说“我想和你联结”。如果他感到开心,想和父母联结,通常会邀请父母和他一起玩;如果他感到难过,需要和父母联结,可能只会哭,向父母张开双臂,要求紧紧地拥抱。成人没有意识到他们是想要建立联结,常会误解孩子的意图。孩子兴奋地喊叫,而父母只想让他安静,殊不知他是在向大人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分享他觉得重要的事情。有时候,孩子晚上不上床睡觉,父母以为他是不遵守约定的睡觉时间,不听话,还担心他睡不好影响健康。表面看来的确如此,但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可能只是因为离开妈妈一整天了,想与妈妈重建联结。你能辨识出孩子其实是在邀请你建立联结吗?对孩子的很多行为不要一下子就得出结论,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与孩子建立联结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游戏,儿童生活在游戏之中,游戏是儿童的世界;第二种是情绪理解(Emotional Understanding)。 这两种方式同样重要,但为什么要叫“游戏力养育”呢?因为大多数成年人已经忘记了如何玩,不理解游戏的价值了。游戏可以解决问题、缓解冲突,让家庭更欢乐、更轻松。推广游戏力养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育儿方式太严肃了,过于依赖成人世界的方法,比如说教、逻辑和控制等。
大多数成年人已经忘了如何轻松地建立联结,尤其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每次父母游戏力工作坊第一天活动结束时,我们会给家长留一项作业:回家和孩子玩起来!我看到,只要给一些简单的建议,许多父母很快就能掌握建立联结的方法。
有一个妈妈在做了这项作业之后,反馈说她和女儿玩得特别开心,但是她感觉“我们没做什么特别的,就是扔枕头啊,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啊,一起哈哈大笑”。丽兹回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特别呀!你在她生活的地方,一个狂野的游戏世界里和她相遇了。”另一个妈妈说:“以前我总觉得孩子看动画片是浪费时间,他只要一看,我就觉得紧张,我们经常因此闹得不愉快。有一次,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我坐在他身边一起看,我们用身体互动,像动画片里演的那样互相戳对方。太好玩了,太开心了!我开始懂他了。”
一点点游戏力养育式的联结甚至可以改变长期的联结断裂模式。一位妈妈说,她的女儿从小到大都不喜欢刷牙,经常因此大闹一场。当她决定先和孩子联结,而不是斗争时,改变出现了。“浴室里有一面很大的镜子,我们就在镜子前做鬼脸,她特别开心。我根本就没有提刷牙这回事儿,但让我吃惊的是,她反而主动提议去刷牙,因为这样能做更多的鬼脸。” 请记住:游戏的目的是建立联结,而不是哄骗或控制孩子去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情。 那不是真正的游戏。
另一对母女发现,关注联结先是让她们更快乐了,然后女儿变得更加合作。
放学后,我没有立刻催女儿去做作业,而是和她一起玩游戏。我们从来没有感到过这么亲密和放松。我们先玩了“一、二、三不许动”的游戏,然后玩了“石头剪刀布”。她总是出剪刀,以前我常会觉得很沮丧,为什么她就不能更有点竞争意识呢?她怎么就不明白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呢?但是这次,我选择了每次都出“布”,这样她总能赢我,我还表现得很吃惊。她特别开心,不停地笑。之后,她的表现令我意想不到,没等我唠叨就去写作业了,还特别希望帮我做事,这种效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平时我催她去上学,她总会发脾气。可是这次,她开心又合作。我继续用游戏力养育的方法,说:“我要用魔法帮你穿衣服。”她兴奋地说:“魔法起作用了!”然后迅速穿好衣服。早晨,我们从来没有如此轻松过。
重建联结是解决日常挑战的重要基础。 一位妈妈用游戏建立联结,解决了自己的养育难题。
我女儿不愿意去练琴。通常,我会运用在别的养育课程里学到的方法来解决,比如谈话、讲道理、分析彼此的需求。接触游戏力养育后,我意识到交谈并没有重建我和孩子之间的亲密联结。“说”的方式对我来说很容易,但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是无效的,游戏更容易让我们产生联结。这次,我用了不同的方法。女儿早就过了爬的年纪,一天,却开始在地上爬,我也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装成小宝宝,不过我理解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和她一起玩就好了。于是,我也趴下来跟她一起爬——这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事。孩子越来越开心,我也越来越高兴。真的很好玩!也很简单!过了一会儿,她自己就兴致勃勃地去练钢琴了。
