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5 殷商:酒文化与人殉习俗

我们下面来谈谈殷商文化、殷商历史。按照《尚书》的说法,殷商这个族群的始祖叫契,也是尧舜时期的人。契的后代里有一个叫冥的官员,这个人曾经为了治水而死于水中,所以世世代代被祭祀。过了若干代以后,商汤伐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商王朝的都城在哪儿呢?比方说最著名的就是“盘庚迁殷”,把都城迁到了今天安阳这一带,于是商王朝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王朝。

殷商的历史有500年左右。商朝和夏朝实际上都属于王权社会。但很明显,商王朝它的地域更加辽阔。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一些传统文献来证实这一点,而且还有一些相关的考古发现。比如说过去有一位老前辈,他谈到在渭河流域就有殷商早期的军事据点。另外在山西中南部,也发现了殷商人军事驻扎的痕迹。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湖北有一个盘龙城遗址,在今天的武汉市黄陂区,那是殷商时期的一个军事重镇、城堡、要塞。殷商人的足迹竟到达了湖北这一带,充分证明了殷商人“无远不届”这一特点,他们的脚步走得真是远。

我们知道青铜器制作到了殷商时期已经非常发达了。后母戊,也叫司母戊大鼎,足足有870多公斤,现在在国家博物馆里保存着,这是国之重器。当时的坩埚才12公斤,一次最多只能熔化十几公斤的铜和锡。大家算算,要铸870多公斤的重器,得需要多少坩埚啊。由此可见当时铸造业的分工合作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规模。

有一些中国科技大学的学者,用现代高科技来分析青铜器矿料的来源,最后分析出来这矿料来自云南。当时在云南和华北平原之间有一条商道,专门用来运输青铜矿料。这个发现是很有意思的。

李学勤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在东南亚一带,似乎也有商朝人的痕迹。若干年前,在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海滩上发现了一些石锚。我们知道古代的船得用锚链,后期用铁,更久远的时候用的是石头。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石头并不产自美国的西海岸,而是产自中国的江浙一带,时代就相当于殷商时期。另外,在美洲还发现了一个古代文明,它的有些字跟殷商的甲骨文是很像的。这些都引人遐想。从这些或可靠,或猜测的证据都可以说明商朝人是一个游走的人群,我跟大家讲这个,就是想让大家感受商朝人的特点——无远不届。

另外商朝人为什么叫“商”,这涉及商朝人的族群起源问题。大致而言,商朝起源于东部的平原地带,它的文化气质和周人差异非常大。我看了一些相关文献,文献中说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把做买卖的人叫商人,就是因为殷商人喜欢做买卖。这个也见于《尚书·九诰》里面,周公说,殷商人愿意做买卖,可以,让他拉着牛车去;想喝点酒,如果不妨碍社会公共安全,也可以。周人不行,周人贵族如果酗酒,周公说:“把他带到我这儿来,我来杀头。”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有些殷商人不愿意种地,就开始做买卖。村里边来了摇拨浪鼓的,是谁来了?殷商遗民来了,就是做买卖的人来了。久而久之,“商人”这个称号就成了做买卖的人的专用称号。这是学者们的推测。由此可见,商人的文化气质跟周人是很不相同的。

我们今天中国人遵循的文化传统,很多不是殷商人的。殷商人好周游世界,好做买卖,同姓而婚。做过国家博物馆馆长的朱凤瀚先生,他有一篇文章《商周家族形态研究》,里边就提到,殷商人结婚是非常封闭的,他们同姓而婚。周人就不是,周人专找异姓结婚,男的娶媳妇一定要找一个异姓姑娘;女儿嫁出去也不能嫁给同姓,“百世不通”,就是姬姓男女,一百代不可以通婚。我们今天大体遵循的是周人的传统。当然,有些殷商人的传统我们也继承下来了,比如好喝酒。

那么,殷商人的都城在哪儿呢?我们通过考古,发现了几处。比如在今天河南郑州有个人民公园,当年有人在那儿修建筑,就发现了郑州商城遗址,里边还出土了青铜器,那是它的都城。后来偃师也发现了都城,而偃师的都城似乎比郑州还要早,殷商人什么时候迁到今天黄河北岸的安阳这一带,也就是殷墟这一带的呢?有文献记载,是在盘庚时期。我们今天看《尚书·商书》有三篇文献,盘庚上篇、中篇、下篇。说了半天,主要是劝告他的民众,让他们跟他走。对一般民众讲话,那会儿还商量。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商量是商量了,对小民说话的口吻还是很凶猛,借着鬼神说话,说如果不听话我就告诉鬼神,让你断子绝孙。

