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级空间曲线在曲面建模中的使用非常频繁,创建曲线质量的好坏对于生成的曲面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高级空间曲线主要包括样条曲线、二次曲线、规律曲线、螺旋线和文本曲线等。
样条曲线的创建方法有四种:根据极点、通过点、拟合和垂直于平面。下面将对“根据极点”“通过点”两种方法进行说明,另外两种方法请读者自行练习。
1.根据极点
根据极点是指样条曲线不通过极点,其形状由极点形成的多边形控制。下面通过创建图3.3.1所示的样条曲线来说明通过“根据极点”方式创建样条曲线的一般操作过程。
图3.3.1 “根据极点”方式创建样条曲线
Step1.新建一个模型文件,文件名为spline.prt。
Step2.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图3.3.2所示的“艺术样条”对话框。
Step3.定义曲线类型。在
区域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
Step4.定义极点。单击
区域的“点构造器”按钮
,系统弹出“点”对话框;在“点”对话框
区域的
、
和
文本框中分别输入值0、0和0,单击
按钮,完成第一极点坐标的指定。
Step5.参照Step4创建其余极点。依次输入值10、-20、0;30、20、0;40、0、0,单击
按钮。
Step6.定义曲线次数。在“艺术样条”对话框
区域的
文本框中输入值3。
Step7.单击
按钮,完成样条曲线的创建。
图3.3.2 “艺术样条”对话框
2.通过点
样条曲线还可以通过使用文档中点的坐标数据来创建。下面通过创建图3.3.3所示的样条曲线来说明利用“通过点”方式创建样条曲线的一般操作过程。
Step1.新建一个模型文件,文件名为spline1.prt。
图3.3.3 “通过点”方式创建样条
Step2.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图3.3.2所示的“艺术样条”对话框。
Step3.定义曲线类型。在对话框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
Step4.定义极点。单击
区域的“点构造器”按钮
,系统弹出“点”对话框;在“点”对话框
区域的
、
、
文本框中分别输入值0、0、0,单击
按钮,完成第一极点坐标的指定。
Step5.参照Step4创建其余极点。依次输入值10、10、0;20、0、0;40、0、0,单击
按钮。
Step6.单击
按钮,完成样条曲线的创建。
在某些情况下,单方向上的二次曲线比样条更有用。UG NX 12.0可以创建四种类型的二次曲线:圆弧/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下面分别介绍创建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一般操作过程。
1.椭圆
下面通过创建图3.3.4所示的椭圆来说明创建椭圆的一般操作过程。
Step1.新建三维模型文件,文件名为circle1.prt。
Step2.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点”对话框。
Step3.定义椭圆中心。在“点”对话框的
、
、
文本框中分别输入值0、0、0,单击
按钮。
Step4.设置椭圆参数。在系统弹出的“椭圆”对话框中输入图3.3.5所示的参数值。
图3.3.4 椭圆
图3.3.5 “椭圆”对话框
Step5.单击
按钮,完成椭圆的创建,系统重新弹出“椭圆”对话框。
Step6.在“椭圆”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
2.抛物线
下面通过创建图3.3.6所示的抛物线来说明创建抛物线的一般操作过程。
Step1.新建三维模型文件,文件名为circle2.prt。
Step2.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点”对话框;在“点”对话框的
、
、
文本框中分别输入值0、0、0,单击
按钮。
Step3.设置抛物线参数。在系统弹出的“抛物线”对话框中输入图3.3.7所示的参数。
图3.3.6 抛物线
图3.3.7 “抛物线”对话框
Step4.单击
按钮,完成抛物线的创建,系统重新弹出“点”对话框。
Step5.在“点”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
3.双曲线
下面通过创建图3.3.8所示的双曲线来说明创建双曲线的一般操作过程。
Step1.新建三维模型文件,文件名为circle3.prt。
Step2.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点”对话框;在“点”对话框的
、
、
文本框中分别输入值0、0、0,单击
按钮。
Step3.设置双曲线参数。在系统弹出的“双曲线”对话框中输入图3.3.9所示的参数。
Step4.单击
按钮,完成双曲线的创建,系统重新弹出“点”对话框。
Step5.在“点”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
图3.3.8 双曲线
图3.3.9 “双曲线”对话框
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在系统弹出的图 3.3.10所示的“规律曲线”对话框(一)中选择不同的选项,可以创建多种规律曲线。
图3.3.10 “规律曲线”对话框(一)
图3.3.10所示的“规律曲线”对话框(一)中“规律类型”下拉列表的各个选项说明如下。
●
(恒定):允许给整个规律函数定义一个常数值。系统提示只输入一个规律值(即该常数)。
●
