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招了一个助理。有一天,他非常苦恼地对我说:“我特别不擅长拉关系,跟领导沟通不会拍马屁,在公司总没有存在感。”
我说:“跟领导沟通不需要拍马屁啊。”
他一愣。
我接着说:“如果你什么都干不好,拍马屁是没用的,领导喜欢的是业务能力强的。跟领导沟通,把业务说清楚,比刻意讨好重要得多。”
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是很多人就是不明白。
事实上,沟通从来不是拉关系,沟通的本质是有效的信息传递。 好的沟通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沟”,意思是架起一座桥梁,准确、高效地传递信息;第二层含义是“通”,意思是要让这座桥梁畅通,让对方舒服、有效地接收信息。
沟通的本质
我们面对的大多数沟通问题,都是信息传递的问题。你和一个人沟通不畅,要么是说话抓不住重点,不知道怎么表达;要么是跟对方沟通完之后,感觉很不爽。
关于说话抓不住重点,典型的情境就是开会的时候。我们在开会时最怕遇到一种发言者:一张口就停不下来。本来大家想集中讨论一个问题,他却从很多不相干的问题讲起,滔滔不绝,迟迟讲不到重点。这样的人如果还是一位领导,真的能把人逼疯。
你可能会想:“还好,我不是。”但是,你有没有与人沟通啰唆、没重点,或者铺垫太长,进入关键信息太慢的问题?你是不是也曾经觉得滔滔不绝就是口才好?
高质量的沟通是要能够准确、高效地传递信息。
我们在创作段子的时候有一个原则——精简。精简的背后就是准确、高效。简洁即幽默,任何冗余和累赘都是搞笑最大的敌人。如果你传递了太多无效的信息,最后讲出笑点的时候,大家往往会觉得:啊?最后就是这个吗?
因此,我们在讲段子的时候对自己有一个要求:一个段子,除了对“梗”有用的信息之外,一个字都不能多留。多留一个字就会削弱梗的一分效果。同时,我们也会提醒自己,哪怕想表达的内容比较复杂,也应当尽量简单明了,让听众不用大费周章就明白你在说什么。事实上,如果你不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你的想法,那就说明你还没有想明白。
这样说还是有点抽象,我给你举个例子。我在第二季《脱口秀大会》上说过一个段子:
女人啊,即便是美貌,也需要你的经济能力做支撑。因为你可以买各种衣服啊,护肤品啊,美容卡啊。俗话说得好,没有丑女人,只有穷女人。你别看吴昕现在长得好看,你都不知道她以前没钱的时候,有多年轻。
这段话的铺垫就很简洁,听众一下就能捕捉到笑点——女人有钱才好看。吴昕有钱好看,没钱的时候,一个干脆的反转——年轻!
但你想想,这段话如果加上一些废话,就会变成这样:
有一句俗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叫“没有丑女人,只有穷女人”。这句话说的就是女人要有钱,你不够漂亮是因为你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把自己打扮漂亮。只要你有钱,就能花钱让自己变漂亮,你可以买各种衣服啊,化妆品啊,护肤品啊,做保养,做美容……就拿吴昕来说吧,她现在长得多好看啊,但是你如果不看她现在,放到以前再看她,那个时候她啊,很年轻。
是不是觉得啰里巴唆的,这是在说啥呢?
我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跟朋友一起见证了一件好玩儿的事,他想叙述给别人,讲到一半,他忽然发现自己讲得一点也不搞笑,于是转向我,说:“你来,你来。”我接过“接力棒”,一般都讲得还不错。这主要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简洁的语言节奏,而大多数人总是习惯给故事添加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大大削弱了故事本身的搞笑程度。
日常沟通也是一样,信息传递需要提纯。你可以尝试把想表达的内容列出来,再把无关的信息都删掉,剩余的按照有序的方式说出来就可以了。
比如,跟工作伙伴对接一个具体的项目,不用发给对方一篇小作文:
××老师您好,非常抱歉打扰您,知道您最近很辛苦。这里有一个新项目想跟您确认一下,这是今年比较重点的一个项目,我们想考虑由您出任演员阵容中的一员。这个项目……
你只需要列出对方希望听到的信息:
● 这个项目是什么;
● 分工如何;
● 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 能获得的收益是什么。
最后在说话的前后加上一两句客套话就可以了。
沟通不是拉关系,沟通是用来维系关系的,这就涉及沟通中的“通”的作用。
“沟通”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也可以用talking。这两个词都有双向往来、对话的意思。沟通就是要从“单向输出”变成“双向往来”。
我们日常面对的沟通场景,往往不是单向的表达就能搞定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传递信息、接收信息,再反馈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还能把握谈话节奏、调节气氛,让人觉得很舒服,那就是沟通高手了。
如何做到这样的“双向往来”,以及让人舒服地接收信息?这里我可以分享两点:
情绪化,是沟通顺畅的天敌。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双方坐下来,如果沟通顺利,问题解决,那么皆大欢喜;但如果你这一方开始情绪化,即使你说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对方也一定能感觉到你内在的情绪暗涌,对方的情绪再反馈回来,往往就无法理性地讨论了,甚至会上升到争吵或冷战,沟通就被阻断了。这样的沟通在家庭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见到。
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情绪化的螺旋效应”,即一方的情绪导致另一方更大的情绪,随即形成一个不断上升、不断放大的螺旋,直到不可收拾。
想要在沟通中避免情绪化,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避免用反问句。现实中,很多人说话都会不自觉地用反问句。比如,上级对下级说:“这个问题你都没想明白吗?”妻子对丈夫说:“连个碗你都不会洗吗?”父母对子女说:“这么简单的题怎么就教不会你呢?”
