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一院两制”的春风

倪光南想要将自己的技术成果转变成技术产品,因为只有这样,自己的研究才能够有价值。但中科院计算所毕竟只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想要让学术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当时中国计算机行业已经悄然起步,正逐渐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成果的迭代速度很快,可能几个月的工夫,原本市场领先的技术就会成为市场中的落后技术。

在倪光南研发汉字信息处理技术时,国内国外还有许多个人和单位也在进行研究。科学家在乎的不是趁早抢占市场,他们更在乎自己的技术能够真正实现价值。如果自己费尽心力研发的技术是落后的,是对社会发展没有作用的,那整个过程就是没有意义的。

正因如此,倪光南才希望将自己那些躺在荣誉簿上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先进的技术产品,实现它们的价值。在这方面,倪光南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开放的时代和开明的政府。

1984年,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中国科学院最先响应号召,提出了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构想,这一构想后来被称为“一院两制”。

在这一构想下,中国科学院鼓励研究所办企业来转化研究所中的科技成果。一时间,“所办企业”“校办企业”和民营企业等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关村纷纷涌现,大放异彩。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硅谷的先进理念和产业集聚现象让中国找到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中关村最先感知到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趋势,而中科院则成为中国新技术革命的实践者,率先采取“一院两制”的方式支持研究院、研究所创办企业。

自此之后,中国的大批知识分子纷纷走出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始创办高科技企业。

正是在这股风潮之下,1984年11月,中科院计算所决定创办全民所有制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这家公司就是现在联想集团的前身。当时,计算所所长曾茂朝兼任该公司董事长,计算所业务处副处长王树和担任总经理,原八室副主任张祖祥和六室实习研究员柳传志分别担任副总经理。

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让倪光南看到了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希望,在计算所公司成立之初,倪光南并没有加入其中,他仍然在进行汉字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

当时倪光南正在将LX-80移植到PC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推广,倪光南打算将LX-80中的技术移植到更小的硬件之中,这也就是后来出现的“联想式汉卡”。

“计算所公司”成立后,除开办费20万元之外,计算所还陆续提供了几十间办公室,所内先后有120多名技术人员加盟,所内各种机器设备无偿使用,几千万授信贷款随时提供支持,更有计算所的招牌这一重大无形资产帮助公司拓展业务——当时之所以选择使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沾一沾中国科学院和计算技术研究所这“两面大旗”的光。有了这个名头在,公司开展业务就方便多了。

当时,因为计算所已开发出联想式汉卡,因此,刚刚创立不久、少为人知的计算所公司(联想)凭借“这个附加值”在与当时中关村赫赫有名的信通公司(也是中科院下属公司)争夺五百台进口电脑的验机、培训、服务业务,赢得了合同。这些PC机都配联想式汉卡,因而通过这一合同获得了70万元利润。这就是联想式汉卡为公司赚来的第一桶金。

不过,在众多的公开资料中,联想的第一桶金来源被这样描述:20名员工肩扛手提,将2000个包装箱像蚂蚁搬家一样……挪到三层楼上我们借来的大型机的机房中,赚了70万元。对此,倪光南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不客观的,我们当时每台计算机赚了1400多元,是一个大学毕业生25个月的工资,光靠搬机箱、流大汗怎么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事实上,“20名员工肩扛手提”的,正是需要装上联想式汉卡的500台微机。

计算所首任总经理王树和是这样表述的:“当时的计算机都是从国外进口,操作系统全部都是英文的,市面上也有几种汉卡,但都不稳定,我们负责这批计算机的验收、组装、培训,还装上了倪光南的汉卡,一下子就赚了70万元。”

还有一种八卦说法,出于别有用心即抹杀倪光南对联想公司创办初期生存与发展的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贡献,不仅把倪光南在联想成立的第二个月——1984年12月加盟计算所公司(联想)、出任总工程师的事实往后推延,还硬是把汉卡研制成功上市的时间推后三年。这里我们根据不可辩驳的事实来证明那些处心积虑编造的谎言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计算所公司”成立之时,中国已经进口了几十万台PC微型机。但由于计算机汉化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大量进口的PC微型机使用率非常低。“计算所公司”的领导很清楚计算机汉化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哪家公司掌握了计算机汉化的方法,哪家公司就能够赢得用户,获得市场。为此,计算机汉化成为了当时“计算所公司”的一个主攻发展方向。

提到计算机汉化问题,“计算所公司”领导王树和想到了一个人——倪光南。如果说当时中国谁的汉字信息处理研究成果最有可能实现产业化的话,倪光南应该算是最佳人选。从“联想式汉字输入法”畅想,到“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系统”,再到进一步将LX-80的技术移植到PC之中,倪光南已经越来越接近研发的终点了。

为此,王树和决定邀请倪光南加入公司。从当时的市场环境来看,谁率先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谁就能先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当时,每个公司都想要率先找到拥有先进技术成果的研究者加盟,因此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一股抢夺人才的潮流,而“计算所公司”想要抢夺的人才就是倪光南。

王树和与倪光南共事多年,深知倪光南的脾气秉性。想要让倪光南“下海”,就必须让他看到希望。最终,在答应了倪光南提出的三个条件之后,“计算所公司”抢到了倪光南,以及他的联想式汉卡技术。 FmrN3brCsAhMabL8tW84mEmRm0brkuFB357V9AiXumCSc/TUI2USrGBrsXMOsMq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