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想告诉人们真相,要用幽默的方式,否则他们可能杀了你。”(If you're going to tell people the truth,make them laugh,otherwise they'll kill you.)这句话说明什么?说明即使到了要杀了你的地步,用幽默也可以化解,更何况其他的沟通难题。
我们日常所见到的,比如高级的沟通、演讲,其中大多有幽默元素。在很多人看来,幽默的人会说话、情商高。朋友聚会聊天,有个幽默的人就不会冷场;和领导同事相处,幽默的人说话让人更爱听,总能轻松解决问题;在亲密关系里,讲话幽默的人更有情趣,能让关系变乏味的过程来得慢一点。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幽默本身具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和人格魅力,以至我们会觉得,在人际沟通中,有趣的人甚至比有钱、有颜的人更让人着迷。当然,对于我来说,所有的沟通方式里,以及在我表达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幽默。
学会幽默,你会发现很多平时生活中让人尴尬的场景,不会再让你那么害怕了。
比如,成为脱口秀演员之后,我在很多场合都会遇到一些陌生的朋友,他们会跟我说:“来,给我们来一段脱口秀!”其实,在饭桌上“来一段脱口秀”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首先,在你讲话之前,他们就给你铺垫好了:这个人该讲笑话了,我们来看看他讲得好不好笑。在这样的期待下,笑点是很难奏效的。
其次,吃饭本来是一个日常交流的轻松场合,饭桌上的搞笑应该是贴合这个场景的、跟身边人有关的自然而然的笑料。但是当他们发出了这样的邀请后,你要从头开始铺垫,正儿八经地讲一个舞台表演的段子,气氛会突然变得奇怪。大家在不明所以之余还会觉得:“啊?这就是专业脱口秀演员的水平吗?”
以我不合群的性格,小时候的我多半会说:“我不讲,谁爱讲谁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希望不要给身边的人增加负担。于是,现在偶尔听到别人这样的要求,我会想:能不能用相对灵巧的方式来化解呢?
——来,给我们来一段脱口秀!
——求您了,别让我加班了,行吗?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需一点有趣的反应就能化解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守住自己的边界。同时,有来有往,就能建立起跟别人的良好关系。
幽默,在关键时刻还能帮人解围。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偏见、打压和针锋相对,如果懂一些幽默回应的技巧,你不仅不会无言以对,还能化险为夷、机智抽身。
华为的总裁任正非先生就是个中高手。有一回,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肖钢一行人到华为公司参观访问。肖钢问:“任总,你们华为最近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啊?”任正非说:“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全公司推行IPD 。”
肖钢又问,“什么是IPD?”这时候坐在任正非旁边的轮值首席执行官说:“IPD对我们老板来说,就是三个英文字母。”
可想而知,在重要客人面前,这种不合时宜的刻意调侃让现场十分尴尬。但任老先生既没有生气否认,也没有默不作声。
任正非哈哈大笑,对旁边的轮值首席执行官自嘲道:“是啊,我哪儿懂啊,我要是懂,要你干吗!你赶紧给肖总介绍一下什么叫IPD。”尴尬和危机一下就化解了,这个关于IPD的难题被任正非推了出去,交还给了说他不懂的轮值首席执行官。
我们说过,沟通是个技术活。如果你在与人沟通时觉得难,那是因为你正面对一个复杂问题。当时的场景、当时的人、当时你的反应可能产生的影响,都让你觉得进退两难,不知说什么才好。而这恰恰是幽默沟通出现的最好时机。我们为什么觉得幽默的人有智慧?就是因为幽默能够打破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从出乎意料的视角,帮你跳出来做出第三种选择。就像案例中的任正非,既没有选择“进”(批评下属),也没有选择“退”(不做回应),而是选择哈哈一笑就把问题给化解了。
美国著名的脱口秀演员乔治·卡林在被问到“幽默是什么”的时候说,世界大多数时候是一条平淡无奇的直线,你得把头歪过来45度,换个角度看世界,幽默就产生了。
幽默沟通就是这样,把头歪过来45度,换个角度看看,复杂的沟通难题就可能被化解了。
我们普通人在交流中,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二选一,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经过训练,不知道有这样一种歪过头来45度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模式,而这种方式能让你有更好的选择。这些幽默背后的思维方式、沟通中的幽默技巧,我在本书后续章节中都会有详细的讲解。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当你掌握了这些思维方式和技巧,就会发现表达自己、幽默沟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比如,我们眼中的保险销售一般是机械、乏味、滔滔不绝的,令人厌倦。我就遇到过一位保险销售,他上来就自嘲道:“我其实挺怕这份工作的,特容易挨打,所以出门之前,我妈刚给我买好了一份保险。”
你是不是突然就想听他说话了?
可以说,幽默是面对复杂的沟通难题时最巧妙的应对方式,幽默,也是一个人智慧、情商、眼界、心胸的综合体现。
在你和别人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得幽默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