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春秋大变局:礼崩乐坏,权力下移

东周从春秋到战国这样一个历史大势,用《论语·季氏篇》里边孔子的话来描述就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我们接下来要跟大家谈的就是春秋这段历史。春秋之名是从一部编年史《春秋》而来的。这部书跟孔子有没有关系?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春秋》记历史大事是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然后记录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记载了242年的历史。那么这段历史,它实际上分几个阶段呢?钱穆的《国史大纲》中的分期是可取的,它将之分成这样几段:东周初有85年的时间叫“前霸主时代”;齐桓公开始一直到晋悼公死,这128年的时间是“霸政时代”,而“霸政时代”的关键在晋和楚;这128年过去了以后,就到了春秋晚期了,也就是“霸政衰微时期”,又有90年。简单地说,春秋分为“前霸主时代”“霸主时代”和“后霸主时代”这三个阶段。

前霸主时代,天下大乱。西周崩溃,然后东迁,东迁了以后,王室有内乱,诸侯有内乱,于是爆发了一场战争叫“襦葛之战”。结果周王被郑国人打败了,自那以后他就有点一蹶不振了。接下来出现了两个小霸主,一个是郑庄公,一个是鲁庄公。鲁庄公我们比较熟,就是《曹刿论战》里的那个君主。

那么在鲁庄公之前有郑庄公。而郑庄公这个人,如果读《古文观止》,大家对他也应该比较熟悉,这个人叫“寤生”。这个“寤”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逆着生(脚先出来,难产),就是“忤逆不孝”的通假字“忤”;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指他生下来就睁眼,这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妨人。结果他妈妈就给他起个名字叫“寤生”,可见对他不喜欢到了什么程度。可是这个人颇有作为,他主要的作用就是把周王的权威一巴掌打翻了!这是两个“庄公”霸主。

那么霸政时期,主角首先是齐桓公,然后是晋文公,以及之后的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我们从这几位霸主可以看到,有老有少。比如说像宋襄公,这个人是殷商贵族之后,他有很多太过人道的观念,叫“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此二句指不伤害上了年纪的人,不攻击没有准备好的敌人。在西周强盛的时候,甚至可以说在殷商强盛的时候,可能是这么个打法。它遵循了一种太平世道的战争打法,但到了春秋时期,如果还用这种打法,那这霸主就不太合格了。

我们说打仗,叫“征”,这个“征”就是一个双立人,一个“正确”的“正”。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征者,正也”。比如说西周封建了很多国家,有些国家不老实,就像害群之马一样,这个时候周天子就要组织军队去“正”他。另外有些诸侯国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这样的现象,那么周天子也可以领着军队去纠正他。所以要注意,春秋时期的战争不叫战争,跟我们后来跟日本打,或者跟异国势力打,或者是在王朝崩溃、争天下的时候你死我活这种打是两回事。在周人的观念当中,有很长时间“战征”的那个“征”,是为了纠正列国的错误而不得已采取的武力措施,所以敲着锣打着鼓,而且还要指明你的错误在哪儿。这个“征”并不是要伤人,不是要掠夺土地,而是要纠正错误。

所以,在《国语》当中,鲁国有个大臣就说“大刑用甲兵”,你诸侯国出现错误以后,我们就给你上刑,纠正你。所以“征”、打仗,不是要杀人放火,而是要纠正错误。注意这个观念,在春秋争霸战当中我们会看到,宋襄公就老老实实地坚持了这一点。打仗嘛,我们就得像君子,有点像西方老贵族决斗,要定好时间,定好地点,你走几步,我走几步,咱们同时开枪,谁也不许玩猫腻。可是,他生错了时代了。

