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培养卓越的个性风格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人的心理特征也不会完全相同,正像《左传》说的:“人心不同,如其面焉。”而“人心”的不同主要是指个性的不同,因为个性是人格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个性风格因人而异,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塑造个性并非按部就班的行为,首先得对自身有个清楚的认识。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青年人还是老人,名声显赫、功成名就的人还是贫困潦倒、朝不保夕的人,其个性风格都是显而易见的。

个性风格是通过向外界传递信息的方式来表达的,比如说,你的口头禅,你的身体语言,你讲话的语速、表情,你的穿着打扮,你的办公室的布局方式,你走路的速度等等。另外,你在多大程度上封闭感情,是热情活泼还是缄默不语,你做决断的速度有多快,你对变革的反应有多急迫等等,这些同样也是性格的一个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成功的个性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我们看到生活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总能以自己满腔的热情深深打动别人,其他人无论在理智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会被他们吸引,而且这种吸引力是那样强大,甚至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去为实现他们的目标而效力。

那么他们的这种卓越的个性是怎样来的?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他们充满了吸引力?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善于表达吗?要不就是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再或者是他们在设法引人注目方面有着秘诀,而正是这些秘诀使得我们围着他们团团转?

确实,以上都是原因,但仅仅是部分原因,更科学的说法是,他们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所谓魅力就是这样一种能力,它是由你的个性所决定的,通过在身体上、情感上及理智上与他人的相互接触,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个性魅力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是一种信号,是你在不知不觉中向周围人发出的一个眼神,说话时不经意间的动作,耸动肩膀的样子,或者是一个不自然的笑容,一次不热情的握手,甚至是穿着不甚得体。所有这些都会形成我们的“无声语言”,即你的“形象”。

2.表达能力

也许我们有很不错的想法,但是,如果不把它说出来,又有谁会知道呢?如果你不把它恰当地说出来,又有谁会赞同呢?

3. 聆听技巧

对于那些没有受过很多教育或训练的人来说,多听也是一把交流的钥匙,它同样会使人觉得耳目一新。

4.说服技能

这是一项鼓励人们接受你的领导或采纳你的意见的技巧。一个再正确、再伟大的观点,如果不被认同、采纳,也等同于零。

5.运用时空的能力

同样,这一点也常常被人忽视。事实上,时空的运用,既能促进人际关系,也能破坏关系。

6.适应他人的能力

不了解他人的风格,却又想与之交往,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你的行为的适应性,才能与他人交往。

7.重要见识

也许我们是一个强有力的雄辩者,也许我们在建立人际关系上有很大能耐,也许我们在形象、聆听和利用天时地利方面做得出色,但如果我们没有什么好东西可说,我们始终是一个空架子。

很少有哪个人的个性天生就是毫无缺陷的,但是对于自己的个性缺陷如果不努力加以抑制和完善,不进行有意识的“性格改造”,那么,失败的个性沉淀下来,趋于定型,就会给自己的生活、工作等带来失误,甚至因此走向失败的人生。小说《三国演义》清晰地显示了个人性格品质上的缺陷同胜败之间的关系: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外宽内忌,用人疑之”,结果兵败官渡;吕布有勇无谋,白门楼束手就缚;周瑜气量窄小,结果三气而死;关云长性格骄傲,“大意失荆州”;张飞生性鲁莽,被部下范疆、张达砍下头颅;司马懿多疑,被诸葛亮空城计所迷惑……的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用“个性是天生的”“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来原谅自己或宽恕自己,都是不对的,因为个人性格品质的形成,不仅与先天有关,而且是同后天的修炼分不开的。

因此,在这样一个个性生存为主流的时代,我们应当塑造自己的卓越个性,这样你就会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自己,朝着可以进一步改善你与他人的关系的方向努力,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改进工作能力、拓展职业眼界。

