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企业管理的梗概

企业管理的内容很多,涉及的面很广,包含业务调度部门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外加工管理和劳务、原材料、设备保养、效率、安全卫生、收益等管理项目,这里只是提纲挈领地加以介绍,而相关方面的内容,将在以后的章节里详细阐述。

1.管理人员所承担的工作

管理人员的工作会因岗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其核心目的就是保持企业的高效运转,创造最大的收益。

(1)生产管理

印刷企业的生产管理调度是特别重要的部门,起着企业的控制塔作用。在充分把握产品的技术难易程度、设备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确定从接收原稿到制版→晒版→印刷→加工→发货的流程,并跟踪其精度,还要安排纸、油墨等原材料以及送货用的车辆等。当然还必须充分把握客户对产品质量和其他方面的要求。因此,不管哪家印刷企业,担当这一职务的人都要分别在制版、印刷等部门实际工作过,在技术、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最重要的生产管理工作就是要把握生产量,及时解决哪些产量达不到预定要求、现场报告的产量不可靠等生产进度问题。另外,客户有时会突然要求提前交货,此时,生产管理部门将首要对各生产工序进行调整或与营业人员进行协调。

由于各种不合常规的因素较多,生产数量也难以准确把握,因而印刷的进度管理不太容易实现计算机化。但是今后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使其由依赖经验的管理模式转变成计算机管理模式。

(2)质量管理

印刷具有“大量生产质量不稳定产品”的一面,在进行质量管理时,也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特点。

印刷机运转速度非常高,印刷过程中不可能在收纸部进行逐张检查,一般只能进行抽查。最近虽然也已经有印张检查装置面世,但由于印张参差不齐,因而检查精度不是很准,离实用化还有些差距。

此外,市面上也有些印张的色调自动控制系统,即通过读取印张上的色标或墨辊上的油墨膜厚度,调整油墨量。但因墨辊太多容易产生“时间常数”的延时现象,现阶段还是人工操作更实用。不管怎么说,现实状况是印刷机的完全自动控制化还有待于今后的高速图像计算处理技术与预测控制技术的发展。

因此,印刷企业必须积累经验,针对现有设备,确立质量管理体系,使得次品不会产生,并且不让它产生。

(3)外加工管理

对印刷企业来说,外加工管理也是重要的管理之一。印刷企业根据业务的淡旺季采取外加工策略,或者将部分工序外发加工,对外加工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有些大型印刷公司,60%左右的商业印刷品都是由外加工消化。

然而,即使是由外加工企业进行印刷或装订,产品的责任仍然在外发这批活的印刷企业,因此,必须强化外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

2.企业内部的现场管理

企业内部的管理主要是确保各工序顺利运行。现场管理主要包括:员工的劳务管理、使用原材料的管理、确保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的设备保养管理、当前使用的各台设备的效率管理等。另外,印刷现场的效益管理重点是各工序的精细核算:印刷的话一个印张多少钱;装订时,配页或者切纸多少钱。印刷品的加工正是这样通过各工序一点一点的累积才形成生产收入。

(1)劳务管理

对于劳务管理来说,最重要的是改善工作场所的氛围,激发员工的干劲。最好经常召开会议,时间不一定太长,及时把有关信息传递给员工,使员工增强对公司、工作的参与意识。另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实施提交合理化建议制度。另外,还要通过现场培训,对员工进行一些日常使用的材料与设备相关的知识教育及操作方面的技能培训。

(2)原材料的管理

要想生产优质产品,关键是要确保采购到最合适的原材料,并在收货时认真检查。纸张是主要原材料,其他还有油墨等辅助原材料。单就油墨管理而言,对其品种、颜色、数量、余量等进行库存管理的印刷企业还比较少。要想生产优质产品,就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对原材料的质量、价格、库存情况、盘点、采购、补充的体系进行标准化管理。

(3)设备保养管理

印刷企业的设备保养管理普遍比较落后。拿印刷机来说,往往只考虑到别发生大故障、尽量让印刷机保持运转等,而很少进行保养。有的卫生状况非常差,当机器突发故障时,设备供应商的维修工发现设备脏得连机架内侧的螺丝头都看不到,或者在拆卸故障部分前竟要花半天的时间进行清扫。

设备保养管理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印刷速度、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努力发挥印刷机应有的能力;二是防止设备老化,延长使用寿命。但是,现实情况中,因吝啬保养所花费的时间,结果常常导致使用性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设备发生故障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很多废次现象,典型的例子就是色调不对,套印不准或滴落油墨、水、机油等。

设备的状态只有操作者最清楚,因此,做好保养管理的最佳方法是让操作者树立自己的设备自己维护的思想,这就叫作“自主保养”。其优点在于:通过实施自主保养,使得操作员工不仅能掌握设备的有关知识,同时还会激发工作热情,增强对公司发展的参与意识,活跃工作气氛。