(线性):用于定义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线性变化率。
●
(三次):用于定义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三次变化率。
●
(沿脊线的线性):使用沿着脊线的两个或多个点来定义线性规律函数。在选择脊线曲线后,可以沿着这条曲线指定多个点。系统会提示在每个点处输入一个值。
●
(沿脊线的三次):使用沿着脊线的两个或多个点来定义一个三次规律函数。在选择脊线曲线后,可以沿着该脊线指定多个点。系统会提示在每个点处输入一个值。
●
(根据方程):使用一个现有表达式及“参数表达式变量”来定义一个规律。
●
(根据规律曲线):允许选择一条由光顺连接的曲线组成的线串来定义一个规律函数。
下面通过介绍“线性”“沿着脊线的三次”“根据方程”三种方式来说明创建规律曲线的一般操作过程。
1.线性
下面通过创建图3.3.11所示的直线来说明“线性”方式创建规律曲线的一般操作过程。
图3.3.11 “线性”方式创建规律曲线
Step1.新建三维模型文件,文件名为line.prt。
Step2.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规律曲线”对话框。
Step3.选择方式。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
Step4.设置参数。在“规律曲线”对话框(二)中输入图3.3.12所示的参数值,完成X规律定义。
Step5.重复Step3和Step4步骤两次,分别完成Y和Z规律的定义(图3.3.12),单击
按钮,完成曲线的创建。
图3.3.12 “规律曲线”对话框(二)
2.沿着脊线的三次
下面通过创建图3.3.13所示的曲线来说明“沿着脊线的三次”方式创建规律曲线的一般操作过程。
Step1.打开文件D:\ugnx12.8\work\ch03.03\lines.prt。
Step2.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规律曲线”对话框。
Step3.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激活
区域,选取图3.3.14所示的直线作为脊线;单击“点对话框”按钮
,系统弹出“点”对话框。
Step4.选择直线的上端点为第一点,单击
按钮,系统返回“规律曲线”对话框,在
区域的
文本框中输入值 5;单击
按钮,选取直线中点为第二点,单击
按钮,在
区域的
文本框中输入值 1;再次单击
按钮,选取直线下端点为第三点,单击
按钮,在
区域的
文本框中输入值10,完成X规律定义,结果如图3.3.15所示。
图3.3.13 “沿着脊线的三次”方式创建规律曲线
图3.3.14 选择脊线
图3.3.15 “规律曲线”对话框(三)
Step5.重复Step3和Step4步骤两次,两次输入的参数分别为10、1、5和10、5、1,完成Y规律和Z规律的定义。
Step6.在“规律曲线”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完成曲线的创建。
3.根据方程
下面通过创建图3.3.16所示的抛物线来说明“根据方程”方式创建规律曲线的一般操作过程。
Step1.新建一个模型文件,文件名为curve.prt。
Step2.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图3.3.17所示的“表达式”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导入表达式”按钮
,在系统弹出的“导入表达式文件”对话框中打开文件D:\ugnx12.8\work\ch03.03\fol.exp;单击“表达式”对话框中的
按钮,完成导入。
图3.3.16 “根据方程”方式创建规律曲线
说明: 表达式也可以在“表达式”对话框的名称和公式文本框中输入,输入的表达式应为参数方程形式,参数分别为用户定义的参数。输入的时候,要注意所有的参数必须全部定义,否则会提示出错。
图3.3.17 “表达式”对话框
Step3.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规律曲线”对话框。
Step4.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文本框中输入t,在
文本框中输入xt,完成X规律定义。
Step5.重复Step4步骤两次,两次输入的参数分别为t、yt和t、zt,完成Y规律和Z规律的定义,结果如图3.3.18所示。
说明 :本例创建的曲线是过原点的抛物线,如果要在特定位置创建,则需要在图形区选择特定位置作为曲线的交点。
Step6.在图3.3.18所示的“规律曲线”对话框(四)中单击
按钮,完成曲线的创建。
图3.3.18 “规律曲线”对话框(四)
在建模或者造型过程中,螺旋线也经常被用到。UG NX 12.0通过定义螺旋线方位、起始角度、直径或半径、螺距、长度、旋转方向等参数来生成螺旋线。生成螺旋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沿矢量方式,另外一种是沿脊线方式。下面具体介绍这两种螺旋线的创建方法。
1.沿矢量螺旋线
下面以图3.3.19所示的螺旋线为例来介绍沿矢量螺旋线的创建方法。
图3.3.19 螺旋线
Step1.新建一个模型文件,文件名为helix.prt。
Step2.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螺旋”对话框。
Step3.定义类型和方位。在“螺旋”对话框
区域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单击
区域的“坐标系对话框”按钮
,系统弹出图3.3.20所示的“坐标系”对话框;在“坐标系”对话框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单击对话框中的
