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懂一点管理,但至今谁也给不出“管理”的统一准确定义。
目前,比较流行的12种“管理”定义观点是:
(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以使相关人员高效率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3)管理就是决策,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4)管理,是指和其他人一起,并通过其他人来有效完成工作的过程。
(5)管理,是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
(6)管理,是指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7)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目标的过程。
(8)管理,是指机构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9)管理,是对机构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机构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10)管理,是为了有效实现机构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机构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11)管理,是指一定机构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对该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管理对象,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12)管理,是指机构为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总之,“管理”的定义很多,各有特色,各有侧重点,但是所有这些定义,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过程,即大家都认为管理是人类的某种活动的过程。而在本书第2章中我们将指出,当延续时间足够长后,人类的所有活动的过程都将是“赛博过程”;换句话说,管理也是一种赛博过程。此外,前人还提炼出了管理的其他基本特征,比如:特征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特征2,管理有任务、职能和层次;特征3,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预先提醒 :在后面的赛博管理中,此处的“人”将被“赛博系统”替代);特征4,管理的“载体”是机构,即管理活动含于机构活动中,只有在一个机构里,才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才能实施管理活动。管理者的作用,也只有在机构中,才能得到发挥。同时,任何机构活动都需要计划与目标。管理就是通过制订计划,确定目标,引导机构成员实现目标,达到机构成员协作的整体效果,进而实现目标的过程( 预先提醒 :在后面的赛博管理中,此处的“机构”将被“赛博系统”替代)。
管理具有二重性,即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又具有社会属性,同生产关系相联系。
一方面,管理的自然属性,也称生产力属性,是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的一般属性,它为了组织共同劳动而产生,它通过“指挥劳动生产”而表现出来。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产生的,是社会协作过程本身的要求,是共同劳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共同劳动的规模越大、劳动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管理就越重要。二是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劳动过程中的各要素组合起来,使它们各自发挥作用。其实,管理过程,是对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协调整合的过程,它包括许多客观的自身规律。管理学,就是要揭示这些规律,并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另一方面,管理的社会属性,也称生产关系属性,是指不同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将会使管理思想、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从而使管理带有与生产关系、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特色。
管理的自然属性,为人们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提供了依据;管理的社会属性,则告诉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搬他人的做法。
管理的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总是包含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中;反过来,管理的社会属性,若脱离了自然属性,那么其社会属性就成了没有内容的形式。管理的二重性也是相互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反过来,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必然对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产生影响。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性揭示了管理活动的规律性,反映了管理的共性;艺术性则揭示了管理活动的创新性,反映了管理的个性。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管理具有系统性,它不是零散的、个别或局部经验的总结,而已形成了自身一整套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它借助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哲学等方面的成果和手段,利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者如何有组织地、有效地实现预期目标,从中揭示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同时,还通过管理实践的结果,来验证和丰富管理理论本身。第二,管理还具有发展性。虽然管理学的研究历史已有100多年,但它仍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充实、修正和完善,使之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至今,管理学还不是一门精确科学,因为其中几乎不存在任何定理或定律。但是,一方面,管理学不能为了“定理”而定理;另一方面,在有可能定理化和精细化的地方,也不妨做一些大胆的探索。其实,本书后面的赛博管理学,就是针对“网络空间安全”这类动态化目标而进行的定理化和精细化的探索。管理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实践性方面;其实,管理是一门来自实践又要应用于实践的学问。由于被管理对象可能处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资源供给条件等,因此,即使实施了同样的管理措施,其结果可能也截然不同( 预先提醒 :在后面的赛博管理中,此处的这种随机因素,也是赛博系统的重要特性)。由于管理的艺术性,管理者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才能进行有效管理。换句话说,管理者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要发挥创造性,因地制宜,才能高效地实现目标。
关于管理的职能是什么,也是百家争鸣。比如,由众多国际权威管理专家提出的职能列表,就至少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人事、资源整合、信息沟通、决策和创新等。不过,经归纳和分析,普遍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可划分为四个: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因此,管理者可以通过执行这四项基本职能来实现机构目标。为了便于与后面的赛博管理进行比较,此处给出这四项基本职能的详细解释,而且尽量引用原文 [1] :
(1)管理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对将要实现的目标和采取的行动方案,做出选择及具体安排的活动过程。简而言之,就是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内外环境、确定机构目标、制定机构发展战略、提出实现既定目标和战略的策略与作业计划、规定机构的决策程序等。任何机构的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出发的。因此,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管理的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既定目标,对机构中的各要素及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建立机构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机构的组织结构、建立管理体制、分配权力、明确责任、配置资源、构建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等。
(3)管理的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机构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管理者在执行领导职能时,一方面,要调动机构成员的潜能,使之在实现机构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另一方面,又要促进机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使机构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统一和谐。其具体途径包括:激励下属、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机构成员间以及机构与其他机构间的冲突等。
(4)管理的控制职能。在执行管理计划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可能导致人们的活动或行为与机构的要求或期望不一致,出现偏差。为了保证机构工作能按既定计划进行,管理者就必须对机构绩效进行监控,并将实际工作绩效与预设的标准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了超出一定限度的偏差,则需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机构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确保机构目标的实现。为了执行管理的控制职能,管理者将运用事先确定的标准,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寻找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简而言之,控制就是保证机构的一切活动,符合预先制订的计划。
管理的上述四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如果其中任何一项职能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其他职能的发挥,甚至使得整个机构目标难以实现。
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主角,他们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被管理者)为实现机构目标而共同努力( 预先提醒 :在后面的赛博管理学中,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目标等,都将被赛博系统替代)。无论机构的性质如何、规模大小,所有管理者执行的基本职能都大致相同,即构建并维持一种体系,使得在这一体系中共同工作的人员,能够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或在资源消耗一定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产品或提供更多的服务。同一机构的管理者,很可能不止一个。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不同的归类,比如:根据在机构中所处的地位,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根据所从事的管理活动领域,可分为综合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等。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扮演着许多重要角色,其中包括: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如机构的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等;信息方面的角色,如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等;决策方面的角色,如企业家、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等。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某种或多种管理技能(当然越多越好):
(1)技术技能,即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制造、财务、计算机等。
(2)人际技能,或人际关系技能,即能与别人打交道或沟通的能力,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和诱导机构内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指导和指挥机构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
(3)概念技能,即能够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它也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概念技能,是将机构及其各部分间的关系作为整体来考察的认知能力,它包括管理者的思维、信息处理和计划能力,包括对部门如何适应整个机构的能力、机构如何适应所在产业的能力、社区与社会环境的认知能力等,体现了用广阔而长远的眼光,进行战略思维的能力。具有良好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善于对事物进行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他既能看到机构的全貌和整体,又能了解机构各部分与环境彼此间如何互动,还能预见机构的发展趋势和行业未来。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中层管理者较重要,对基层管理者相对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