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1.99元的“中国制造”

1981年底,倪光南刚刚开始自己在加拿大的工作。一个晴朗的周末,他独自骑着自行车在市区闲逛,不远处的一家鞋店吸引了他的目光。在鞋店的橱窗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精美皮鞋,可以看得出这些皮鞋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等不同国家。

正当倪光南驻足观看时,他发现在鞋店门口的几个筐子里面摆放着一大堆布鞋,上面标示着“1.99加元一双任选”的字样。看到如此便宜的价格,倪光南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就走到筐子边挑选起来。谁想到,拿起来一看,这些鞋子的底部都印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

拿着鞋子的倪光南一下子有些恍惚,看着自己手中中国制造的1.99元的布鞋,又看了看橱窗中精美的外国皮鞋,这让倪光南百感交集,在这里,“中国制造”似乎成为了简陋、低级的代名词。但在倪光南心中,当时的中国只是在发展上慢了一步而已,“中国制造”不会永远跟“简陋和低级”联系在一起。

此后在加拿大,倪光南又看到了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这些产品不是轻工产品就是农产品。而且很多时候,这些产品都是最低档次的,高科技产品基本没有。

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倪光南才在访问期满之后拒绝了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挽留。倪光南所放弃的不仅是对方的挽留,同时还有高额的年薪以及继续提升的机会。当有人询问倪光南选择回国的得失时,他说道:“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我不回来,之后我所做的一切工作,将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新的帮助。”

在加拿大两年,倪光南不仅学到了最新的微处理器技术和C语言,还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从加拿大回来之后,倪光南认识到中国的计算机也会大面积地普及。这就说明计算机并不仅仅是一个学术上的东西,所以必须要将其拿到市场之中去应用才行。

倪光南在加拿大认识到计算机会逐步普及,研发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才能将高科技的“中国制造”品卖到国外去。此前倪光南所研究的正是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现在只不过用从加拿大学习来的新技术进一步加深研究而已。

在当时,倪光南已经能够用微处理器和C语言技术将联想式汉字输入等汉字处理技术整合在一个微机系统上了。为了能在回国后尽快做出成果,倪光南在加拿大自掏腰包购买了价值几千加元的科研器材。其中,包括Z80微处理器、SRAM、DRAM等设备,都是国内很难买到的器材。

在描述自己将这些设备运回国的过程时,倪光南说道:“一路上每过一个关卡,都要赶紧检查一遍,生怕把这些‘宝贝’磕了碰了。”在此后的研究中,这些设备确实给倪光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回国之后,倪光南开始利用这些设备将联想式汉字处理成果做成一台实用的汉字微机。由于硬件器材齐全,软件采用C语言进行开发,效率很高。到1984年初,倪光南团队就开发出了新的汉字处理产品。这是一台完整的汉字微机,被称为“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

“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处理系统。从最初依赖于大型计算机的实验系统,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实用的汉字微机,倪光南在汉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984年,“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获得了中科院三等奖。此后通过技术转让,广东省科学院实验工厂、大连科华公司、四川万县船舶总公司457厂、苏州计算机厂四家公司共生产了600台这种微型机。

1984年4月23日,在深圳市“电脑产品及应用成果展览会”上,“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和IBM-PC展开了较量。LX-80采用的是硬件处理汉字,也就是“硬汉字”技术,而IBM-PC则采用CCDOS软件来处理汉字,即“软汉字”技术。

当时PC的运转速度很低,使用16位的8088CPU,主频只有4.66兆赫,性能大概只有现在新PC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因此,只能显示出几十个汉字,而且在一个全屏幕上,只能够显示出来十行汉字。

反观LX-80,虽然使用的是8位的Z80CPU,主频只有4兆赫,但由于主要依靠硬件来进行汉字处理,所以在汉字信息处理方面要远超过PC机。当时LX-80的汉字显示速度每秒可以达到千字,而且全屏幕能够显示25行汉字。

很显然,在与IBM-PC的较量中,LX-80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外界也对LX-80表示看好,但倪光南却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在加拿大的经历让他知道,PC才是计算机行业的主流,使用Z80微处理器的系统都不能与之抗衡。所以必须要将LX-80的技术移植到PC上,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倪光南知道计算机的未来在市场之中,而不会仅仅局限在学术研究上。因此,开发出便捷高效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才是汉字输入的解决之道。虽然是一个搞科研的专家,但在计算机研发领域,倪光南更注重做产品。或许这也是此后倪光南接受中科院计算所公司总经理王树和等人的邀请加入计算所公司的原因之一。

此前计算所业务处与中航深圳工贸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中航深圳工贸中心提供了两台当时最新的IBM-PC/XT,倪光南便着手将LX-80移植到PC上。由于信通公司邀请倪光南担任顾问,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信通公司也提供了支持。

这是汉字处理的第三项产品,也是最有产业化前景的产品,这项产品的问世也为倪光南研发“联想式汉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倪光南曾说:“大型计算机的研制,我洒过汗水。国家级科研成果,我取得过。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我也拿过数次。但遗憾的是,这些成果至今还躺在奖状上,一直没有成为产品。”

倪光南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但同时他还有长远的科技眼光。他知道那些躺在功劳簿上的科研成果并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作用,所以他想要让这些成果变成产品,这也成为了倪光南选择“下海”研发“联想式汉卡”的一个重要原因。 2qDqTS/iQtQ+WrRkAhAmiw9ZjNU98Bpxz35vnC7jTFzJvRjBWB2x9S8npccaj2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