反问句背后是强烈的情绪,可能是理所应当、不满、质疑,甚至是鄙视,而潜台词就是“你连这个都不明白,真蠢”。说话的人以为自己在陈述现象,听话的人感到万分难受,又不明所以,反映到沟通上就是抗拒、反驳,从而阻断正常的交流。
正确的做法是尝试多用陈述句,比如,“这个问题你回去还得再考虑一下”“碗可能不够干净,得再洗一次”“这道题,从这个角度,你再想想”,甚至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别人,因为不是每个人想的都和你一样,也许对方真的遇到了困难。
把反问句从你的沟通语系里删掉,你的沟通会顺畅很多。
如果想在沟通中让对方愿意听你说,也愿意说给你听,首先要放下评判。比如,当别人告诉你,“我35岁了还没有结婚”。这时你不要急着做负面评判:“啊?你怎么回事啊?”当然,你也不需要做正面评判:“哦,不结婚很好啊,自由自在。”如果人家正为此苦恼,听到你这样的评价,也会不敢表明态度,否则会显得自己很弱智。
正确的做法是先试着共情,比如你可以说:“嗯,那你现在的生活觉得享受吗?”放下第一步的评判,对方才愿意试着敞开心扉。
沟通需要营造氛围。我们看到好的谈话节目主持人,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来宾,都能让对方侃侃而谈,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共情。当对方觉得“被理解”,认为“你站在他这边”,你们的谈话氛围就放松下来了。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做《吐槽大会》的时候,我们需要对明星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经历,尤其是槽点,以及他们本人面对外界巨大的负面评价时的内心想法,之后才能进一步创作脱口秀。了解经历还好,要让明星复盘自己过去的痛苦经历,说说背后他们是怎么想的,那就难了。
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诚恳——不评判,与他们站在同一边。对于一个向来以犀利著称的嘉宾,你不能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毒舌?”“网上都说,您这样说话欠妥当。”你得这样说:“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会让您选择这么做?”“作为公众人物,面对这样的绯闻,您会觉得压力很大吗?您当时是怎么度过这段时间的?”
当他们感受到和你的关系不是对抗的,才可能愿意聊下去。
你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所谓共情,就是抱着理解的态度,尤其是对那些看似不合常理的状况也表示理解。
比如,一个朋友告诉你:“我这辈子不打算结婚了。”跟前面的例子不同,这里,他已经表明了态度——不结婚了。那就先不评判,顺着“不结婚”聊聊背后的原因。你得首先跟他站在一边,问他:“结婚是很烦,是不是觉得还是一个人生活比较自在?”你要先表示理解,再提供一个你所猜测的方向。他会明白,你不是简单敷衍的认同,你是对这件事也有切身的体会,这样沟通就能进行下去了。
要知道,人整体是趋于理性的,每个人接收的背景信息不同、立场不同,言行就会不同。一个总提不合理要求的合作伙伴,可能是因为他们公司有特别的考核指标;一个总是更换指令的领导,可能正面临着市场和资金的压力;一个放弃高薪稳定的工作、“瞎折腾”的朋友,可能有他未实现的平常人不能理解的理想。
站在对方的立场,你愿意听,他愿意说,你们的沟通有来有往,信息就流动起来了。这样的交谈,双方都会感到很舒服。同时你也会发现,这个世界任何怪诞行为的背后,其实都有它的合理性。对世界理解更深一些,也是成熟的前提。
说了这么多,你会发现,无论是控制情绪,不把情绪施加在沟通对象身上,还是学会共情,愿意倾听,不评判对方,都涉及一个关键词——边界。其实沟通的核心就是把握好边界,既能让自己有效地传递信息,也能让对方舒服地接收信息。
很多人管这叫“情商高”,我习惯称之为“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