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节
赛博系统与一般系统

在赛博管理学中,赛博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到处都会出现它们的身影,比如,管理者是某种赛博系统,被管理者也是某种赛博系统,管理目标还是某种赛博系统,管理过程更是某种赛博系统等。那么,到底什么是赛博系统呢?本节就来简要回答此问题。

赛博系统,当然是一种系统,其唯一的特征就是:该系统的运行规律遵从维纳定律,即该系统按照“反馈+微调+迭代”的方式运行。换句话说,只要从动态观点来观察和延续时间足够长,那么,根据维纳定律,所有人和人造物组成的系统,都是赛博系统。因此,只要说清楚了“系统”,也就明白了“赛博系统”。

虽然在各种系统论中(比如,《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 [3] ),已经对“系统”进行了相当丰富的研究,但是为了保证本书的完整性,我们仍然在此提炼出“系统论”的如下精华,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赛博管理学也可被看成特殊的系统论。

关于“系统”的定义,有许多种不同的描述方法。为了便于量化,我们先用数学方法,准确地说是集合论的方法,来给出“系统”的定义: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这里的“相互关联”指的是元素集 P 在关系集 R 中,因此, R 中的元素 P 的行为,不同于它在别的关系 R 1 中的行为。如果元素的行为在 R R 1 中没有差别,那么就不存在相互作用,元素的行为就独立于关系 R R 1

下面用联立微分方程组来定义系统的行为。元素 P i 的某个测度记为 Q i i =1,2,…, n 。对于有限数目的元素(人造系统都是有限的,至少信息安全攻防系统都是有限的),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这些测度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可以用以下微分方程组(简称方程组1)描述为:

形象地说,每个测度 Q i 随时间的变化量 ,都是所有从 Q l Q n 的测度 Q i 的函数;反过来,任何测度 Q i 的变化,都会引起所有其他测度及整个系统的变化(这其实就表明了该系统的整体性)。

关于该定义,我们做两点说明:

(1)此处故意抽去了空间和时间的关联条件,否则,就需要用偏微分方程来表示;此处也没考虑事件对系统以往历史的可能依存关系,否则,就应该引入积分/微分方程。不过,此处这些抽象,并不会影响用方程组1来讨论某些一般系统的性质,或推出某些通用的原理。

(2)将方程组1与维纳定律中的赛博链相比较,不难看出:赛博链与一般系统很相似,只是赛博链中限定 t >0并含有某些不可控随机因素 w (·)而已,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旁证了赛博链的普遍性。

当系统在某个时间段处于静止状态时,即在上述方程组1中,各个测度 Q i 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或 ,那么,方程组1就简化为

f 1 ( Q 1 , Q 2 ,…, Q n )= f 2 ( Q 1 , Q 2 ,…, Q n )=…= f n ( Q 1 , Q 2 ,…, Q n )=0

若该方程组有一组解:

那么,解( b 1 b 2 ,…, b n )就称为该系统的一个静态点;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的状态点( Q 1 Q 2 ,…, Q n )越来越靠近该静态点,那么它就称为一个稳定点;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的状态点( Q 1 Q 2 ,…, Q n )越来越远离该静态点,那么它就称为一个不稳定点。更具体地说,若原点(0,0,…,0)是一个静态点(实际上,每个静态点都可以经过一个简单的平移,变换成原点),那么该静态点的稳定性可按以下办法确定:首先借用函数 f i (·)的泰勒级数,把方程组1变换为

于是可以得到矩阵

B =[ b ij ], i , j =1,2,…, n

这里,有

b ii = a ii - x ;而当 i j 时, b ij = a ij

求解有关 x n 次方程

det( B )=0

将刚好获得 n 个解(实数解或虚数解),于是静态点的稳定性就满足:

(1)如果所有的解 x 都是负实数,或者虽有虚数解但它的实部为负数,那么该静态点便是稳定的;

(2)如果有某个解 x 为正数或0,那么该静态点就是不稳定的;

(3)如果有一些解 x 是正数和复数,那么系统就会出现周期性波动,而且一般是衰减的。

如果再具体一点,即当 n =2时,令

C = a 11 + a 22 , D = a 11 a 22 - a 12 a 21 , E = C 2 -4 D

那么,此时关于静态点的稳定性有以下结果:

(1)当 C <0, D >0, E >0 时,静态点是稳定的节点,即系统直接趋向稳定的静止状态;

