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未被满足的“撒娇欲”会妨碍一个人的内在稳定

为什么会依赖父母——“安心”的构成

对于小孩子的成长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父母是否能够接受他的缺点、弱点,接受他不够好的那一面。小孩子软弱、利己、懒惰等“不够好”的部分,父母是否能够以“真拿你没办法”这种温柔的心情去接纳它,这将影响孩子今后性格的形成。

自己的“不够好”,是得到了父母“这也没办法”的温柔接纳,还是受到了斥责或侮辱,对孩子而言意义重大,因为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被自己的“生命之柱”——父母惩罚更可怕。

弗洛姆 [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曾如此评价过这件事:“……那种心情就像是被人硬塞进关着饥饿的狮子的笼子里,或是被人丢进满是毒蛇的洞穴中一样。” (《关于恶》「悪について」日版铃木重吉译,纪伊国屋书店)

也就是说,孩子对母亲的恐惧等同于这样的恐惧。虽然弗洛姆说的是对母亲的恐惧,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父母的恐惧。

于我而言,虽然不觉得自己得到了多少母亲的理解,但是我并不害怕我的母亲,反而我非常恐惧自己的父亲。

而我也确实做过如弗洛姆所说的那般被毒蛇追赶的噩梦,或是真如弗洛姆所写的那样被人扔进满是毒蛇的洞穴中的噩梦。梦中的我想要逃跑,却连落足的地方都没有。

那种恐惧感很难用言语去表述清楚。不只是蛇,我还曾做过自己被关进飞舞着数千只熊蜂的箱子里,或是要被恶犬咬到脚却动不了之类的噩梦。

现在想一想,正如弗洛姆所说的那样,这些梦表现出了我心中的依赖与恐惧,同时也是我内心无力感的一种体现。

“对母亲有情感固着 (固着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对刺激的保持程度,或不断重复的一种心理模式和思维特征。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未被充分满足,就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的人,会给类似于异常依恋关系这种情感关系找合理化的理由。例如,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为母亲服务,或是觉得母亲太辛苦了,或是认为母亲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等等。假如情感固着的对象不是母亲个人而是国家的话,其合理化的过程也是一样的。” (《关于恶》)

因为对母亲存有情感固着,所以会把这种依赖合理化。那这个人这般服从以及服务于母亲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追根究底,这个人只能通过得到母亲的认可来获得满足感。比起其他人的认可,母亲的认可更能让他获得满足。这便是对母亲的心理依赖。

当然并不是说母亲以外的人的认可不会让他感到高兴。但是,他最想要得到的实际上是来自母亲的认可。正因如此,他才会倾尽所有地为母亲服务。

自己活下去的动力,全部来自那个人的肯定。换一种说法就是,极度恐惧来自那个人的侮辱或责罚。

从共生的情感固着中脱离出来、自我独立则意味着不再会那么重视那个人的评价,也就是说他找到了其他更让自己感到满足的东西。

小时候的“撒娇欲”是否得到了满足

小的时候没有办法撒娇的人,无论长到几岁,心底都会留有撒娇的欲望。就算他觉得自己不会有像三岁小孩那般的撒娇欲,但它一直残存在潜意识中。并且,正是这种欲望支配着他的所有行为。

幼儿在想要撒娇的时候能够撒娇,才会建立起归属感,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定感。当幼儿的一体化愿望得到满足,也就是可以安心做自己时,就会培养出归属感。心中有归属感的人是不会为了进入某一个团体而去牺牲自己的,也不会试图去紧紧抓住某个人。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会为了紧紧抓住某个人而牺牲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活法。也有些人会为了进入一个团体而牺牲掉实现自己的潜在机会。有的人甚至会为了紧紧抓住一个人而不惜否定自己的天赋。不仅如此,有些人为了抓住点什么东西不惜去做那些完全不适合自己的事情。

这些都是小的时候没有获得归属感的人,都是在小时候没有让撒娇欲得到满足,心底充满孤独感的人。撒娇欲得不到满足大多是因为在小的时候自己不得不去迎合别人的期待所造成的。

