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 ◎ ◎ ◎ ◎ ◎ ◎ ◎ ◎

2.1 房屋构造基本知识

砌体房屋的组成,自下而上主要有地基、基础、墙体、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面以及雨篷、阳台、挑檐等。其中墙体中又包含着门窗、过梁、圈梁、构造柱和其他一些墙身构件。

1.地基与基础

砌体房屋底层墙体,埋入土中的部分是地基墙,再向下有一个大放脚是基础,基础下面是地基。砌体房屋层数有限,荷载相对较小,因而基础多为浅基础。比如属于刚性基础的砖或毛石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如果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相对较低,也可采用整体筏形基础等。特殊情况下,也不排除采用桩基、箱基等深基础。

基坑(槽)开挖后,无须加固处理即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如地质条件较差,则需进行人工加固处理。人工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土、重锤夯实、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深层搅拌、堆载预压、化学加固等。

2.墙体

墙体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砌体构件。一般用普通砖或其他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砖墙体以厚度不同分类,有12墙、24墙、37墙,严寒地区还有自然保温效果较好的49墙,其相应实际厚度分别为120mm、240mm、370mm和490mm,如图2-1~图2-4所示。

图2-1 12墙

图2-2 24墙

图2-3 37墙

图2-4 49墙

为确保砌体房屋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刚度以抵抗地震灾害,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在房屋每层的楼板板底处设置圈梁。当地震设防要求不高时,一般仅在基础及房屋顶层檐口处各设一道圈梁;在房屋的转角处、纵横墙相交处、楼梯间四角等部位还应设置构造柱。

墙身构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勒脚。勒脚在外墙与室外地面结合部位,其作用是保护墙角、加固墙身,另外还有美化建筑物的立面效果。

(2)墙身防潮层。墙身防潮层一般设置在室外地坪以上,室内地面标高±0.000以下60mm左右第一道砖墙水平灰缝位置。防潮层沿所有墙体连续设置不得间断,以阻断地面以下潮气向上侵入并腐蚀墙身主体。

防潮层所处的标高,通常是结合底层墙体砌筑的施工第一步——找平层制作完成的。在非抗震地区,用20mm水泥砂浆抹平,其上做卷材防潮层。在抗震地区,则应选择刚性防潮层,一种是25mm厚的水泥砂浆防潮层,所用水泥砂浆内掺一定比例的防水剂;另一种是细石混凝土防潮层,浇筑60mm厚与墙等宽的细石混凝土条带,内设构造钢筋,如图2-5所示。

图2-5 防潮层与散水

(3)散水与明沟。散水与明沟设置于建筑物的外墙四周。散水阻止了雨天室外雨水沿墙身、基础侵入地基,保护了地基基础结构安全。散水自身具有一定坡度,雨水流经时便形成有组织的排水将其向外导入明沟,沿明沟按一定坡度排泄最终进入总排水管网。

散水及明沟,均可用砖、块石等材料砌筑,也可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如图2-5所示。

(4)门窗过梁。门窗过梁设于门窗洞口上坪,它有效地支撑起洞口上部砌体及砌体所承担的楼板屋盖,并把这部分荷载传递到过梁两端,再传给窗间墙体。过梁洞口上部范围内,规范设计要求不允许设置梁。

过梁按材料和施工方法不同,分为砖砌平拱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三种,钢筋混凝土过梁又分现浇过梁和预制过梁。砌体房屋大规模采用第三种,前两种由于受力及抗震性能较差,目前已经很少采用。

另外,与墙身有关的构件还有雨篷、屋檐、窗台及台阶等。

3.楼板与屋盖

楼板与屋盖都是砌体房屋的重要构件,它与墙体一起形成了砌体房屋的上部结构。

从受力看,内力以荷载的方式,在结构体系的构件中和构件之间传递。作用在楼板和屋盖上的“面”荷载,向四周扩散:如果传递到梁上,会以“线”荷载方式向两端传递到墙上;如果传递到墙上,则继续以“线”荷载方式往下层墙体传递,经基础最终传给地基。由承重墙纵横走向的不同,砌体房屋可划分为纵墙承重方案,横墙承重方案及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如图2-6~图2-8所示。

图2-6 纵墙承重示意图

图2-7 横墙承重示意图

图2-8 纵、横墙混合承重示意图

楼板屋盖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装配式结构已经很少采用。现浇结构优点体现在有较好的整体防水效果,当然与预制装配式相比,现浇混凝土施工稍显烦琐,工期略长。

4.楼梯

砌体房屋楼梯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前者较为多见。

5.门窗

砌体房屋门窗有木制门窗、铝合金门窗、塑料制门窗等多种。

6.阳台

砌体房屋阳台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和钢筋混凝土的楼板或屋面、圈梁、构造柱整体浇筑。 SF0ZzTnuUYGrAIgw0HnMGJZstF7JSQGAifr5UbFVM5UlEgybzoB9Bf5olqtosjF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