(2)当 C <D, D >0, E <0时,静态点是稳定的环,即系统沿着螺旋曲线趋向于静态点;

(3)当 C =0, D >0, E <0时,此时系统会围绕静态点摆动或旋转,即系统状态( Q 1 Q 2 )围绕静态点画出一条封闭曲线;

(4)当 C >0, D >0, E >0时,系统没有静态点。

方程组1还有一些很形象的特殊情况,例如:

情况(1),若 n =1, ,那么便有 Q = Q 0 e at

这里 Q 0 表示 t =0时刻的状态测度,e为自然常数。此时的系统,也称为“生长”系统,比如,若 a >0且用 Q t )表示 t 时刻网络中被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数量,那么在病毒刚刚爆发且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就有

Q ( t )= Q 0 e at

即病毒将以指数速度迅速扩散到网络上的许多计算机中。

情况(2),若 n =1, ,那么便有

这里 c 是某个常数,由初始条件确定。此时的系统,也称为“资源有限时的人口增长”系统,比如,若用 Q t )表示 t 时刻,网络中被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数量,那么在网络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有

这是一条S形曲线,即刚开始时病毒传播的速度较慢;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病毒传播的速度飞快增加;最后是第三阶段,被感染的计算机数量趋于一个固定值。

情况(3),若 n =2,且 ,那么

Q 1 = k 1 e at , Q 2 = k 2 e ct

这里 k 1 k 2 是两个常数,或者等价地写为

这里, ,此时的系统又称为“竞争”系统。比如,可以用 Q 1 表示网上被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数量, Q 2 表示以裂变方式对受感染计算机进行杀毒的数量,那么,就有

用文字解释该公式便得到一个意外的结论:被感染计算机的相对增长率(即按原有值的百分率来计算的增长)永远保持不变,且为 b ;被杀毒计算机的相对增长率(即按原有值的百分率来计算的增长)也永远保持不变,且仍然为 b

上面用数学语言描述了一般系统,为了便于理解,下面我们改用文字来介绍一般系统的其他方面。首先简要介绍系统的八个基本特性,以及由它们导出的八个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层次性原理、系统开放性原理、系统目的性原理、系统突变性原理、系统稳定性原理、系统自组织性原理和系统相似性原理)。

(1)系统整体性原理,指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子系统的元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元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新的系统,从而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元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性是系统的最为鲜明、最为基本的特征;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首先就必须有整体性。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一般系统论就是对“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探索。

从事物的存在角度看,一个系统具有的整体性,是它区别于其他系统的一种特征。反过来,一个系统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另一系统,就是因为它们是作为具有整体性的东西而存在的。各系统之所以能相互区别,之所以各具相对独立性,就是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整体性。总之,如果系统不能作为整体事物而存在,系统也就不复存在,系统整体性也就不存在。

从事物演化的过程来看,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也是这一系统能在运动中得以保持的一种特性。一个系统只有得以保持,才能演化。若在演化过程中,某系统的整体性消失了,这就意味着该系统在演化中走向了消亡,走向了崩溃。一个系统崩溃后,新的系统又会诞生,同时新系统也会带来新的整体性。随着系统的演化,系统的整体性也要发生变化。正是因为系统的整体性,才使得系统有整体变化,才有整体突变;否则,系统就只能量变,只能具有逐一发生的系统元素的渐变。

从相互作用是最根本原因的角度来看,系统元素之间,正是由于相互作用才联系起来。若这些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那就使得系统具有了整体性。对于线性的相互作用,此时相互作用的各方,其实是可以各自分开来讨论的,即可以在不影响整体性质的情况下,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或者说,整体的相互作用,可以看作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的简单叠加,也就是线性叠加。而对于非线性情况,整体的相互作用,就不再等于部分相互作用的简单叠加了;或者说,在不对整体造成影响的情况下,不可能将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各部分处于有机的、复杂的联系之中,每个部分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于是,每个部分都会影响整体,反过来,整体又会制约着部分。各种证据表明:现实的系统几乎都是非线性系统,而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看来,系统具有整体性是必然的、普遍的和一般的。

系统的整体性,又可以说成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系统的整体具有系统中部分所不具有的性质,系统的整体不同于系统的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的性质不可能完全归结为系统元素的性质。

