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羽绒服

没有羽绒服的冬天是没有温度的。羽绒,就是鸟类身上的纤细羽毛。生活中的羽绒材料一般来自鸭和鹅。我们总以为羽绒服是现代产物,其实远在中国周朝,就有用鸟兽的羽毛制成的羽衣。不仅是中国,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很早就认识到羽绒的妙用。羽绒被很早就出现在欧洲,那里的人们也一直用鸭绒和鹅绒制成羽绒背心或外套。但直到1940 年,才有人凭借羽绒出名—— 一个名叫埃迪·鲍尔(Eddie Bauer)的美国人。一直以来,羽绒作为一种很好的保暖材料,又轻又暖,但缝进被子里容易沉积。鲍尔用绗缝的技法制成了现代羽绒服,并将此技法运用于尼龙面料,把衣服缝成一个个“小隔箱”,然后往里面填充羽绒,这就解决了羽绒在衣服里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凭借这个技法,鲍尔申请了专利。其实早在中国唐代就有类似的技法,只是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当时也没有尼龙面料。

由于工艺的不完善,早期的羽绒服穿起来会有一股味道,细小的绒毛还会从面料里往外钻。1970 年代,涂层织物被发明,织物纤维紧紧地黏合在一起,细小的绒毛也就很难钻出来了。现在市场上的羽绒服也因为填充羽毛的品质不同而有各种价位。获取羽绒的方法很多,对于一些比较珍贵的非养殖禽类,最古老的方法是手工采集巢中脱落的绒毛,后期制成的羽绒服也就非常昂贵。常规的羽绒采集是使用家禽自然脱落的绒毛,但也有一些鸟类纯粹因为人类要获取羽绒而被射杀,甚至在活着的时候被定期拔掉位于胸部的羽毛。活拔羽绒和活剥动物皮毛一样,一直饱受诟病。但这并不能阻碍人们购买的热情,一件盟可睐(Moncler)的普通羽绒服卖到万元以上。一旦与时尚有了瓜葛,永远有人趋之若鹜。 3rCZrIGcsz3sKKrbE5NFh8Zj9Zddwmnl2MKAZQOv/M9JDTIx6P3jWbP0J53hLXD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