印度有一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人不能选择命运,但命运不是固定的。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也无力改变所处的环境,但人可以改变自己的思想。受到挫折时,你可以选择屈服,从此放弃努力,过甘于平庸的生活;也可以选择不放弃而坚强走下去,最终获得充实而成功的人生。可以看出,只有把握自己的性格,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坚强、勇敢、自信、宽容、谦虚,比那些怯懦、自卑、自私、自大的人,成功的机遇和可能要大得多。卡内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个人的成功85%归于性格,15%归于知识。在一个人的成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性格、意志情绪与非智力因素,而不是智力的知识。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曾经几十年如一日地长期跟踪研究了1000多名智商在140分以上的天才儿童。在研究中,他比较了这些人中最有成就的150人和成就最低的150人。他们在智力上相差无几,而能否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在于性格特征的差别:自信或不自信,自卑或无自卑,坚毅或不能坚持,是否有适当的适应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动机等。可见,我们自己是成功的主宰者,个性决定了命运。

之所以强调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注意培养成功者的个性,是因为个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良好个性的形成更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形成良好的个性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够关心别人,那么当你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地伸出你的手,尽你力所能及去帮助他们,这样一来,你就能逐渐养成乐于助人的个性。无论在学习或生活中,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你都要提醒自己坚持下去。既然认定是应该做的事,就要毅然决定,义无反顾,这样的人,个性怎会不刚毅?以宽容之心对待朋友,以严格之心要求自己,不断地播下个性的种子,最终创造生命的辉煌。

如果说个性生存的理论让我们第一次这么清晰地认识了自己,深刻地领悟到:命运实际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那么同时,我们还必须找到培养我们卓越个性的最佳途径,这样我们所做的一切才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切实可行的。

《忏悔录》中有句名言:“上帝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也就是说我们从出生就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整齐划一的方法能为我们创造奇迹。只有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独一无二,在同一所学校上课,在听同样的老师讲同一门课程,却往往获得不同成绩,我们天生就有着与兄弟姐妹不同的组合特征。因此,个性塑造并非是千篇一律地要将人们的种种个性都熔进一个模子里,使人人都一模一样。相反,我们是要提出人们个性的基本点、共同点,在人们知道自身、了解自身个性之后,去完善与提升自己的个性。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帮你奠定好个性的基石,帮你建构优良的个性架构,剩下的,靠你在生活与工作中自己去完善。

良好的个性风格除了能够让我们在职场与人生中表现更卓越,还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成为一个受人喜欢的人。当然,这也需要一点小技巧。

我们发现那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行动时,始终抱着如下想法:确信自己肯定是能受大家欢迎的。正因为如此,他们行动起来就好像真受到周围人们的欢迎。

讨人喜欢的人,就是不仅喜欢任何人,而且能落落大方地与任何人打交道。除去处于特殊状态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都希望交上知心好友,而不希望成为一个孤家寡人,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有归属的需要。一个人如果老是担心对方也许不愿意与自己交朋友,那么他就可能得不到任何人的喜欢。所以,相信对方会喜欢自己是塑造成功个性的法则,只要自己首先向对方友好,通常都能换来对方同样的友好。

不过在获取对方承认方面如果操之过急,对方反而对你敬而远之。另外,有时出现这种情况:一个人越是想吸引人,越是惹人生厌。

比如,搞好人际关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你如果过分热情、过分执着地想与对方亲近,并且一个劲儿地取悦对方的话,对方有时反而感到别扭,或者怀疑你是否在装模作样。你给对方的印象如果是无论如何想与对方亲近,并且从而表现出焦躁不安的话,对方很容易对你产生戒心。急于寻求友情的人,是肯定要碰壁的。因为他们总是担心对方不喜欢自己,或者不敢做自己所期待的事情,总是担心对方嫌弃自己,而这些担心和怀疑,对方总是能够感觉到。所以,最好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心情舒畅、面带笑容、充满自信地与他人建立关系。

总之,个性是我们生存的关键元素之一,培养出卓越的个性,你就会本能地知道对与错之间的差别,你将会成为一个相对很成功的人,被人信任,你的话就是你的契约。你的人性美将因你的个性而发挥至极限。 fVFpw2u4VRvDaF1hStKB99j5ASiDl9w/kfS8c+2SqJLZtFSYQ8tpKLsewUg4OEU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