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不要被虚名所累

名者,实之宾也;

人生有许多虚浮之事,名利皆是如此。短浅之人认为这是生命之本,堕入名利之中。其实人生之真恰恰在于摆脱这些虚浮之事。

庄子在《逍遥游》里讲了这样一件事;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是啊,人生有许多虚浮之事,名利皆是如此。短浅之人认为这是生命之本,堕入名利之中。其实人生之真恰恰在于摆脱这些虚浮之事。

人生的目的有身内的,身外的。

身内的目的,知天达命,不求身外之物,人便活得自在逍遥。

身外的目的,刻意强求,为名誉,为金钱地位所累,欲壑难填,人间毁誉无穷,如何顾及得了。然而,人间自有逍遥在,那就是——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语)。

庄子这话怎么理解呢?什么“至人”、“神人”、“圣人”当然不是神话里的神仙,庄子指的不过是品格修养极好的人。这样人明白为人处世做事的最高道理,在他的心目中,没有自己的私利,自己和他人打成—片,在利益上,我就是他人,他人也就是我。

无论至人、神人、圣人,还是凡夫俗子,人生无非生活工作。事业成功了,也不特别喜悦,因为这是正常的结果。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切自自然然。失败了也不悲哀、绝望,因为事情有成败之理,因此,失败常在事情发展的可能之中。这样,人超越了成功失败的困扰,那剩下的就是人心安理得的生活与工作。这样看似无所作为,但人生在世最根本的东西得到了保证。生活本身就是人的作为。

由于无己、无功,也便无名了。社会发展,有许许多多的人干出了轰轰烈烈的事业,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因而获得巨大的名声。这使那些人突然之间身价百倍,那光彩、那地位一下子超出了常人。这也使一般没干出大事业、未获得大名声的人羡慕不已。于是,在社会生活中便出现利己、求功、求名的事情。这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必要的一面,但也有不好的一面。人要名,就必然地在出名前为强求出名而苦恼,出名后,又会被俗话说的“人怕出名猪怕壮”麻烦困扰。

虚名,它能为人带来一时心理的满足感,也就使争名、争虚名的事常有发生。为了虚名而去争斗,是人世间各种矛盾、冲突的重要起因,也是人生之中诸多烦恼、愁苦的根源所在。虚名本身毫无价值,毫无意义,任何一个真正的有识之士,都不会看重虚名。

英国哲学家杨格说过:“荣誉不是依仗名位得来的,一个人尽管职位很低,无钱无势,但他的名誉却可驾乎千万人之上。”英国的著名哲学家培根则指出:“有些人在他们的行为中力求光荣与名誉;这种人通常虽是很受人的议论,但是很少人是在内心羡慕他们的。

有些人与上述的这一流人相反,他们掩藏他们的才德,使之不外露,因此他们在一般人的意见中是被估计过低的。假如一个人能做成一件人家未尝试过的事,或者是一件经人尝试过而被放弃了的事,或者是别人也做过而未曾做得如此完善的事,如是他就可以比仅仅追随别人之后而做成了一件更难或更高的事的人得到更多的荣誉。”

这就告诉我们,名誉的取得必须靠实实在在地干,靠创造性的工作和人们看得见的业绩,比如那些大发明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以及奥运会的冠军等等,他们中有的尽管不善言表,不愿接受记者采访,但他们的行为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令人敬慕的形象。相反,有的人极力标榜自己,自吹自擂,但适得其反,人们却嗤之以鼻!

当然,也有的人伸手要荣誉,或者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有的把荣誉称号作为送人情、搞心理安慰的手段。更有甚者,把荣誉称号明码标价,公开出售。这不仅仅是对社会道德的庸俗化,可以说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亵渎。所以,我们看一个人具有的某种荣誉,不管其牌子有多大,关键看是否真正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正如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一个人的尊严并非获得荣誉时,而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也就是说“不论用什么方法获得荣誉,如果后面没有品格来扶持,名誉终必消灭。”(华盛顿语)

荣誉本身也是责任。一分荣誉,十分责任。一个有健康情操的人,当获得某种荣誉后,兴奋之余,就是压力。他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完成新的课题。他往往不是担心自己得的荣誉低,被别人看低了,而是怕“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因为名誉过高实在是一种重大的负担。”“与其名誉在前,孰若无毁于后”(韩愈语)。在某地举办的一次较高规格的评选先进活动中,有一才干突出者坚辞荣誉称号而不受,有人问其缘由。答曰:“图虚名,招是非,不如留下精力干实事。”

“真正之名誉,在虚荣之外。”“名誉像一条河,轻漂而虚肿地浮在上面,沉重而坚实的东西沉到底下。”(培根语)如同稻田里的稗子一样,与名誉孪生的是虚荣。“虚荣心在人们的心中如此稳固,因此每一个人都希望受人羡慕;即使写这句话的我和念这句话的你都不例外。”(美国,巴斯卡语)这只是指一般人的正常心态,但虚荣心过强会给人带来无穷的烦恼。踏上虚荣的高台阶,必定迈进自私的低门槛。

而实际上,人生在世,张三、李四、王.五、何六生来是平等的。造物主并没有让谁光彩照人、名气压人,也没有让谁低三下四,可怜巴巴。成功了,做出了大事业,有了大名声,还是人;没有做出大事业,默默无闻,也依然是造物主的叮爱儿女。这样看来,追求名声常常使有些人失去人的好些天然美好的本性,将纯洁变成芜杂,把天然扭曲为造作。名声的坏处这样就显而易见了。品格修养极好的人就是能不把名当一回事,恢复人生来那种自然、单纯的状态。这就是圣人无名。

能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心灵无所困扰,行为自自在在,人活着也就自由、逍遥了。这样当然是—种大智慧、真深刻。

这是一个方面。但为了保持自己平静、自然的心态,有时人们也确实需要一种无己、无功。无名的心态。庄子这样说,从一方面看,肯定很有道理。因为对身外的名声、事件、功利的关注,都是从一己进入开始的,这当然有私欲在其中。

把庄子这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人生境界,放到我们现实的人生拼搏中,深刻的道理不说,在为人立身上,实在是一种知进知退,达观透彻的处世艺术。

庄子还说:“把贪图财贿看作正确的人,不会让人利禄;把追求显赫看作正确的人,不会让人名声;迷恋权势的人,不会授人权柄。掌握了利禄、名声和权势便惟恐丧失而整日战栗不安,而放弃上述东西又会悲苦不堪,而且心中全无一点鉴识,眼睛只盯住自己所无休止追逐的东西,这样的人只能算是被大自然所刑戮的人。怨恨、恩惠、获取、施与、谏诤、教化、生存、杀戮,这八种作法全是用来端正他人的工具,只有遵循自然的变化而无所阻塞滞留的人才能够运用它。所以说,所谓正,就是使人端正。内心里认为不是这样,那么心灵的门户就永远不可能打开。” es2Q93h15zAOwHlYmjKlgXkNVo8w20DpYIpCBU1886OnPn9j85hQrhnP8PQ1t4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