这样的人,为了得到别人的接纳与认可,会愿意做任何事。他在与别人意见相左或对立的时候会感到恐慌,宁愿抛弃自己的意见。他们表现出的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样子,也不过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罢了。

如果小时候的撒娇欲得到了满足,心中便能有归属感,心里就会感到安稳。撒娇的欲望以及幼儿时期的一体化愿望是否得到了满足,对这个人今后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的撒娇欲得到了满足,就说明他小的时候无须看父母的脸色行事。

假设一个人任性的撒娇欲没有得到满足,当他长到十岁、二十岁还有三十岁的时候会怎么样呢?当他二十岁的时候,他便会压抑自己撒娇的欲望。他不能像三岁的孩子那样率直地表达自己的欲望。这种未被满足的撒娇欲会一直束缚着这个人。

一般人在十五岁前后,会产生离开父母自己独立的愿望。到二十岁又会产生二十岁时的合理愿望。但是撒娇欲没有得到满足的人,十五岁的时候无法意识到自己想离开父母自我独立的愿望,当他到二十岁时也做不出符合自己愿望的行为。他会在潜意识中阻止自己去做符合自己愿望的事,而从中作祟的正是三岁时没有得到满足的撒娇欲。

这里有一点常常被大家误解,作为母亲为孩子包办所有事情,并强求孩子认同这是母爱的做法,是母亲在向孩子撒娇的一种表现,并且这也是在压抑孩子的撒娇欲。

为什么会做“逃跑的梦”

我在青年时期经常会做这样的梦。

梦中我拼命地想要逃跑,但是双脚像是被固定在了地上,想动却动不了,身体也完全不能像白天那样轻快地行走或奔跑。

明明拼命地想要逃跑,身体却沉重得连迈步都要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于是我就用尽全身力气,让像是注了铁水的脚一步步地向前挪动。但是真的很痛苦,那种痛苦会让我一下就醒过来。醒过来后觉得全身像是被绑着一样非常沉重,手脚发麻。

当时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会做这么痛苦的梦。如今想来,我大概是在潜意识中拼命地想要逃离我的父母吧。

撒娇欲完全没有得到满足的我,心底一直残存着撒娇的欲望。或许紧紧束缚着我不让我逃离父母的,也是我心中的撒娇欲吧。在梦中想要逃离时双脚如铅般的沉重感,其实就是撒娇的欲望吧。

我当时的生活就像这个梦一样。当时的我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的愿望。而潜意识中想要按照自己的愿望去行动时,撒娇欲便会妨碍我。

我追求着含糊的名望。在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乔治·温伯格 〔乔治·温伯格(Weinberg George H,1929年5月17日—2017年3月20日),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他所出版的12本书已被翻译为23种语言,对于心理学有重大贡献。] 的著作《顺从的动物》中有这样一句话:“名望是爱的伪装。”好像是出自一位名叫雪莉的诗人的诗。

因不能撒娇而滋生出的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一直在心底困扰着我。为了克服这种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名望成了我的一根救命稻草。

撒娇欲得到了满足,也得到了母亲的关注的人,会觉得自己无须与众不同也值得被人爱。但是,没有得到过母亲的关注的人,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会去追逐名望,为了名望会不惜牺牲自己的柔软性、创造性。

刚刚提到的《顺从的动物》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位患者:“过于重视工作结果,但在执行时却不会付出全力。”这位患者之所以变成这样,也是因为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他所关心的并非工作,他只是想通过提高业绩来获得旁人的关注罢了。

人们经常说,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吧?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会这么想,也会引导自己这么做,但往往人就是会在意结果。

这是因为获得好的结果能够暂时消除自我无价值感,获得了一时的关注罢了。 nr+7VctqS+lJfR3vf/UKBKaV6V6YdH2EVx5R3SPS2Mhi5T1H6X69cxx4VfKWoIB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