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试着接纳自己“原本的样子”

“撒娇欲”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就会对自我期待过高

撒娇这种基本的欲望若想要通过保有成年人的面子的方法去满足的话,就会变为对自我的非现实的期待。

有一种表现被视为抑郁症的病前性格特征之一,即非现实程度的自我过高要求。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年9月16日—1952年12月4日),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认为这也是神经质要求的特征之一。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最重要的就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但是,苦于自卑感的人,不用别人对他说便会对自身抱有不切实际的要求,而达不到自己不切实际的要求时便会感到异常痛苦。这些人常常对自我的评价会非常低。

那么为什么他们无法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呢?我认为这是因为未被满足的撒娇欲在其潜意识中支配着他,让他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虽然想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却又强迫自己不能那么做。苦于一些强迫症的人,在其潜意识中,其实是想要固执地去满足自己心中的某个欲望。

具有抑郁症病前性格特征的人,尽管再疲劳也无法放下工作去休息。其实他自己也很想休息,在时间上也有休息的可能,但他就是不会去休息。尽管他心里非常明白,适当地离开工作,休养生息,更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想去那么做,却无法对工作放手。

基础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人,在其潜意识中,会一直固执地想要去满足那个欲望。三十岁的成年人想要在保证三十岁人的面子的基础上去满足三岁孩子的欲望,就无法降低对自己不切实际的高要求标准,就算再累也无法离开工作。

这一类“虚拟”成长起来的人,很容易成为过劳症的预备军。

实际上他们心中想要撒娇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但是他们却认为自己心中没有这样的欲望,并且装出一副没有的样子。这些人为了不断压抑自己心中升起的欲望,便不得不让规则意识变得非常强大。

不要强求“没有的东西”而毁掉自己

基本的撒娇欲没有得到满足所带来的悲剧不止于此。

例如抑郁症患者的思考方式,就是以“没有的东西”为中心在其周围转来转去,然后会感叹,自己“没有这个”“没有那个”。“没有”这种意识会滋生出寂寞感。他们会夸大自己“没有的东西”,对自己“没有的东西”产生过度反应,稍微有一点失败便会意志消沉。其实那样小小的失败马上就能修正过来,他们却认为那是无可挽回的失败。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对自己“没有的东西”有过度反应呢?为什么会执着于自己“没有的东西”呢?这其实都是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自己所产生的结果。

期待不可能的事情,同时也是在否定自己生来所具备的东西。感叹自己要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话就好了,只会浪费掉这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被“没有的东西”所困,便会失去把能量用到真正能实现自己可能性的东西上面,会把所有的能量都浪费在去实现不切实际的过高的自我期待中。

美国的女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著作《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对神经症患者所追求的荣誉有如下描述:“The energies driving toward selfrealization are shifted to the aim of actualizing the idealized self.”

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在实现真实的自己上使用能量,而是执着于与真实自我无关的理想上,在这件事情上消耗能量。

然后因为这种能量的使用,他的人生将远远偏离其自然的轨道。

瑞士哲学家卡尔·希尔逖 [卡尔·希尔逖(Carl Hilty,1833年2月28日—1909年10月12日),瑞士宗教哲学家,国际法大师。主要著作有《幸福论》《不眠之夜:360个人生意义的思索》《书简集》等。] 在他的著作《幸福论》中写道:“我做了所有我力所能及的事。现在我感到解放了,肩上的担子没有了。就像是还完了所有欠款的人那样轻快。”

“如果你希望你的妻子、你的朋友获得永生,那是多么的愚蠢。因为你盼望的是你所没有的能力,你想获得的是不属于你的东西。”

确实,神经症患者想要获取的就是不属于他的东西,同时他失去了本该属于他的东西,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就知道这有多愚蠢。其实他本人也明白这是愚蠢,但他却没有办法。

我们来整理一下:基本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执着于“没有的东西”而丢失了真正的自己。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原本的自己”本可以更好地生活

有些人因为自己嘴笨所以不愿意与人交往。但仔细探究的话会发现,他可能心底想要的是被别人宠着的人际关系。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存在于他的潜意识中。

“所谓的活得好,其实是接受原本的人生、接受原本的自己、接受原本的结果,抓住机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满足于其结果。”西伯里 [大卫·西伯里(David Seabury,1885—1960年),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著述丰富,其作品有:《生而快乐》《如何成功地焦虑》《贴近生活》和《保持智慧》等。] 如是说。

会执着于自己“没有的东西”的人,在其潜意识中一定有问题存在。那些总是执着于自己“没有的东西”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大部分是与具有神经症倾向的人有过过多接触。

西伯里有一本书名为《如何成功地焦虑》,在此书中他写道:患有神经症、经常感到不安的人,在判断别人的行为时是非常绝对主义的。总是和完美做比较的话,我们大多都是输家。

He makes you feel you must achieve the impossible.

确实,患有神经症的人对待他人时,总是想让人完成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上文中的He指的是不安的人。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患有神经症的人并不真的爱你。

我们做的事应该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不应该认为是别人该做的事。然而,和患有神经症的人相处太久的话,自己也会具有神经症的倾向,便会想去做一些不可能的事。并且,实际上在做的都是非常自私任性的事。 ECHR3kQoq4tG9wStcl6GTr32A6TPNn9jZbvBG3KkNkeOpvSDA5PZ7d/Rs22hkL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