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访学加拿大

在研发“111汉字信息处理实验系统”过程中,竺乃刚负责编制联想词典。为了节约联想词典的存储空间,他提出了使用“从字到字”的方式进行联想输入,也就是在输入一个汉字之后,由计算机提供一组联想字让人选择,这样联想字会形成一个链,从而达到“从字到词”的效果。

倪光南接受了竺乃刚的建议,用软件控制开关,这样就可以在这种“从字到字”的联想方式和之前单次的“从字到词”的联想方式之间自由切换。

相较于“从字到词”的联想方式,“从字到字”的联想方式需要在输入一个词的时候进行多次选择。这样一来,就会降低联想字的命中率,所以说这种方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随后,在开发联想式汉卡时,倪光南进一步完善了联想式汉字输入法。他创造了一种“从词到词”的联想方式,即根据已经输入的“词”,由计算机提供一组联想词,供使用者选择。其中,联想词会根据已输入词的长度被称为“联想相关长度”,这个长度越长,联想词的命中率也就越高。

到联想式汉卡V2.X软件系统时,“联想相关长度”已经发展为1到4,也就是计算机能够根据前面已经输入的1到4个汉字,来为使用者提供联想词。

举例来说:

当“联想相关长度”为1时,输入“中”字,计算机会给出“国、华、央、文”等联想字。

当“联想相关长度”为2时,输入“中国”这个词,计算机会给出“人民、公民、制造、政府”等联想词。

当“联想相关长度”为3时,输入“中国人”后,计算机会给出“口、民、文”等联想字。

当“联想相关长度”为4时,输入“中国人民”后,计算机会给出“银行、解放军、政府”等联想词。

很显然,按照这种输入方式,不仅联想词的命中率会很高,整体输入效率也会得到提升。发展到这里,联想式汉字输入法才算最终成形。

除了用联想式汉字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外,倪光南在联想式汉卡V2.X软件系统中,还利用联想功能来减少输入中的重码。

汉字一音多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拼音输入法虽然规则上比较简单,但重码情况也比较多。比如“yi”的同音字就超过100个。这样在这么多重码字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个字,就会消耗很长的时间,从而降低输入效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倪光南在联想式汉卡V2.X软件系统中加上了“允许利用联想功能减少重码”这一选项。在选择这一项之后,重码字就会被筛选,属于联想字的那些字就会排列在前面,方便人们选择。这与现在常见的智能拼音输入法十分类似。

在开发联想式汉字输入法过程中,访学加拿大为倪光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加拿大的所见所闻所学也让倪光南在联想式汉字输入法的研发之路上更进了一步。

1980年,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一位副院长来到中科院计算所访问。当时六室的万永熙负责接待工作,他把副院长引领到倪光南那里,让倪光南为其演示了“111汉字信息处理实验系统”和“手写文字识别机”。

倪光南的英文水平不太高,所以只能用并不流利的英语来和这位副院长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倪光南深得这位副院长的赏识。在访问结束后,这位副院长邀请倪光南前往加拿大从事研究工作。

倪光南很清楚,想要追赶上西方计算机研究的步伐,就要努力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而出国访学不仅能够接触到许多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同时还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国外的先进技术。对于开阔自己眼界、提升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为此,倪光南欣然接受了对方的邀请。

1981年,倪光南应邀前往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成为了那里的访问研究员。倪光南的工作年薪是4.3万加元,如果按照官方汇率来计算,当时倪光南在加拿大的工资水平相当于国内的70倍,而这一工资水平在加拿大国内,也属于5%的高收入群体的水平。

在第一个月发工资时,倪光南将其中三分之一的钱寄回了家中。当时国内工资只有几十元一个月,而倪光南一次就寄回了上千元的“巨款”。倪光南的爱人在单位开好介绍信之类的证明文件,在单位领导陪同下去邮局领取这笔“巨款”。

倪光南在加拿大访问期间,不仅工资收入丰厚,工作环境也要比国内好很多。当时倪光南作为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访问研究员,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学研究,这是从此前“手写文字识别机”延伸而来的一项研究。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倪光南第一次感觉到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潮流。

当时在研究院中,每一位研究员都有一台小型机。这些小型机在运行速度上与国内的机器相差并不多,但这里的机器却有完整的操作系统和大量的应用软件。无论是文件处理还是日常研究,都可以在这些计算机上进行。

亲眼见到这样的情境,倪光南说道:“那时第一次感受到计算机必将会作为一个工具为各行各业提供服务。而国内计算机还主要用于重大项目的运算,对于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非常有限。”确实,国内计算机行业由于起步较晚,在当时,普及范围并不广泛,更多只是用于一些重要实验项目的运算,在软件应用和开发方面涉及得并不多。

倪光南开始利用在加拿大工作的机会努力研究相关技术,同时还经常与同事们聊天,了解国外各个高科技公司的运作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倪光南又得到了一种新的认识。他说:“我开始了解到,科技成果只有和市场联系起来,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才能真正被更多人使用,这是我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初的认识。”

也正是出于这种认识,倪光南才会有后来将“联想汉卡”推向市场创造了联想集团最为辉煌的时刻。当然,这是后话。

在两年访问期结束之后,加拿大国家研究院非常满意倪光南的工作,希望他能够留在这里继续工作。但倪光南婉拒了对方的邀请,并对研究院的部门负责人说:“我一直在研究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既然是汉字,怎么能离开它的母国呢?在原来的研究基础上,加上在加拿大获得的新技术,我对它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其实,倪光南对自己在加拿大的工作也十分满意,他认为这里还有很多技术和知识需要去学习。但在加拿大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倪光南的想法,让他下定决心要离开加拿大,回到自己的祖国。 otBotwlZboUlwGfBkDI1nEeCMlWB/fF4OO26CVody90nV2KR7bzjGhBIfM53AzH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