当孩子真正感受到联结和亲密时,“爱之杯”就会被蓄满,也更容易展现出自主学习、乐于合作的天性。 很多时候说教的方式不管用,是因为太专注于技巧,而忽略了联结。
养育孩子不会时时刻刻都在玩游戏,那是不现实的。有时,放松的玩笑和游戏之外,孩子还需要安慰和共情。可以用简单有力的语言说:“我看到你非常生气。”“我明白你怎么了。”也可以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像镜子一样反映出来,让他知道你理解他。这就是情绪理解,是除游戏之外,建立联结的另一种方式。当父母看到并认可孩子的感受,表示出倾听、接纳和理解后,孩子就会觉得和父母很亲近,父母也会有同样的感受。一位妈妈分享说:
我和儿子经常在睡觉前因为洗澡的事情争吵,闹得很不愉快。这次,我多抱了他一会儿,然后说,该去洗澡了,他说他不想去,我放松且严肃地说:“我知道你不想。”不知道为什么我俩都笑了,也许是因为我这个反应和平时太不一样,以前我总是唠叨他,讲一堆为什么要洗澡的道理。随后,我又邀请他说:“我们一起去吧,我陪你。”他很自然地拉着我的手去洗澡了。回忆当时,我发现当我用这样的方式真实地说出他的想法时,我的内心深处并没有担心他会拒绝洗澡,那一刻只是深深地理解他,也相信事情一定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联结的基本原则:成人的任务是时刻记得联结的重要性,而具体方式由孩子来选择。 有一次,我在波士顿给父母们演讲。第二天,一位妈妈打电话给我,她听起来非常担忧地说:“我听了您关于联结的演讲,但是我的儿子不会联结。”我去拜访这家人,结果发现并非如此。我对她的儿子说,我们可以握个手、开个玩笑、互相鞠个躬,或者击个掌,如果我用“联结”这个词,孩子会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是成人的语言。
孩子没有直接回应我,走到一箱乐高旁边,捡起两个乐高小人儿,给了我一个。我不太确定他想干什么,但还是跟随了他。他把他的小人儿的胳膊伸开,我也把我的小人儿的胳膊伸开,他把他的小人儿靠近我,我也把我的小人儿靠近他,然后,我俩的小人儿握了握手。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可爱的联结方式,既建立了联结,又在我俩之间保持了一点距离。我能理解他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因为我看到了他的妈妈有多紧张。
然后,我邀请他去和妈妈联结。他走到远处,然后背朝妈妈,后退着向妈妈走去,嘴里还发出“哔哔哔”的声音,就像一辆卡车在倒车。最后他退到妈妈身边,背对着妈妈坐在她腿上。
我再次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联结方式,比热情的拥抱更好玩、更委婉。这时,他妈妈对我说:“你看到了吧?他不会联结!”我突然理解到,原来对于她来说,联结意味着两个人坐在桌子旁促膝长谈,推心置腹地聊一聊这一天都发生了什么,谈谈彼此的感受。我对她说:“确实有些孩子喜欢你说的这种联结方式,但非常少。你的儿子才七岁,你需要用孩子的方式去和他联结,比如用乐高、卡车,以及其他不那么直接的方式。”
推手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练习与孩子联结的方式。这个游戏分为几个步骤。第一步,你和孩子面对面站立,两人之间间隔半米。如果你比孩子高得多,可以跪下来或者坐着。伸开双臂,胳膊肘弯曲,和孩子掌心相对,你们的手掌几乎挨在一起,但不要真的碰到,保持一英寸左右(两三厘米)的距离。是否能够感受到你们的手之间有一种力场?有人说,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或轻微的刺痛感。这是调频(Tune In)的第一个阶段:感受两个人之间的能量场。
有些孩子太着急,没有耐性做第一步,那就直接进入第二步:和孩子的手掌接触相互推。慢慢地增加力度,但是始终和对方保持力量均衡。到最后,两个人都用尽全力,因为两边的力量是对等的,所以谁都不会移动——这就进入了调频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步要加入一点竞争因素。尝试把对方推得失去平衡,或者让对方后退。不要使太大劲儿,一下就赢了孩子,要让他为了获胜而全力以赴,并最终取得胜利。你可以表演得很夸张,吹嘘说自己更强壮,不可能被打败,要求重来,然后,当孩子把你推到墙角或推到另一个房间时,你装作特别吃惊的样子,这会让孩子笑起来的。
这个游戏还有一个变形,两个人都拿着枕头互相推。这两个游戏的基本方式是相同的,但感觉会截然不同,你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