(2)系统层次性原理,是指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会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具有实质差异的系统等级,而层次概念就是反映这种差异的不同的系统等级,或系统中的等级差。层次性是系统的一种基本特征,犹如套箱,系统和元素、高层系统和低层系统等都具有相对性。比如,系统是由元素组成的,当前系统又只是上一级系统的子系统(或叫元素),而这上一级系统又只是更大系统的元素等。反过来,当前系统的元素,又会是由低一层的元素组成的系统;而这低一层的系统元素,又是更低一级元素组成的系统等;以此类推不可穷尽。

高层次和低层次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整体和部分、系统和元素之间的关系。高层次作为整体制约着低层次,又具有低层次所没有的性质;低层次构成高层次,就会受制于高层次,但也有自己的一定独立性。由前面的介绍可知,一个系统,若无整体性,那它就崩溃了,就不复存在了;反过来,一个系统,如果其中的元素都完全丧失了独立性,那也就变成了铁板一块,系统同样也就不存在了。

系统的层次区分是相对的,不同层次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相邻的上下层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多个层次之间,也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甚至还可能是多个层次之间的协同作用等。比如,当系统发生自组织时,系统中的众多元素、多个不同的部分、多个层次,都会发生相干行为,它们全都被动员起来,使得涨落被响应,被放大,造成整个系统发生突变,进入新的状态。

系统的层次性,还具有多样性,比如,可按质量来划分,可按时空尺度来划分,可按组织化程度来划分,可按运动状态来划分,也可从历史长短的角度来划分等。系统层次的划分,绝非纯粹的主观意愿,而是客观世界层次多样性的反映。事实上,系统层次的多样性,反映的是其元素间客观的、纵向联系差异性中的多种共性。

系统的不同层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又与层次的结合强度有关,与层次的结构有关。一般而言,低层系统的元素间,具有较大的结合强度。元素间结合强度较大的系统,具有更大的确定性;反之,元素间结合强度较小的系统,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层次性,与系统的发展相联系。比如,自然系统进化的路线就表明,进化就是分化出和产生出新层次的系统,并相应地有了新功能。系统的层次性,还是系统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高层次总是由低层次发展而来的;反之,高层次也可能退化为低层次。如果系统的发展仅仅是连续的,那么就不会形成有层次的系统,而只能是某种均匀向上、直线向前的系统。反过来,如果系统的发展只是间断的,那么系统的发展就会完全中断,也不会有系统层次之间的连续性了。

(3)系统开放性原理,是指系统具有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开放性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现实的系统,几乎都是开放的系统;实际上,一个系统若处于封闭状态,即与外界全然没有任何交换,那么,这个系统就只会自发地走向混乱无序,走向“死亡”。

系统的开放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前提之一,非平衡也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另一前提。系统向环境开放,才使得内因和外因联系起来,才使得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系统的开放,通常说的是向环境的开放,而由于系统层次的相对性,这种向环境的开放,就等同于系统的低层次向高一层次的开放。这也就意味着,系统的环境仍具有相对性;反过来看,甚至可以说,系统的开放,同时也指系统向自己的内部的开放。系统向高层开放,使得系统可以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既竞争又合作;而系统向低层开放,使得系统内部可能发生多层次的、差异性的协同作用,有利于系统更好地发挥整体性功能。可见,开放既可理解为外在的东西,也可成为内在的东西。

正是由于系统的开放,才出现了系统的功能。一个封闭系统,对外界而言,是没有功能可言的,因为功能是一个系统对于另一系统的作用,系统若被封闭,就没有相互作用,也就谈不上功能。因此,系统的功能只存在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而系统只有开放,才有现实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只有开放,才有现实的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开放,也是有度的。若开放度为零,就成了封闭系统;反之,若系统完全向外开放,即开放度为百分之百,那么,系统就没有相对于环境的边界,就与环境融为了一体,这时系统本身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系统对环境的开放既要适度,又不能极端。其实,一个系统之所以成为活系统,有其相对独立性,就是因为该系统是适度向环境开放的。对于一个自组织系统,它的开放适度性,主要靠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来保证。该调节机制的存在,使得系统能够有条件、有选择、有过滤地向环境开放,既使系统保持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也使系统具有应付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开放不仅是系统自组织的前提,也是“活”系统得以在动态之中保持稳定存在的前提,只有开放,才能使系统充满并保持活力。

