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失此可得彼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庄子·齐物论》)

得失之间,自有论道。如果仅为得而怕失,那么你将会颗粒无收。世上的事,只要去做,就会有得失,即使失去,也是一种更大的得到。

凡是你认为自己是个死人了,是好的。好在哪里?好在对别人没有伤害了。人一动就错,一思考就错,一行走就迷失,认识到这一点你会惶恐,好,惶恐好,人不惶恐不知道好歹,人不绝望不知道去路。死过一回的人特别能打拼。

庄子说:“近死之心,莫使复阳。”

庄子这话是说:要死的人不要让他再活过来。什么意思?

是不是太残忍了?

原来这话的真正意思不是上面所说的字面意思,而是说:要尊重将死之人,不要干扰他的死亡,不要用强行手段“拯救”他。

这种“拯救”往往是不人道的、致死的。死亡并不可怕,它是一种自然过程,虽然不必赞美,但应该尊重。人类社会搞得乱七八糟,很多力量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各种力量打着“拯救”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严重地伤害了世人,庄子故有此说。

庄子还说:

“人其尽死,而我独存!”

当然也说的并不是要所有人都死,他一个人独活,庄子是说要保持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这种姿态是一种拒绝,但正因为是拒绝,所以有距离,从而不会对人产生伤害。自美自圣,又使人看见,能将世人引向善的一面,归于大道。

《圣经》上耶稣说:“天国近了,你们应该悔改。”并说如不悔改就要下地狱。同样地,耶稣这话的背后意思是劝人向善,并不是真要收拾人。耶稣伟力无边,但只救人,从不杀人。他临死还为刽子手祝福,确有博大仁爱。

由此见,做人做得好像枯木死灰一样,是好的。

凡是你感到没意思了,是好的。

凡是你感到绝望了,是好的。

凡是你感到无路可走了,是好的。

凡是你认为自己是个死人了,是好的。

做人好像枯木死灰一样,你就知道反省了。内心不屈的意志强迫你为善,内心的渴望强迫你奋起,死过一回的人特别能打拼,因为他无畏,已能放开一切。因为他珍惜机会,不再浪费赎来的光阴。

就这样,枯木逢春,死灰复燃,你获救了,救你的乃是自己,更是一种慈爱而公正的自然规律。

庄子说:“近死之心,莫使复阳。”意思就是说过去种种,该死的都让它死吧。过去不死的话,今日就没法活。因此痛定思痛,以一种枯木死灰的冷酷姿态笑看昨日的我死去,换求今日的新生。

《庄子》讲了一个《枯木死灰》的故事:

南郭子綦靠着小桌子坐着,呼吸缓慢,离神去智,好像精神脱离了肉体。

他的弟弟颜成子游陪他在跟前,问道:“怎么回事呀?诚然形体可以像干枯的枝木,心灵难道也可以像熄灭的灰烬吗?”

子綦说:“如今我已摒弃了偏执的我,你知道吗?你也许听说过人籁,但未听过地籁,也许听说过地籁,却未听说过天籁吧!”

子游说:“请问何为三籁?”

子綦说:“竹箫吹出的谓之人籁,风吹万种窍孔所发出的不同声音谓之地籁和天籁。”

故事里子綦已是枯木死灰,他期待“三籁”出现,从而实现自救。子綦与鲲一样,正在“待风”,好化身飞走。

“籁”就是箫,指风声,也就是风。天籁:天风。地籁:地风。人籁:人风。“人风”指人吹的风,指箫声。庄子说“人籁则比竹是已”。“比竹”就是排箫。

三籁我们已明白,它们分别代表三种风:天风、地风与人风。人风肯定是不顶用的,地风也不行,只有浩大的天风吹来,才能使鲲化为鹏,才能使所有形如枯木死灰的人得救。

庄子说:“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泠风即人风,飘风即地风,厉风即天风。天风来了,众窍为虚。意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在天风的面前暴露出了它空空洞洞的内部结构,风来风往,无物可挡。

手不能穿墙,声音能穿墙。嘴巴啃不动石头,水滴却能穿石。风,就是这种声音与水,它以一种伟力穿透一切事物,当然也穿透所有的枯木死灰,赋予它新的新生状态。

枯木好燃,死灰飘得远,它们离生最远,离重生却最近。

庄子说枯木死木好,意在指出枯木是最好燃的。同样地,人只有把自己变成枯木,才能最好地燃烧起来。所谓枯木,就是指一种枯槁而精神内敛的自闭状态。

从前面我们已知道,逍遥游不是一般意义的获得自由,而是重获自由。因此枯木死灰是最能重获自由的。它以近死的姿态而不死,以遗世独立的姿态不伤害任何人,它以身体的朽换来心灵的全面复苏。圣人都是形如枯木死灰的,枯木死灰好。

当然,这只是形如枯木死灰,不是真正的枯木死灰,二者要严格分开,否则要误导世人。真正的枯木死灰是将死的不祥征兆,有什么好?我们尊重死,但更珍惜生。惜生者必得全生。

《庄子》上讲了一个《朝三暮四》的寓言故事:

养猴的人喂猴子吃饭时说:“早上给你们吃三升,晚上给你们吃四升。”

猴子们非常生气。

养猴的人便说:“那么早上给你们四升,晚上给你们三升。”

这群猴子听了都很高兴。

这个故事并非意在指出猴子愚蠢,被人愚弄。而意在指出:颠倒来看事情,往往效果不一样。就拿“枯木死灰”的问题来看,我们是先生后死呢?还是先死后生?当然先死后生好。我说的“枯木死灰好”,意思等同于“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此基础上,还多了一层更精妙的意思,什么意思呢?

《庄子》又特意为我们讲了一故事:

丽姬是艾地封疆守土之人的女儿,貌美如花,晋国征伐丽戎时俘获了丽姬。丽姬因被俘而悲痛欲绝,泪水浸透了衣襟。后来她进了晋国的王宫,跟晋王睡觉,与晋王一同享受山珍海味,晋国的富庶超过艾地,丽姬这才后悔当初不该哭泣。

其妙义即为:顺生者必得全生。要想人生美满,就要顺其自然,如此而已,而已。

所有的伤害都会把你转移到更好的地方去,绝处必逢生,任何困难挺一挺就过去了。庄子指出:枯木死灰是一种度过难关、战胜痛苦的必不可少的心态。人如果不曾体会过枯木死灰的心情,人就不能重新为人。要绝望就绝望到底,这样才会另寻出路。

●死与生

1 .死是生的老师

死对生说:“你会了吗?”

生说:“我会了。你教我的学问很好。”

死说:“说说看!”

生说:“你教我明白你为大,因此我畏死,我珍惜光阴,我奋斗,我成功。”

2 .死是生的朋友

死对生说:“走,我们一起玩玩去。”

生说:“我还没准备好呢。”

死说:“没关系,你想要的我那里都有:衣服,伴侣,名誉,快乐。”

生说:“我还是不要吧!我没你那么富有,我现在还不能玩。朋友,离我远点!”

3 .死是生的兄弟

死对生说:“弟弟!”

生说:“谁喊我?”

死说:“我在这里。”

生说:“什么事?”

死说:“我们找妈妈去吧。”

生说:“她在哪里?”

死说:“她在天上。”

于是兄弟俩手拉手一起消失。 ObrsHoD2x1B7FHckqHHUu6vSKk2O1mrDWFM6m+rarp1gs70U/7wOLVK5LKqYTl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