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2所示的正多边形,其外接圆直径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D = K 1 S
D = K 2 d
图3-2 正多边形
式中 D ——外接圆直径(mm);
S ——正多边形的边长尺寸(mm);
d ——正多边形的对边尺寸(mm);
K 1 、 K 2 ——常数。当已知条件是 S 时,应用 K 1 ;已知条件为 d 时,应用 K 2 ,(参见表3-17)。
表3-17 计算正多边形外接圆直径时的常数
内圆弧如图3-3所示。
图3-3 内圆弧
内圆弧的计算公式为
外圆弧如图3-4所示。
图3-4 外圆弧
外圆弧的计算公式为
如图3-5所示,将工件放在平板上,两边放两个直径相同的精密圆棒,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量出距离 M ,然后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 D ——工件直径(mm);
M ——千分尺量得的距离(mm);
d ——圆棒直径(mm)。
用内卡钳测量内孔时,可先将内卡钳用千分尺按图样要求的公称尺寸对好,然后进行测量。测量时,应固定一只脚,摆动另一只脚,只要内卡钳摆动量不超出最大摆动量 S 之长,就基本上能达到图样要求的孔径尺寸,如图3-6所示。
内卡钳最大摆动量可用以下公式算出:
式中 S ——内卡钳的最大摆动量(mm);
d ——孔径公称尺寸(mm);
e ——最大间隙量(=孔径上极限尺寸-公称尺寸,mm)。
图3-5 用精密圆棒测量大直径轴的轴径
图3-6 用内卡钳测量内孔
如图3-7所示,将工件放在平板上,内孔中放入两个钢球,量出尺寸 H 和 h ,然后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 D ——工件孔径(mm);
D 0 ——钢球直径(mm);
h ——左边钢球与工件端面之间的距离(mm);
H ——右边钢球与工件端面之间的距离(mm)。
直径较大且精度较高的内孔较难测量。如图3-8所示,应用大小两把外径千分尺去测量外径和壁厚,然后用以下公式计算,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式中 D ——内孔直径(mm);
d ——外圆直径(mm);
d l ——千分尺轴杆直径(mm);
H ——弓形高(mm)。
图3-7 用两个钢球测量内孔直径
图3-8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内孔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