(4)系统目的性原理,又称为异因同果性,是指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表现出来的某种趋向于预先确定状态的特性,此时系统的发展变化不受或少受条件变化或途径经历的影响。目的性是系统发展变化时,表现出来的一种鲜明特点。由于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负反馈,所以目的性行为也就成了受到负反馈控制的行为的同义语,比如,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过程,都是有目的的过程,所以也都含有负反馈。目的性在行为特征中表现为:一方面,当系统已处于所需的状态时,就会力图保持系统原状态的稳定;另一方面,当系统偏离所需的状态时,则会引导系统,由现有状态稳定地转变到一种看来是预期的状态。

既然系统的目的性是在系统的发展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因此目的性就必然与开放性相联系,换句话说,一个“合目的”的运动系统,必定是开放系统。目的性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稳定地存在,似乎系统的这种稳定性就是系统发展的目的,达到了这样的稳定态就是达到了相应的目的,并且还要借助自己的稳定机制而尽量保持处于这样的稳定态;另一种形式是,系统的发展采取了汇聚式的循环层次增加,向更高的复杂性增长,即逐次地向更高的循环层次跃迁,而且也只有采取这样的循环增长的形式,才可能有稳定的发展。可见,系统的目的性,实际上也是与系统发展趋向于更稳定的状态相联系的。合乎某种目的的发展,也必然合乎一定规律,并遵从一定的逻辑;也可以说,正因为系统的发展合乎规律、合乎逻辑,所以才在一定的阶段表现出了目的性。

(5)系统突变性原理,是指系统通过失稳,突然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突变性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突变的方式多种多样;同时系统发展还存在着分叉,从而有了质变的多样性,使得系统的发展丰富多彩。若把系统的外部条件作为参量,看作对系统的输入,而把系统的状态看作输出;于是,输出作为输入的函数,突变就是在外部条件连续变化时,函数输出发生的一个跃迁,即系统状态发生的一个跃迁。无论是在主观世界还是在客观世界中,突变现象都非常普遍,而且突变还具有许多共同的特性,比如,一是多模态性,即突变系统一般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分辨的稳态,从一个稳态到达另一个稳态,必然受到不稳定域的“阻断”或障碍;于是,便有了突变。二是不可达性,由不稳定稳态点组成的区域穿插在定态稳定点之间,这些点不能实现约定态,所以就有了突变。三是突跳性,即输入的微小变化便可引起状态的极大变化,使系统从一种稳定结构跳到另一种稳定结构。四是不可逆性,即突变过程不可逆,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历史性。

突变有两个层次:元素级和系统级。元素级,既可能是个别元素的结构功能发生了变异,也可能仅仅是个别元素的运动状态显著不同于其他元素;不过,从系统整体上看,元素级突变都可看作系统中的涨落,是元素对于系统稳定的总体平均状态的偏离。系统中元素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所以,系统中元素的突变总是时常发生的。系统级突变,是指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组织状态变成另一种组织状态,这实际上是系统整体上的质变。总之,突变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非平衡因素,是稳定中的不稳定,是同一中的差异;当这种差异得到系统中其他子系统或元素的响应,并使子系统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时,便加大了系统内的非平衡性。特别地,当这种差异得到整个系统的响应时,涨落就被放大,整体系统就行动起来,系统也就发生了质变,进入了新状态,出现了系统级的突变。

突变的最重要贡献,是使得系统的发展变化出现分叉。分叉就意味着出现了新的本质不确定性,既包括系统内部的不确定性,又包括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突变的分叉始于系统、环境或系统和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会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引发新的选择过程。在选择过程中,系统脱离原来的稳定范围,从以稳定性为主的状态进入非稳定性状态,量的变化剧烈地转化为质的变化,质的变化又制约着量的变化,量变与质变相互贯通、相互交换,度的制约和打破度的制约,在这个对立统一的时空中完成了选择,实现了质的飞跃,从一种状态突变到另一种状态。突变分叉过程,也是系统的信息倍增的过程。系统从一种稳定定态转变到另一种稳定定态,这样就出现了两个稳定定态,从而使得关于系统环境的知识,通过突变得以澄清,即系统的信息得以倍增了。其实,系统的发展,就是从某一稳定分支进入其他稳定分支的过程。分叉使得系统的发展演化前途具有多种可能性。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分叉既可能是新的进化,成为系统发展的创造性源泉,也可能是系统走向崩溃、走向退化的力量。

