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竞争不变性

在赛博世界,除上节那些定量的定律之外,还有若干定性的定律。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要算安迪-比尔定律了。该定律的原话只有一句,即“安迪提供什么,比尔就拿走什么(Andy gives,Bill takes away)”;它其实是对IT产业中,软件和硬件升级换代关系的一个概括。这儿的“安迪”是指英特尔的前CEO安迪·格鲁夫,“比尔”是指微软前任CEO比尔·盖茨;该定律的意思是:硬件提高的性能,很快就被软件给消耗掉了。

安迪-比尔定律的更详细含义是:一方面,摩尔定律给计算机用户带来了希望,即若今天的计算机太贵,那18个月后就能降价打对折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计算机的销售量就无法增长了,因为每人只需再多等几个月,就能买到价廉物美的计算机;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过去几十年里,世界上PC(包括个人计算机和小型服务器)的销量迅速增长,远远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那么,是什么动力,在促使人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硬件呢?另一方面,以微软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计算机软件,却越来越慢,也越做越大。所以,当前的计算机虽然比十年前快了上百倍;但是,在运行软件时,感觉上仍然和以前差不多。虽然新的软件功能更强,但是增加的功能与其大小却不成比例;比如,一台十年前的计算机所能安装的程序数量,现在也差不多,虽然硬盘的容量增加了上千倍。更惨的是,如果不更新计算机,现在很多新的软件就不能用了。

这种现象,乍一看好像是软件厂商在故意捣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其实,类似的情况在人类历史上经常出现,只是被大家莫名其妙地忽略了而已。

比如,在人类历史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突飞猛进,一直就有许多“专家”在担心:机器人把人类的“饭碗”抢走后,大批的失业人员咋办?可奇怪的是,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由此引发的全球性失业潮,反而人类好像越来越累,越来越忙,需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又比如,仅凭双腿和草鞋,当年徐霞客就游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现在虽然有了飞机、高铁和汽车,从理论上看,游遍世界易如反掌;可是,就算不考虑写游记,又有几个现代人比徐霞客的游历更丰富呢?

还比如,谁都知道钱能给人带来幸福,因此,直观上推理就应该是:富人比穷人幸福,越富的人越幸福;富国比穷国的幸福指数高,越富的国家就有越高的幸福指数。可是,实际的客观调查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么,包括安迪-比尔定律等在内的上述奇怪案例,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是只能定性的还是也可以量化的?下面就来回答这一问题,并给出意外的结果。

根据本书第2章第4节,我们已经知道:任何赛博系统都可以用一组微分方程来描述(即当时称为“方程组1”的那个方程),如果只考虑该赛博系统中的某两个指标量 Q 1 Q 2 ,那么该赛博系统就可表示为

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下面分步对上述两个微分方程进行极端简化。首先,假定这两个指标相互独立,即每个指标随时间的变化,不受另一个指标的影响,于是,相应的赛博系统就可简化为

其次,对函数 f 1 Q 1 )和 f 2 Q 2 )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即

并舍弃级数中的高阶项,仅保留第1项(将 a 1 c 1 简记为 a c ),于是,相应的赛博系统就可近似为

那么,求解该微分方程后就有

Q 1 = k 1 e at , Q 2 = k 2 e ct

这里 k 1 k 2 是两个常数;或者等价地写为

Q 1 = gQ 2 b

这里 。那么,就有

用文字解释该公式,便是以下意外的结论。

结论4.3 :在一定的误差和时间范围内,赛博系统的任何两个指标量 Q 1 Q 2 的相对增长率(即按原有值的百分率来计算的增长),将保持不变,且为 b 。用公式表示出来便是比值

保持不变,始终为 b ;其中

现在重新用结论4.3来解释安迪-比尔定律:在IT这个赛博系统中,分别考虑硬件价格和软件价格这两个指标量 Q 1 Q 2 。于是,根据摩尔定律

就应该有硬件价格中的相关参数满足

换句话说,方程

中的 a ,应该由方程

的正值解来确定。

根据超摩尔定律

这里的 x >0,就是软件增长比硬件增长快的那部分(由于没有数据支撑,所以我们不知道其准确值)。再根据软件价格方程

就应该有软件价格中的相关参数满足

换句话说,方程

中的 c ,应该由方程

的正值解来确定。

比较一下确定 a c 的两个方程

不难看出,除将2换为2+ x 之外,它们就没差别了,而相应的正值解都在指数上。因此, a c 的差距,将随 x 呈对数速度减少;换句话说,结论4.3中的 与1的差距将随着 x 的值呈对数速度减少;或者说,从工程角度来看,有理由将 看成约等于1。因为 b ≈1,所以用户几乎感觉不到摩尔定律带来的价格便宜,这便完整地量化解释了安迪-比尔定律。形象地说,这就好像,假若你与周围的环境都在等比例( b =1)地增大或缩小时,你将会感觉不到相应的变化;但是,若你与周围环境变大或缩小的比例不同( b ≠1),那么你将会马上感觉到这种变化。

其实,结论4.3不仅可以解释安迪-比尔定律,还可以解释前面包括“自动化并未带来失业”“现代人旅游并不强于徐霞客”“富人并不比穷人幸福”等类似的现象。特别是比值 约以对数ln| a - c |的慢速偏离1这个事实,就使得人造系统几乎都会以等速(即 b =1)的方式“生长”。其实,这里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的“趋利避害”行为,即只要 b 明显偏离1,那么某个指标量就会明显地“有利”或“有害”,于是,大家就会启动“反馈、微调、迭代”的赛博链,并很快重新“达到平衡”,使得 b 逼近1。其实,前面两节中的所有例子的“生长”规律都大致相同这一事实,也是 b ≈1的一个旁证;因为,即使相关参数的绝对差值 x 较大,但经过自然对数ln x 处理后,差别就变得很小了。

信息安全界或管理界的人士,可能对结论4.3会感到非常意外;其实,更意外的是:差不多早在一百年前,在生物界这个结果就已“家喻户晓”了!只不过他们将其称为“异速生长方程”而已;并且至今在形态学、社会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系统发育学等领域,它仍然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必须提醒的是,结论4.1至4.3是在做了许多简化后才得到的结果,因此它一定含有某种误差。不过,幸运的是,在大数据时代里,各种真实数据统计相对容易,而且也比较准确了;所以,管理者可以根据最新的数据,利用前面的结论4.1至4.3,只对下一时刻的相关参数进行预测,并以此推断很近的将来的趋势,于是,误差就会很小,而且也不会有误差的积累,这其实又是一种“反馈、微调、迭代”的赛博链,这再一次表明了:赛博链无处不在。 oTDkaNV4Zk4KqtSwsWTConiqWceDfbYp1ODXcNJQEbWpC0GVBIRl+JHAFk5DQ8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