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

——贝多芬

从外表看,他仿佛是个天生的运动家。短小身材,臃肿结实,脸庞宽大而红润,直到晚年,他的皮肤才因为生病而变得蜡黄。

在冬季,他会把自己关在房内,远离田野。此时,他那一头乌黑的头发,就开始变得异常浓密蓬乱,额角也隆起,显得宽广无比。他的头发根根倒竖,仿佛梳子从未光临过一般,简直能跟“美杜莎(古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头上的乱蛇”媲美。

以上说法,皆是根据英国游历家罗素1882年时的记载——1801年,彼时,奥地利有名的钢琴家车尔尼还是个孩童,当他看到身着羊皮衣裤的贝多芬顶着一头乱发,蓄着多日不剃的胡子时,还以为自己遇到了小说中的流浪者鲁滨孙。

贝多芬的双眼,燃烧着一种奇异的火焰,它能让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一震。他的这双眼睛会射出狂野的光芒。然而,大多数人却无法分辨贝多芬眼睛的颜色,因为他的眼睛是灰蓝色的,与大家印象中的黑色非常接近。

根据画家克勒贝尔的记载,贝多芬的眼睛通常是细小而深陷的,只有在兴奋或愤怒时,他的眼睛才会睁开。眼球在贝多芬的眼眶中旋转,仿佛在向人们宣告,它们是有思想的。而据医生米勒1820年的记载,贝多芬的眼睛是极富表现力的,它时而温柔妩媚,时而怅然若失,时而气焰逼人、令人心颤。

贝多芬的双眼,就深陷在眼窝之中。

他经常用忧郁的目光打量天空,宽短的鼻子,让他看上去就像一头狮子。他的嘴巴是俊秀的,可下唇却向前突出,这让他的牙床看上去非常有力,似乎能一口把核桃咬碎。右边的下巴是凹陷的,这让他的脸左右失衡,看上去有些古怪。

英国著名钢琴家莫舍勒斯说道:“贝多芬笑起来很温和,在与人交谈时,脸上总是充满令人欢欣鼓舞的可爱神情。但有时候,他的笑容又很丑陋、粗野,笑声也是古怪狭促。”

他的笑容如此多变,是因为他并非快乐的人。

贝多芬总是一副忧郁的模样,散发着一种“无可救药的悲伤”。1825年,德国诗人雷斯塔伯说道:“他温柔的眼睛中,有着强烈的痛苦。”当雷斯塔伯看到贝多芬这副模样时,总要竭尽全力才能忍住泪水。

1826年,歌剧院领导人布劳恩·凡·布劳恩塔尔在一家酒馆碰到了贝多芬,彼时,贝多芬正坐在角落中,双眼紧闭着叼着一个长烟斗,一副等待死神降临的模样——临死前,贝多芬也确实是这种神态——当有朋友跟他说话时,他总会凄然一笑,然后从衣兜里拿出笔记本,让别人写下想说的话。

是的,贝多芬是个聋子,这也是让人们颇为遗憾的一点。但正是因为这点,他的脸色才会变化万千。当他弹钢琴时被人撞见,或灵感突现时,他的行为就会让街上的人大惊失色。

“他青筋暴跳,脸上的肌肉都耸了起来,原本粗野的目光也变得更恐怖了!他的嘴唇不停地抖动,好像一个巫师被自己召唤出的恶魔附体了一般!”这番评价,让贝多芬就像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李尔王一样神秘。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在科隆附近的波恩的一间破旧阁楼上出生。他的祖籍是弗朗德勒,父亲是个无甚才华且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者,母亲则是女佣——是厨师的女儿,在第一任男仆丈夫死后,改嫁贝多芬父亲。

在这样的家庭中生长,就注定贝多芬的童年不能像莫扎特一样快乐,事实上,他的童年是充满苦难的,这一切,都源于他嗜酒如命的父亲。

贝多芬小时候,他的父亲为了炫耀儿子是个神童,每天都将他关在屋内,或是把他“钉”在洋琴前,或是“绑”在小提琴前。繁重的练习让贝多芬喘不过气来,但好在,他没有因此而抵触音乐。但可怕的是,为了让年幼的贝多芬技艺更高,他的父亲开始使用暴力逼迫他。

虽然贝多芬年纪很小,但他已经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11岁时,他加入了剧院的乐队,并在13岁那年当上了管风琴手,开始为一日三餐操心。

1787年,贝多芬母亲去世了,这对他的打击很大。“对我来说,她就是个值得爱戴的善良天使,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当她能听见我唤她‘母亲’时,没人能比我更幸福。”贝多芬在给沙德医生的书信中沉痛地回忆道。

他的母亲死于肺病,母亲的死亡让贝多芬开始恐慌,他觉得自己肺部也时常不适。但比健康更令他困扰的,是他必须担起养活家庭的重任。

17岁那年,贝多芬成了一家之主,他不得不让父亲“退休”,因为他的父亲已经酗酒到无力支撑起家庭了。父亲工作的剧院也因此决定,将养老金交给贝多芬领取,以免这些钱全被他父亲挥霍一空。

这些悲惨的经历,都给贝多芬的童年带去了无限伤痛。

然而,上帝并未遗忘他。在波恩的一个家庭里,他找到了感情的寄托。他们是布勒宁一家,也是贝多芬终生珍视的一家。其中,活泼可爱的埃莱奥诺雷·特·布罗伊宁只比贝多芬小两岁。贝多芬教她音乐,督促她走上诗歌之路,她亦是贝多芬的童年伙伴,两人间有种说不清的温柔和默契。

后来,埃莱奥诺雷嫁给了医生韦格勒,他们夫妇俩都与贝多芬保持着密切关系。直到暮年时,三人仍旧保持着纯洁伟大的友谊,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尽管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但他对童年的回忆除了凄凉外,还有一些温馨。即便他日后离开波恩,来到繁华的维也纳或荒僻的郊野,也从未忘却雄伟的莱茵河,以及那河畔的故乡。

是啊,莱茵河是那样灵动,仿佛能通人性。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灵魂,承载着无数思想与力量。在贝多芬看来,这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能比故乡波恩更美好、更柔婉、更壮丽了。在莱茵河那开满鲜花的堤岸上,贝多芬度过了人生的前20年。在这片土地上,他让自己的梦生根发芽。

青草在水面懒懒地拂动着,在薄雾的笼罩下,白杨、灌木、柳树和果树将自己的根部沉浸在静谧而又湍急的河中。就连那些村落、教堂和墓地,仿佛也慵懒地睁开眼睛,好奇地俯视着河岸。远处是蓝色的七峰山,在苍穹中,它勾勒出一道严峻的侧影。在七峰山上伫立的是一座已经废弃的古堡,这也让七峰山的轮廓更加纤长古怪。

贝多芬一直忠于这片土地,直到弥留之际,他仍然渴望再次回到故乡。然而,这个愿望却成了遗憾,最终也未能满足。

“我的故乡,一个生动而美丽的地方,她是那样明亮,直到我离开时,她依然如故。” OARHQ1TWA4XI1YOLzaIZXuraHdLS9mbbHQtpzS+7Th1RqHWkPZrutlRIewR2BF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