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容易得心病

“爱自己”还是“自我欣赏”——对自恋者的看法

我反对将自恋 (narcissism) 翻译成爱自己,这种翻译很容易引起误会。

爱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会爱自己的人也不会爱别人。人只有懂得重视自己才会重视别人。憎恶自己的人,没有办法和别人好好相处,憎恶自己的人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憎恶别人。

无论是弗洛姆、温伯格还是西伯里都强调过这件事。我也是一遍又一遍地在主张这一观念――“只有爱自己的人才会爱别人”。

那么,自恋的人又是如何呢?自恋的人不会爱别人。实际上自恋的人也并不真的爱自己。

我认为自恋应该翻译为“自我欣赏”。日语中有很多翻译过来的外来词汇,但没有比自恋一词翻译得更为奇怪的了。

我们来看几个弗洛姆曾遇到过的自恋型人格的例子吧。

有一位女性,每天都要在镜子前花上好几个小时整理自己的头发和妆容。这是因为这位女性被自己的身体所迷住了吗?按照弗洛姆的话说,这是因为自己的身体是自己所知的唯一的重要外在表现。

此处弗洛姆引用了著名的希腊神话纳西索斯的故事。他认为希腊神话预示了极端的自恋者最后会导致自我毁灭。

我认为此处与其说是“爱自己”不如说是“自我欣赏”更为贴切。

还有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卡伦·霍妮也在书中提到过。

有一个人给医院打电话说希望医生尽快为自己诊断,自己现在马上就去医院,就算医生说现在没有时间,这个人也像听不明白一样。

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的脑子里只有“希望得到医生诊断的愿望”和“自己有时间去的事实”这两件事。在他的视野里,只有这些。他无法意识到别人的现实和自己的现实的差别。

卡伦·霍妮将这个例子归类为自我中心主义 (egocentricity) 。我认为这既可以说是自我中心主义,也可以说是重度的自恋,如果说成是“爱自己”就很奇怪了吧。

对于这个人来说,只有自己的时间是重要的。如同幼儿一样,幼儿不会等待也理解不了别人是否方便。幼儿做了什么就会想“我是不是很厉害”,会如此自我欣赏。

还有些人这样形容自恋者:对别人的排泄物会表示反感所以不会去看一眼,但是对自己的却一定会在冲掉前看一看。

当然“爱自己”这种翻译大概是参考了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类在找不到性冲动对象时,会将冲动朝向自己的这种说法吧?

如果找不到除自己以外可以爱的对象的话,能量可能会改变方向,但我认为这个时候的能量其实已经变质了。这时候与其说它是爱,不如说它是一种粘连性质的东西更为贴切吧。

人的能量只有在对除自身以外的外界对象时才应称之为能量。就算弗洛伊德所说的当找不到外界的对象就会转向自身是对的,那也已经是一种扭曲了的能量了。

为什么他会对外界变得不关心了呢?

那么,如何让心里的能量率直地向外释放呢?如何才能对外界产生真正的关心呢?

我认为,如果想要有对外界的关心,首先要做到的是要相信自己。小时候开始便无法相信自己的人,也就是没有得到过父母信赖的人,这样的人心里的能量无论如何也无法朝向外界的对象,因为他们恐惧。他们害怕把关心从自己身上移到外界的对象身上。把注意力转移到外界的对象身上,对他们来说就如同陷入真空中一样恐怖。

就像是嫉妒一样,自己心中的什么东西会一直妨碍自己将关心朝向外界对象。我之所以说朝向自己的能量不是爱而是某种粘连性质的东西也正因如此。

自己没有得到爱,没有得到信赖,这并不是你的责任、你的过错。父母生性多疑绝不是孩子的过错,而父母这样的性格正是孩子不幸的原因。

如果父母与子女间过于亲昵,或是过于放任,孩子便无法培养起自己的感受能力与思考能力。而其结果就是无法对外界的事物产生关心。

孩子需要周围亲近的人对他施以善意,需要别人给他去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也没有拥有自己感受事物的自由,那么他又如何能将自己心中的能量朝向外界呢?

自卑感和自恋纠缠在一起,他就会想变成“比其他人都优秀的闪闪发亮的人”。对于他来说理想的自己就是“比其他人都优秀的闪闪发亮的自己”。于是他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中的自己会非常辛苦地与生活缠斗。

过于追求“完美的自己”的悲剧

有一个词叫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具有神经症的倾向,这种倾向源自不安的内心。那么,为什么完美主义者一旦达不到完美就会非常难受呢?

这个理由同时也能解答自卑感和自恋纠缠在一起孕育出的心理问题,即“成就完美的自己”。所谓的完美主义即是执着于想要“成就完美的自己”。而且,这样的人会想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完美的人”。

另外,之所以说完美主义者具有神经症的倾向,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动机。想要变得完美并不是什么坏事。但为什么说想要变得完美的动机才是问题所在呢?那是因为完美主义者的动机是充满了神经质的不安。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强迫性地紧紧抓住那个“成就完美的自己”的想法不愿放手。如前文所说,他们认为证明“自己是完美的”就可以解决自卑感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

然而,正如卡伦·霍妮所主张的那样,这样一来这个人的能量将不会用在实现真实的自己的可能性上面,而是会把能量完全用在证明“自己的完美”上面,这会转化为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继而会妨碍这个人本来拥有的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上有一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Yerks—Dodson Law) ”。太想做一件事时,会产生出过度的紧张,这会降低行动的执行水平。人们常说的“怯场”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怯场的时候连平时能够做到的事都会做不好了。并且,“怯场”往往是太想在人前“做到最好”了不是吗?另外我认为,“做到最好”与其说是强烈的“做”的欲望,不如说是更担心没做好罢了。

心理学的书中常常出现类似于想做的情绪“过于强烈”,或是上进心“过于强烈”这一类的说法。过度的愿望会反过来妨碍完成这个愿望的执行力。例如,在存在主义分析治疗 (Logotherapy) 方面颇负盛名的弗兰克尔 [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Emil Frankl,1905年3月26日—1997年9月2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的创办人。] 就曾指出“过剩的意愿”会反过来变成阻碍。

“过于……”的人心理容易生病

那么,这种“过剩的意愿”或是“强烈的愿望”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有时会听到一些非常不负责任的评论说,“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人上进心都很强也不是坏事呀”,我非常不赞同这种说法。

我认为,所有的“过于……”都是从人内心的空虚感中滋生出来的。之所以会“过度”,是因为这个人拼命地想要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感罢了。“过剩的意愿”也好,“强烈的愿望”也罢,其实都不是真正的意愿或者真正的愿望,最深层的动机还在于情感的空虚。从他的心理问题上来看,有不得不“过于……”的“必要”罢了。

我非常赞同优秀的女性精神疗法家弗罗姆—瑞茨曼 [弗瑞达·弗罗姆—瑞茨曼(Frieda Fromm—Reichmann,1889年10月23日—1957年4月28日),德裔美籍心理分析师和心理治疗师。她被认为是应用心理分析治疗精神病的先驱之一,是新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人物。] 所说的驱使抑郁症患者的基础动机即是“需要与空虚的情感”。不过我认为,这个“需要与空虚的情感”不只是抑郁症患者的底层动机,同时也是不安性神经症等各种各样心理疾病的基本病因之一。

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因为心中有空虚感,所以就会受到内心的催促。“想这么做”的愿望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过于强烈。 vADBFH0w2LoTv0mAmO370W2zXaBrFlxOhLyT6IvR5H8WeO3/7HppdY7Acwt+xI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