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战火中萌生的强国梦

镇海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北部,它的东面是舟山群岛,西面有宁绍平原,南面是北仑港,北面则是杭州湾。这里不仅有全国闻名的镇海中学,同时还有历史悠久的商帮文化,同时,这里还是“中国院士第一乡”。

截止到2017年底,从镇海区已经走出了30位中国“两院”院士,而倪光南正是这30位院士中的一员。

倪光南出生于1939年,时值艰苦卓绝、烽火连篇的抗战岁月,整个中国都处于战争的旋涡之中。

尚处童年,倪光南不知道战争为什么发生,但却可以感受到战争带来的苦难,而逃难似乎成为了自己跟父母唯一能做的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危险的。

倪光南出生在香港,祖籍宁波镇海。

1942年6月,日军进攻香港,倪光南只能随着父母辗转逃难回到上海。

在炮火下成长起来的人,总是对那个时代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倪光南来说,从小逃难的经历是深刻而难以忘怀的。这些难以磨灭的记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国家积弱,就会被人欺凌。他渐渐明白,一个国家只有富强起来,才不会遭受战争的蹂躏。落后只能挨打,不想办法进步,就要一直挨打。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倪光南告别了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进入钱江小学读书。在同一时期,大洋彼岸已经开始了计算机时代。冯·诺依曼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在二进制基础上的现代存储程序计算机概念。在1944年到1945年之间,冯·诺依曼创造了现在使用的将一组数学过程转变为计算机指令语言的基本方法。

到了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器诞生。随后,1948年,晶体管的发明大大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设备的体积开始不断缩小。1952年,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系统IBM701问世。1964年,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系统IBM360系统诞生。直到1981年个人计算机诞生,可以说,倪光南成长的时代正是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时代,但倪光南最初接触到的却不是计算机。

刚刚进入钱江小学读书的倪光南并不知道当时世界上发生了什么,由于性格内向,倪光南总是给人一种沉默寡言的印象。除了学习,倪光南还喜欢背诵《唐诗三百首》,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他说:“我并没有文学细胞,只是喜欢而已。我背诗的另一个目的是锻炼记忆力,因为我看到有些书上是这么说的,不论是否有充分的根据,多动脑筋总是有益的吧!”

小学毕业之后,倪光南进入复兴中学学习,在这里他学到了很多治学和做人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从小喜欢动手的他,在中学期间学习了很多手工制作,这对于日后他从事工程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帮助。

描述到这一方面的内容,倪光南说:“我们那时候不像现在的学生有这么重的负担,我们有一些课余活动小组,有做航空模型,有做小电机,做收音机,这样锻炼了动手能力。我是做工程的,动手能力挺重要。”

倪光南后来之所以能够与计算机结缘,也与这些课余活动有着不小的关系。倪光南很喜欢动手实践,经常会自己组装矿石收音机。矿石收音机是指用天线、地线、基本调谐回路和矿石来制作检波器而组成的没有放大电路的无源收音机。这是一种最为简单的无线电接收装置,但在当时,这也算是一个稀罕物件了。

最初,倪光南所组装的多是单管收音机,在玩腻了单管之后,开始尝试组装2管机、3管机。到了高中,倪光南依然没有放弃这项爱好,而这时,他组装的矿石收音机已经达到了7管,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高级的收音机了。

倪光南之所以喜欢组装这种矿石收音机,主要是因为这个动手的过程,能够让自己的大脑得到锻炼。事实上,正是这个动手的过程,让倪光南对无线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对无线电的兴趣与日俱增,倪光南最终决定报考“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

在当时中国的大学中,工科院校最好的就是南京工学院,而无线电系又是南京工学院中最热门的系。可以看出,在学习方面,倪光南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最终,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倪光南得偿所愿进入南京工学院。

从1956年秋天开始,倪光南便进入了南京工学院学习。南京工学院是现在东南大学的前身,在1952年进行全国院系调整时,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又并入了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金陵大学等学校的有关系科,在当时中央大学本部的原址上建立了南京工学院。倪光南所就读的,就是调整重建之后的南京工学院。

同样在1956年,同样是临近秋天,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这也标志着中国早期的计算机事业拉开了帷幕。作为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学科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形成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基地,我国首枚通用CPU芯片也诞生在这里。中科院计算所的主要研究方向非常广泛,迄今为止,它已经在信息处理、信息检索、网络安全、大数据处理、智能技术研究、生物信息计算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中科院计算所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伴随着计算所的发生发展,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几百名我国最早的计算技术专业人员,在这里工作或学习过的院士有二十余位。随着学科与技术发展,从计算所陆续分离出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计算中心、软件所和网络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以及联想、曙光等高技术企业。六十多年来,计算所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18年底,计算所获得国家、院、市、部级科技奖励227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50项(含非第一完成单位13项),院、市、部级科技奖励178项(含非第一完成单位16项)。

倪光南与中科院计算所的缘分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一样。但实际上,倪光南之所以能够从南京工学院进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很大原因还在于他自己的刻苦努力。

倪光南在南京工学院度过了5年的求学时光,对于倪光南来说,这5年是充实而高效的。他学习了无线电发送接收技术、放大整流技术、脉冲技术、微波技术,同时还接触到了许多此前从未见过、听过的陌生领域的知识。

对于在南京工学院学习的时光,倪光南说道:“对我来说,这好比是面对一座丰富的宝藏,在勘探和开垦的过程中,充满了无穷的乐趣。”

在大学阶段,倪光南最喜欢的就是上实验课,几乎每一次实验他都是最快完成的学生。对于这一点,倪光南略带调侃地说道:“因为我那时上课完全看不清黑板,只能靠动手了。”

倪光南的视力确实存在一点儿问题,早在初中时,他的视力就降到了0.4,但即使到了大学他都不肯配戴眼镜。他将此解释为是受到了米丘林理论的影响,认为只要长时间坚持,自己的眼睛也能够适应环境。

米丘林是苏联著名植物育种学家和农学家,苏联科学院荣誉会员,米丘林学说的奠基人,他发现了植物幼体对生活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为此,他将一些正在苏联南方才能生长的果树进行耐寒性驯化,最终培养出了可以在北方生长的果树新品种。

倪光南似乎将自己看作米丘林的果树,认为自己也能够通过适应环境摆脱近视问题。为此,倪光南即使在冬天也会故意少穿一些衣服,将其作为磨炼意志的方法。

倪光南大学时期的刻苦学习为他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当时没有选择无线电专业,倪光南可能就要与计算机研究失之交臂。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倪光南是幸运的。从无线电到计算机,隔行如隔山,倪光南最初并不适应。在1958年南京工学院成立计算机系的时候,整个系里没有一个学生见过计算机,学生们只能进行理论学习。

没有见过计算机的倪光南想象了许多不同的场景。他曾认为有了计算机,就能够自动将外语翻译过来,这样大家不必再学外语了。当时的计算机在中国并不常见,大多数人只是听过,很少有人见过,所以很容易将其想象得无所不能。

倪光南也是一样,将计算机看作无所不能的物件。随着自身知识水平的增长,以及中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倪光南逐渐认识到了当时计算机的局限,同时也认识到了中国计算机水平的局限。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想要进入这一行业的决心。 POSPUxxZTrF19ITfS4M0ixBRNDLUHZdrdIfnM06mjnATDi87Rc8spPQeICSFYUi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