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祀扫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人注重祭祀,自战国起,清明返乡祭扫便成为习俗,后来清明祭扫又吸收了上巳节的习俗。由于清明祭扫都要到郊外去,于是踏青也成为祭扫之后的固定项目。唐代王维有诗言“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可见清明与上巳同为出游之节日。祭扫之余踏青游春,在缅怀祖先的同时,走在乡野郊外,沐浴明媚春光,也是一种心灵的放归。
● 吃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的传统小吃,也是江南地区的著名美食。
清明前的艾草叶嫩、鲜甜,取其嫩叶,洗净、切碎、攥出汁液,和糯米粉搅拌成团,内包豆沙或者莲蓉,称为青团。青团是江南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不甜不腻,带有清淡、悠长的青草香气。
荡秋千,菲子供图
● 荡秋千
古代清明节还流行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讳才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与今日的秋千不同。最初的秋千是木架子上垂两条长绳,后来才有了木板做踏板。荡秋千的人可站立在木板上,也可坐在木板上,握紧秋千绳,或由人在身后推送,或由自身运动促使秋千惯性摇荡。当人与秋千一起向空中荡去时,是不是感觉心也要飞到蓝天上?
荡秋千是人们尤其是儿童喜爱的运动之一,既可以强身健体,又能锻炼心智与勇气。
放风筝,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风筝,吉拉奇供图
● 放风筝
清明时还流行放风筝。人们把风筝放上天空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 蹴鞠
古代清明节还流行蹴鞠(踢足球),以及蹴鞠的延伸——击鞠(打马球)。蹴鞠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的目的是训练武士。打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也叫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联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打马球。章怀太子墓中的《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中,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蹬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马球图》
●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古时“射”属于君子六艺之一,射箭也是很多节日的热门游戏,由射延伸的游戏还有投壶。据明代记载,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