(6)系统稳定性原理,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其实,系统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系统的发展变化也是在稳定基础上的发展变化。系统的稳定性,首先是一种开放中的稳定性;开放既是系统发展变化的前提,也是“活”系统得以保持稳定的前提;这也意味着,系统的稳定性是动态中的稳定。系统的稳定性,必须与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和目的性相联系。总之,稳定性是与系统的自发组织、自我运动相联系的。从反馈角度看,系统的稳定性与负反馈相联系,而不稳定则与正反馈相联系。实际上,正负反馈共存于系统之中。没有脱离稳定的发展,也没有脱离发展的稳定;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同一性,这也是系统稳定性原理的一条基本内容。

系统稳定性原理主要关心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它不仅关心某一层次上的稳定性,还要关心多个层次耦合起来以后的稳定性。比如,某系统的两个层次中,即使每一个层次都是稳定的,也有可能整个系统却是不稳定的,其原因在于,整体系统的性质并非由各子系统的性质单独决定,也不是各子系统性质的简单相加,而是由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所决定的。

(7)系统自组织性原理,是指开放系统在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内部元素的某些偏离稳定状态的涨落可能得以放大,从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更强烈的长程相关,并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现实的系统,随时都在自我运动,自发形成组织结构,自发演化。形象地说,系统从一种组织状态,自发地变成另一组织状态,就是系统的自组织;或者说,系统自己走向有序结构,就可以称为系统自组织。

系统自组织就是系统进化的过程,系统自组织的发生,总体上说,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可从系统的环境变化角度来考察,也可从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来考察;前者以控制参量的变化来说明系统的自组织,后者可以用系统状态参量的变化来说明系统的自组织。从系统内部元素的变化来看,系统元素变化引起系统的自组织又可区分为:元素的质变引起自组织、元素数目的变化引起自组织、元素运动量的变化引起自组织、元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引起自组织等。系统的自组织之所以得以实现,这是因为系统内部的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的自组织进化,本质上体现的是系统的“合目的性”的发展。

(8)系统相似性原理,是指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它也是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具体地说,体现了系统在结构和功能、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中具有共同性质,这是一种有差异的共性,是系统统一性的表现。系统具有某种相似性,是各种系统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础。若没有系统的相似性,就没有普适的系统理论。

系统相似性,其实体现了系统的统一性;何种相似性就体现着何种统一性。若不仅仅将相似理解为实体,而且也将其理解为关系,那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统一性也就是相似性:没有统一性,也就没有相似性;反之亦然。系统整体性,同样也既是一种统一性,也是一种相似性。系统的层次性也是如此,既体现了系统的统一性,也体现了系统的相似性。这里的系统,不仅指客观物质系统,甚至也包括精神思维系统;思维运动若无相似性,那具有普遍性的思维规律也就不复存在了,人类也就没有共同的认识了。系统的相似性,既包括系统存在方式的相似性(比如,系统结构的相似性,几何的、相对静止的相似性等),也包括系统演化方式的相似性(比如,系统过程的相似性,运动节律的、显著变动中的相似性等)。

除了上述八个基本原理之外,系统还有下面五项基本规律,它们揭示了系统存在的基本状态和演化发展趋势的必然的、稳定的普遍联系和关系。这五项基本规律分别是:结构功能相关律、信息反馈律、竞争协同律、涨落有序律、优化演化律。

(1)结构功能相关律,是指任何一个现实的系统,总是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因此也总是具有一定的外部功能。系统的结构和系统的功能,实际是系统中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系统的整体性关系的两个方面。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功能不能脱离结构而存在;系统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基础,只有系统的结构合理,系统才能具有良好的功能,或系统的功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功能优化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换而言之,若系统的结构相同,则系统的功能也就相同;这就是系统的同构同功能。当然,这并不排除“异构同功能”的情况。

结构和功能的相对区别和相互分离,主要体现在:系统结构埋藏于内,功能表现于外;结构侧重于从系统实体、系统元素之间的关系看问题,功能则着眼于从系统的特性、系统具有的能力看问题。它们的着眼点不同,因而必定是相对区别的。此外,同一个系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即同种结构可以具有多种功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类似地,不同结构的系统,可以具有相同的功能,即异构同功能,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结构和功能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它们对彼此的影响,实际上是双向的:一方面,系统的结构,对于系统的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系统的功能,也可以反作用于系统的结构。系统功能的实际表现,与具体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环境不同,系统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于是才可能出现:同样的结构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结构也可以表现出同样的功能。总之,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而是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2)信息反馈律,是指通过信息反馈机制的调控作用,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得以加强,或系统被推向远离稳定性;这也是系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本书通篇都将贯穿着信息反馈律,所以,此处就不再介绍了。

