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实验四
酒剂与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酒剂、酊剂的制备方法及操作要点。

2.熟悉含醇制剂的含醇量测定方法。

二、实验指导

酒剂(vinum)系指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远古时代,人们就发现了谷类并栽植成功。人们食之有余,就存于陶罐中,有时雨水落于罐中,久贮发酵就成了酒。《江纯·酒诰》中就有此描述:“有饭不尽,委于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随着对酒认识的深化,人们掌握了丰富的酿酒技术,创造了用曲酿酒术。《尚书·说命篇》记载:“若作酒醴,尔维作曲。”渐渐地,人们发现酒有通血脉、养脾气、厚肠胃、润皮肤、祛寒湿等功效。于是,将其用于治病和防腐,《周礼》就有“以酒浴尸”的记载。随着医药知识的不断丰富,人们认识到中药材浸泡到酒中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于是单纯以酒治病发展为酒、药同用,新的剂型——药酒诞生了。而这也正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剂型。据文字记载:药酒产生于夏禹时代(公元前2140年),当然酿酒同时发现的曲(酵母),又使人们认识到曲剂具有健脾胃、助消化、消积导滞的功效,是一种早期应用的复合酶制剂,至今仍在应用。

目前,随着自动恒温渗滤系统及全自动灌装系统的应用,使药酒生产工艺得到了飞速发展。近代对药酒也加强了质量检测管理,大量先进的检测设备,如紫外、红外分光光度仪,气相、液相色谱仪进入生产厂家,对药酒的中间体和终端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目前,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药酒达到5种,分别为三两半药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国公酒、胡蜂酒、寄生追风酒。

酒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有关规定:生产内服酒剂应以谷类酒为原料;可用浸渍法、渗滤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备。蒸馏酒的浓度及用量、浸渍温度和时间、渗滤速度,均应符合各品种制法项下的要求;可加入适量的糖或蜂蜜调味;配制后的酒剂须静置澄清,滤过后分装于洁净的容器中。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酊剂(tincture)系指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供口服或外用。内服的酊剂如十滴水,用于中暑;外用的酊剂如土槿皮酊,用于手足癣。其特点是剂量准确、吸收迅速,且制法简单,无需加热,适宜制备含有挥发性成分或不耐热成分的制剂。目前,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酊剂达到12种,分别为十滴水、云香祛风止痛酊、正骨水、远志酊、骨痛灵酊、姜酊、祛伤消肿酊、烧伤灵酊、消肿止痛酊、筋痛消酊、颠茄酊、藿香正气水。

酊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含有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药材10g,其有效成分明确者,应根据其半成品的含量加以调整,使符合各酊剂项下的规定。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

酊剂可用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及渗滤法制备。酊剂久置产生沉淀时,在乙醇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情况下,可滤过除去沉淀。

酒剂与酊剂中均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因此对酒精过敏的患者及小儿、高血压患者、孕妇等病人不宜服用。药酒和酊剂的特点是含有效成分浓度较高,用量小,作用快,又有防腐作用。

三、主要仪器与材料

回流提取装置,渗滤筒。

乙醇,五加皮、制川乌等药材。

四、实验内容

验证性实验

(一)抗风湿酒

【处方】

当归10g 炙黄芪10g 牛膝10g 防风5g

【制备操作】

以上4味,粉碎成粗颗粒,用白酒240mL与黄酒800mL的混合液作溶剂,浸渍48h后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加入蔗糖840g,搅拌使溶解后静置,滤过,即得。

【质量检查】

1.外观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微甜,微辛。

2.鉴别

(1)取本品50mL,加盐酸2mL,加热回流1h,用石油醚(60℃~90℃)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50mL,置水浴上蒸至约30mL,放冷,用乙醚2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醚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2g,加乙醚3mL,浸泡1h,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对照药材溶液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100mL,置水浴上蒸至约50mL,滤过,滤液加10%氢氧化钠溶液1.5mL,混匀,滤过,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用乙酸乙酯25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用铺有适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2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0.3%氢氧化钠溶液15mL溶解,滤过,取滤液,自“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三氯甲烷-甲醇(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用氨蒸气熏后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3.检查

(1)乙醇量

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711乙醇量测定法测定乙醇含量。用气相色谱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21)测定制剂在20℃时含有乙醇(C 2 H 5 OH)的含量(%)(mL·mL -1 )。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条件与方法测定[第二法(填充柱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直径为0.18~0.25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柱温为120℃~150℃。另精密量取无水乙醇4mL、5mL、6mL,分别精密加入正丙醇(作为内标物质)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应符合下列要求:用正丙醇计算的理论板数应不低于700;乙醇和正丙醇两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上述3份溶液各注样5次,所得15个校正因子的变异系数不得大于2.0%。

标准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无水乙醇和正丙醇各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即得。

供试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供试品10mL(相当于乙醇约5mL)和正丙醇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即得。

上述2溶液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

测定法取标准溶液和供试溶液适量,分别连续注样3次,并计算出校正因子和供试品的乙醇含量,取3次计算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h i 为乙醇峰值; h s 为正丙醇峰值; C 0 %为内标物与混合样的容量百分比; C %为混合样中乙醇的百分含量。

(2)总固体含量测定

总固体含量不得少于1.0%(通则0185第一法)。

精密量取澄清的药酒50mL,置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除另有规定外,加无水乙醇搅拌提取4次,每次10mL,滤过,合并滤液,置称定重量的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105℃干燥3h,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遗留残渣应符合规定。

(3)其他

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85)。

【功能主治】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用于气血不和、感受风湿所致的痹病,症见四肢疼痛、筋脉拘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3次,一次30~60mL。

【注意】

高血压患者慎服,孕妇忌服。

(二)复方五味子酊

【处方】

五味子69g 麦冬15.6g 党参23.4g 枸杞15.6g 共制成1000mL。

【制备操作】

以上4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滤法,用56%乙醇作溶剂,浸渍48h,以每分钟3~5mL的速度渗滤,收集渗滤液900mL,用氨试液调pH至5.0~7.0,静置,澄清,滤过,滤液加56%乙醇至1000mL,混匀,即得。

【质量检查】

1.外观性状

应为棕红色的液体;气香,味酸、涩。

2.定性鉴别

采用显色反应鉴别五味子素。

3.检查

(1)乙醇量

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711乙醇量测定法测定,应为40%~55%符合规定。

(2)甲醇量检查法

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871甲醇量检查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每升供试液含甲醇量不得超过0.4g。

(3)微生物限度检查

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和控制菌检查(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6)及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7)检查,除需氧菌总数每1mL不得过500cfu,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cfu外,其他应符合规定。

【功能主治】

养阴,补血,安神。用于过度疲劳,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等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mL,一日2~3次。

五、思考题

1.实例分析:

研制某种酒剂,处方含有蕲蛇等动物类药材,其中10味药材采用白酒浸泡20天,取浸渍液。另2味药材(动物类)用水煎煮2次,浓缩后与浸渍液混匀后,过滤灌装。结果在贮存期间发现:随着静置时间延长,即有大量絮状物质出现,试分析该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

2.酒剂与酊剂的异同点。

3.渗漉法操作的流程及要点。

参考文献

张兆旺.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杨志欣) wY03jyyZkPDuckXgbvEBweYQIGe/HytHybKBxGgyBE/Ctsqrc+ChW0Tpmjy2LA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