按钮,系统返回到“螺旋”对话框(一)。
Step4.定义螺旋线参数。
(1)定义大小。在图3.3.21所示“螺旋”对话框(一)的
区域中选中
单选项,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然后输入直径值为20。
图3.3.20 “坐标系”对话框
图3.3.21 “螺旋”对话框(一)
(2)定义螺距。在“螺旋”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然后输入螺距值5。
(3)定义长度。在“螺旋”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文本框中输入值0,在
文本框中输入值30。
(4)定义旋转方向。在“螺旋”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
Step5.单击对话框中的
按钮,完成螺旋线的创建。
图3.3.21所示的“螺旋”对话框(一)中的部分选项说明如下。
●
下拉列表:用于定义生成螺旋线的类型。
:选中该选项,根据选择的矢量方向来创建螺旋线。
:选中该选项,根据选择的脊线来创建螺旋线。
●
区域:用于定义螺旋线的截面大小,有
和
两种定义方式。
●
区域:用于定义螺旋线的螺距值。
●
区域:用于定义螺旋线的长度参数。
:选中该选项,使用起始值来限定螺旋线的长度。
:选中该选项,使用圈数来定义螺旋线的长度。
2.沿脊线螺旋线
下面以图3.3.22所示的螺旋线为例来介绍沿脊线螺旋线的创建方法。
Step1.打开文件D:\ugnx12.8\work\ch03.03\helix_02.prt。
Step2.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螺旋”对话框。
Step3.定义类型。在“螺旋”对话框
区域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选取图3.3.22a所示的曲线为脊线。
图3.3.22 沿脊线螺旋线
Step4.定义螺旋线参数。
(1)定义大小。在图3.3.23所示的“螺旋”对话框(二)的
区域中选中
单选项,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然后输入直径值10。
(2)定义螺距。在“螺旋”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然后输入螺距值5。
(3)定义长度。在“螺旋”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输入圈数值25。
(4)定义旋转方向。在“螺旋”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
Step5.单击对话框中的
按钮,完成螺旋线的创建。
图3.3.23 “螺旋”对话框(二)
使用
命令可将本地Windows字体库中 True Type 字体的“文本”生成 NX 曲线。无论何时需要文本,都可以将此功能作为部件模型中的一个设计元素使用。在“文本”对话框中,允许用户选择 Windows 字体库中的任何字体,指定字符属性(粗体、斜体、类型、字母);在“文本”对话框中输入文本字符串,并立即在 NX 部件模型内将字符串转换为几何体。文本将跟踪所选 True Type 字体的形状,并使用线条和样条生成文本字符串的字符外形,在平面、曲线或曲面上放置生成的几何体。
下面通过创建图3.3.24所示的文本曲线来说明创建文本曲线的一般操作过程。
图3.3.24 文本曲线
Step1.打开文件D:\ugnx12.8\work\ch03.03\text_line.prt。
Step2.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系统弹出图 3.3.25所示的“文本”对话框(一)。在
文本框中输入“HELLO”并设置其属性。
Step3.在
区域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
Step4.选择图3.3.26所示的样条曲线作为引导线。
图3.3.25 “文本”对话框(一)
图3.3.26 文本曲线放置路径
Step5.在图3.3.27所示“文本”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
Step6.在“文本”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在其下的
文本框中输入值3。
Step7.在“文本”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完成文本曲线的创建。
说明: 如果曲线长度不够放置文本,可对文本的尺寸进行相应的调整。
图3.3.27所示的“文本”对话框(二)中的部分按钮说明如下。
●
区域:该区域包括
选项、
选项和
选项,用于定义放置文本的类型。
:用于在平面上创建文本。
:用于沿曲线创建文本。
:用于在一个或多个相连面上创建文本。
●
区域:该区域中的按钮会因在
区域中选择按钮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
区域选择
选项,则在
区域中出现
按钮。
(截面):该按钮用于选取放置文字的曲线。
●
:该复选框用于增大或者减小字符间的间距。如果使用中的字体内置有字距调整的数据,才有可能使用字距调整,但并不是所有的字体都有字距调整的数据。
●
:该复选框在选中
选项时可用,用于在文本四周添加边框。
●
选项:选中该选项可以连接所有曲线形成一个环形的样条,因而可大大减少每个文本特征的曲线输出数目。
图3.3.27 “文本”对话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