(4)效率管理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生产量(生产量/运转时间)。效率管理则是以周、月为单位,对每台机器的效率进行统计,通过改善不利因素,不断提高效率。

为了分析各种操作过程,可采用时间分析法、动作分析法等,用秒表或用摄像机拍摄、记录操作者的动作。另外,还有准备工作外循环化等方法,力求缩短准备时间(切换时间)。

特别是对于小批量的印件,如何缩短切换的时间比提高印刷机的速度更加重要。当然,对设备的了解以及前面提到的设备保养也是提高效率所不可或缺的。

(5)安全卫生管理

营造一个员工能安心工作的环境是经营者的任务。“安全第一”这句话说的就是安全比任何事情都要优先考虑。印刷企业中既有大型的印刷机,也混杂着许多经常需要调整的小型的装订机,有不少旋转运动或者反复运动的部位,经常发生员工手、脚被夹的人身事故,甚至还出现过由于纸张太重,在用纸台搬运时发生事故的情况。因此,在生产现场,必须始终重视安全卫生教育、设置安全防护罩等,深入进行清理整顿,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

(6)效益管理

印刷企业的销售额、利润额是由印刷1色多少钱累计而成的。因此要采用“以部门为单位的效益管理方式”,即按部门(比如说平版印刷车间的4色机组)进行效益管理。现场管理者应掌握产值、制造成本的明细,在本部门实施极为详细的效益管理。

具体来说,每天要从正在生产的订单(订单传票、生产通知单等)中单拿出印刷单价数据,由此算出各台印刷机的产值,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统计。另外,制造成本的统计则要包括本部门购入的油墨、酒精、橡皮布等辅助原材料的费用(纸张单独核算);作为运转费用的电、煤气、水等能源费和人工费(包括附加费用);还有修缮费、损失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等。由产值减去制造成本便得出该部门的毛利。

作为深化管理的指标,还要预先明确各项目上年同月、上个月的实际值以及当月目标等,还要测算好产值、制造成本、油墨、材料、人工费等对应每个印张的单价,以便进一步分析。

采用这种按部门管理效益方式的印刷企业,其优势在于:能够使现场管理人员为经营多加思考,并可实现详细的数字化收支管理。

3.现代印刷企业的CIP4管理方式

由于印刷具有很多优势,即使是在今后的高度信息化社会,印刷品仍将会与各种软媒体共存下去。当然,在此过程中必须把非常困难的印刷工厂管理推向现代化,以符合时代的需求。

①在推动生产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的同时,还必须推进管理方式的变革。近来,制版设备供应商正在推进:“CIP3”,公开了数据格式,以便印刷、装订等后工序利用。今后生产管理也要能够根据这些前工序的数据来进行控制。

②由于印刷品在生产过程中难以保证可靠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可靠性已成为一项课题。比如说及时生产量可按预定计划实现,如果其中混入了许多废页,就需补印缺帖,不仅完全打乱计划,还会造成经济损失。今后,伴随在线检查装置的精度提高,无水平版、油墨、干燥装置等技术的发展,可望构建可靠性更高的生产方式。

③今后生产的管理不应只针对生产部门,而应与营业部门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管理、收益管理也纳入其中,应该能通过此系统自动输出提供给客户的报价单、产品说明书等。此系统可再进一步扩展,使之具有能够在营业部门的计算机终端上实时检索上述信息的功能。

4.企业管理最重要的还是“人”

印刷工厂的生产管理是一项始终费心费力的工作。工作内容每一项均有不同,事无巨细,生产量大,质量却缺乏稳定性。此外,交货期、质量评价随客户的意志而改变,整个生产过程被切割成多道工序,因此工厂管理非常复杂。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印刷生产一直是由那些被称为老师傅的人凭借经验在管理、运营着。

生产管理的计算机化还存在很多问题,单就进度管理来看,就有以帖为单位安排进度的书刊印刷、印刷与合成交织在一起的软包装印刷,常常以单据为成品形态的BF(商业票据)印刷等。按照这些不同的成品形态,进度管理方式必然不同,很现实的问题是对那些不规范的要素能够把握到何种程度。

不过,今后必定要迎来把印刷图文当作数字化数据处理的时代,各种复杂的管理数据也将步入由计算机处理的阶段。我们现在必须整理现行的工厂管理经验,将必须由人来管理的部分与那些可以实现自动化、计算机化的部分区分开来,构筑一个新型的管理体系。

但是,不管技术或计算机如何发达,印刷工作还是离不开人的细心操作,少不得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说工厂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员工的士气,如何活跃生产一线的气氛,提高员工的士气,是管理者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R5UX//i0r6i94WeGDcNYpqO641F4ypfOnqCjccJUlZX9yk/0PTf3rcHs2QbahI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