而盘庚迁殷之后,商朝也的确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到了武丁时期,商朝国力强盛。我们知道,武丁时期,有位著名的妇女叫妇好。她的坟就在殷墟里边,深埋地下几十米,“洛阳铲”挖不到,所以保存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都是国家的宝贝。今天去看殷墟,一定要看看妇好墓。有人说她是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的确,在甲骨文里边就记载了她率领军队5000人。所以商朝的女性很厉害。

我们知道今天商代最了不起的发现就是商代甲骨文,商代的历史因此成为有确凿文字记载的信史,我们也因此可以和3000多年前的文字面对面。当然,甲骨文的试读,今天还是个很大的课题,也是一门很艰深的学问。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武丁时期伴随着大量的对外扩张和战争。传统文献里也有这种记载,高宗伐鬼方。高宗就是武丁,鬼方在哪儿?大致在山西、陕西北边交界的这一带,这个人群到了西周时期还存在着。殷商人伐的是羌方、氐族、羌族,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些族群都很遥远,但是在古代,他们就生活在殷商王朝的周围,属于叛附不定的人群。所以战争越打越剧烈。

《左传》《战国策》和《吕氏春秋》中都有记载,当年禹得了天下以后,“会诸侯,有万国”。怎么当时有那么多国家?老一辈史学家夏曾佑最早的《中国史稿》这本书里边就谈到了,他说一个大的族群,有它的城墙,有它的领袖,有它的生活区域,那这就是一个国。

商汤伐完夏桀,到了“薄”。“薄”是什么地方呢?就是高土坡上的宗教建筑,实际上这就是他的老根据地。据史料记载,商汤在回到“薄”以后,举办三千诸侯的大会,这时候一万个诸侯只剩下三千了。从记载可以看出他们数量的变化是非常剧烈的。到了周武王灭商的时候,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同意周武王灭商。那么有史学家就反推,不同意周武王的,还有商王朝的党羽,加起来也有一半,也还有一千六七百个国,这个记载和《左传》所显示的数字是一样的。《左传》就讲过,说大族不爱护小族,小族不侍奉大族,所以过去万国,现在还剩1000多个了。我们从武丁时期的征伐可以看到,族群在不断地减少,但是征伐的难度越来越高。

王国维在他的《殷周制度论》里边就说,殷商王朝周边的地方政权叛附不定,经常爆发战争。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一种现象,战俘被用于各种各样的杀殉、祭祀、殉葬等,古代人用人做牺牲,用处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宁晋侯家庄的武关村大墓,打开以后非常吓人,390个人头码在那儿,因为他们的一个王死了,所以杀了这些人做牺牲。

那么这些殉葬的人是谁?在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三大册里边就谈到他们并不是殷商本族人,可能是战俘。殷商本族人再穷,也不会被拉去殉葬,反而是抓来的这些战俘,平时可能干一些粗重活儿,一到祭祖时,几百号人就被全部杀掉。

北京大学过去有一位老学者孙淼先生,写了一部《夏商史稿》,他作为一个考古学家描述那个情景:被砍杀的这些人,有60岁的老头,也有十来岁的孩子,看着令人毛骨悚然。

这就是我们说的殷商文化。殷商人在殷墟盖一个宗教建筑,比如说乙二十组,一共杀死了640多人。他们修建一座房子,在安地基的时候,要在四个墙角下边埋四个小孩子;安门的时候,还要杀人,门口里边埋两个,外边埋两个,有的坐在那儿,还挎着刀,阴间守门;上梁时,还要杀若干人。所以一个宫殿族群,殉葬的有600多号人,这就是殷商文化的阴森恐怖之处,我们可以称之为“鬼魅缠身”的时代。

这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困境的表现,商朝跟周边人群越打,关系越紧张,它虽然很强大,但大家却都怕它、厌恶它。正是这种战争造成的死亡,导致殷商的鬼神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就用新鬼去防旧鬼。我们当然可以从殷商文化习俗的角度去看它,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带有的那种历史的色彩。像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这本书里边就说,青铜器物上的饕餮文带有狞厉之美。狰狞的美,实际上就是一种历史困境在精神上的表现形式。

盘庚迁殷以后商朝变得强大了,青铜器制造很发达,甲骨文也出现了,中华文明迅速地发展。但是一个问题也正变得越来越严重,那就是一个王朝,在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先进的、代表文明水准的家国社会,那么周边人群怎么办?这个问题是越来越严重地摆在了那个时代人的面前,应该怎么办? oAUs6+8h14jl+bNTe0W29+n0pOK9rFGDllgUN3O+I+7YAfa8nWyMVU9EW1Jnhe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