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2 全球变暖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过快,有科学家预测,未来10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

全球变暖是“温室效应”的结果,而“温室效应”是由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如大气中的甲烷)所引发的。这些气体吸收了由地面反射的日光波谱的红外辐射,使自身升温。地球温度升高会破坏生态系统,引发影响人类的许多自然灾害,加剧气候变化风险。

近几十年的观测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社会对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了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而气候变暖正源于大气中聚集了二氧化碳等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碳氢化合物和煤燃烧的产物,是全球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虽然二氧化碳可被植物吸收,并由海洋以化合成碳酸盐的方式收集,但这些自然同化过程是有限的,不可能同化所有已排放的二氧化碳,其结果是在大气中形成二氧化碳的累积。

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据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估计,城市机动车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将从1990年的29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60亿吨。可见,机动车对地球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控制消费和节约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仅在工业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指数为1~3不等,这表明节约能源的余地是极大的。当然,还可以考虑保持适当的消费水平,同时用那些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能源来取代那些会造成污染的能源。

为减少机动车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机动车应尽量采用小排量发动机和稀薄燃烧发动机,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各国已开始制定并实施城市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法规。2008年,欧盟要求小型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不高于140g/km,对于汽油车,对应的油耗是6L/100km以下;2012年,不高于120g/km;2020年,不高于100g/km。如果我国大力推广一系列新能源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技术、天然气汽车技术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内燃机技术,到2030年,我国机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有可能降低45%。 czB1EnFm+3j3X8ut2JfVhNIJqwx6RcEEW4AQ8nTPvJXBqpgUGnaeX5acbAt/vfm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