(3)竞争协同律,是指系统内部的元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前者表现为协同因素;后者表现出竞争因素。通过竞争和协同的相互对立、相互转化,推动系统的演化发展,这就是竞争协同律。其实,既竞争又协同,才是系统演化的真正动力源泉。

竞争是保持个体性的状态和趋势的因素,也是使得系统丧失整体性、整体失稳的因素;反过来,协同则是保持集体性的状态和趋势的因素,是使得系统保持和具有整体性、整体稳定的因素。如果系统只是失稳,而且越来越不稳定,系统就会解体,最终就会不复存在了;反之,如果系统只是稳定,系统就不可能有发展,因为任何新因素的出现都要引起一定程度上的失稳,尽管这种失稳可以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现实的系统都在发展演化之中,竞争因素和协同因素都不可或缺,稳定和失稳都是必须的,稳定使得系统可以得到保持,稳定之中的失稳可以导致系统的发展,真正的发展演化都是在竞争和协同、稳定和失稳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之中实现的。

(4)涨落有序律,是指系统的发展演化通过涨落达到有序,通过个别差异得到集体响应放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必然性,从而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涨落有序律是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结论。

涨落也称为起伏,从系统的存在状态看,它是对系统的稳定的平均的状态的偏离;从系统的演化过程看,它是系统在演化过程之中的差异;从平衡非平衡角度看,它是系统的一种不平衡性。在任何由大量子系统或元素组成的宏观系统中,都必定存在着一定的涨落。涨落对于系统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它既可以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也可以使得系统经过失稳获得新的稳定性。总之,涨落是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其实质是揭示了同一性之中总是存在着差异性。涨落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它既可能是破坏性因素,也可能是建设性因素。

有序是指系统内部元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有规则的联系或联系的规则性。有序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无序而言的。现实的事物、系统都是有序和无序的对立统一,绝对的有序和绝对的无序都不存在。系统的序的含义,也是多方面的:从系统的结构功能看,可分为系统的结构序和功能序;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可以划分出空间序、时间序和时空序;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宏观序和微观序;等等。

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其实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前进和倒退、上升和下降、进化和退化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通过涨落达到有序,也是对系统稳定性的否定,促使系统失稳;而正是这样的失稳,从而对于失稳再一次否定,通过否定之否定,又使系统进入新的稳定性,实现了一次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使得系统在发展中得到优化。通过涨落被放大,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同时这还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到优化的过程。

(5)优化演化律,是指系统处于不断的演化之中,优化在演化之中得以实现,从而展现了系统的发展进化。

演化标志着事物和系统的运动、发展和变化,而“存在”反映事物和系统的静止、恒常和不变;没有离开演化的“存在”,也没有离开“存在”的演化。

优化是系统演化的进步,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从而实现耗散最小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过程。

系统的优化,是在系统演化中实现的;没有离开演化的优化。当然,演化不等于优化,具体来说,任何一个系统的演化都具有两种趋势:一是向上发展的趋势,一是下降的趋势,而且向上发展之中也有下降的方面,反之亦然。因此,系统的优化,应在过程之中来把握。系统优化指的是整体优化,而非质点式的优化,其核心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优化;系统具有整体性决定了系统的优化只能是系统整体的优化,即作为系统整体取得最好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系统优化是系统发展演化的目的,因此,系统优化与各个系统原理、系统规律,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比如,整体性,可以说是系统优化的核心。系统优化的动力,来自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的协同和竞争。层次性,是系统优化的一种方式,系统工程的实践就是要追求系统的优化等。

也许有读者会问:作为赛博管理学,为何要花费这么长的篇幅来介绍系统的众多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呢?如果类比一下静态管理学后,答案就很清楚了。这是因为,在静态管理学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自然人,而自然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都主要由心理学的各种结论来陈述,所以在静态管理学中,便融入了大量的心理学内容。类似地,在赛博管理学中,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管理目标等都是系统,所以,当然要事先把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梳理清楚。 jeAssVgRhzx5oJvzuCzdR+guCPYS5UxZkS0l2WvcJaBk5GA5Vwh8iQoeGPxZRV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