孟子说,霸道跟王道有个区别,就是假借仁义之名,行自私自利之实。像这种争霸,到了晋文公时期就变得非常清晰了。虽然霸主有它的客观作用,但是发展自己的势力,谋求一个国家的这种私利,这种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可是呢,这列国打仗,大家都要在面上过得去,所以有的时候不得不玩阴的。比如说晋楚“城濮之战”的时候,晋国人会提出“师直为壮,曲为老”,我们要打这个仗,但是我们决不先挑起这个战争,这样的话列国就会站在我们这一边。于是就施展了各种手段,让楚国人处于道义的下风。于是,晋国人跟楚国打,西边的秦、东边的齐,全站在了晋国人一边,这样的话楚国人非败不可了。我们要注意,这就是一个时代特点,就在这样一个特点当中,我们会看到很多贵族文化的现象。这就是霸政时期的特点。

那么霸政衰微,就涉及另外一个特点。我们知道西周封建诸侯,它实际上是一种武装拓殖、武装殖民。王朝政治强盛的时候,这些诸侯也没有心思发展自己的国家、自己的邦国、自己的文化。比如说鲁国,它从未想过要在泰山以南建立鲁邦政治、鲁邦的文化。这是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候。

但是,西周一崩溃,诸侯就开始要谋求自己的发展了。我们知道西周封建是以土地、以赏赐换忠诚,一旦遇上天下大乱,列国开始谋求自己的私利,开始发动战争,列国之间就开始要积极发展军备,另外也要用土地换忠诚,用赏赐换忠诚。所以,慢慢地,越是强国(比如说晋国),它内部的卿和大夫(君主之下的这些贵族势力)就发展得越快。

所以这样的话,这些诸侯等于是又走了西周的老路,早晚有一天这些大夫要发展势力,要跟君主分庭抗礼。所以权力为什么下移呢?这就是一个历史的变化,这个变化在逻辑上又走了一次西周之路。等到霸政结束了,晋悼公死了,天下的大夫们一看,终于没霸主看着自己了,所以列国又开始进入内乱阶段。这个内乱阶段,就变成了一种夺权、一种嬗变,又是一个乱世降临,这个乱世最终使得历史走向了战国。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四周的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向了华夏。这里边,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所谓“四夷”,按照这个《礼记》的说法,南边叫“蛮”,东边叫“夷”,西边叫“戎”,北边叫“狄”。这些人实际上和当时的华夏没有多大差别。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华夏这个人群是以农耕为生存方式的。而这个戎、狄,他们越是离华夏远,游牧色彩越重。

他们进入华夏以后,根据有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也开始转变为农耕居民,甚至有些人也开始学当时的《诗》《礼》,这就是进步了。按照儒家的说法就是变成中国了。不论你是谁,你接受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文明,你就是华夏,你就变成中国了,我们就以“中国”对待你;相反,你接受了“夷礼”,我们就只能是将你当作“夷狄”看待,我们看你是不是自己人,看的不是种族、血缘,而是文化!

所以通过这一融合,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所谓的南蛮也好,西戎也好,北狄也好,几乎就是和华夏的那些邦国是犬牙交错地住着。比如山西,山西沿着汾河谷地是封建了一些周的诸侯,但还有一些要地,像太行山两边,东侧的平原、西侧的山地,大部分都住着所谓的“戎”“狄”。甚至有些地方,比如说在沂水、洛水的源头,都有戎狄。这些戎狄的语言和穿着,跟中原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被发左衽”,孔夫子说,假如没有齐桓公和管仲当时抗击夷狄,我们这些人就被发左衽了。“被发”不是中原的发式,“左衽”就是衣领向左边开,这些都是戎狄的特征。但是随着这些戎狄渐渐融入华夏,一到了战国时期,已经找不到痕迹了,所以这又为秦汉大一统政治奠定了根基。

还有一个态势就是在春秋后期,思想家开始出现了,于是就开启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黄金时代。如果我们从细部说,社会的内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权力下移之外,“国人”这个阶层在整个的变动中逐渐消失。到了战国时期,就已经很难看到国人这个群体的影子了。这个消失对我们中国文化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这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是一个将要孕育思想高峰的时代,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消失的时代。 GYk7D2DXvgMkeQy5C80Th2AjtQ9kBKLdbuWBFd5XT52XTH68q0An1/1O3unBrY0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