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序

本书是我在实用心理学领域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心血结晶,逐渐成型于我的思考中,其内容均来自我在治疗精神疾病过程中的观察及积累的经验,来自我与社会上各色人群的沟通和接触,来自我与朋友及学术对手的交流。同时,也来自我对自己心理特质的批判。

我希望可以将自己从实践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在历史学与术语学的层面上,是与既有的知识相结合,而非将所有个案均一一呈现于读者面前,从而增加其阅读负担。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一个医学专家的经验突破其狭窄的专业领域,进入一种普遍联系之中,从而令那些受过教育的外行人均可以看懂并从中获益,而并非为自己的论证寻找历史依据。我坚信,本书所呈现的心理学观点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和适用性,因此,相比于让其继续处于专业化科学假设的形式之中,让其处于一般的关系中可以令其获得更好的阐明,否则我是不会甘冒或许被误解为是在对其他领域进行侵犯的危险进行这种延展的。

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将只检视此领域内少数几位著作家的思想,而非将与此有关的所有讨论都放进我的内容中。因为即便只是编列相关材料和观点的目录,我也是力不从心,更别说是对其长篇大论地展开阐述了,何况这样做并不会对问题的探讨和进展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我毫不犹豫地舍弃了我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大量材料,只为更专注地对本质性问题进行讨论。我曾同我的一位住在巴塞尔的朋友斯米德博士通过信件就心理类型问题进行过探讨。这些信件是我们观念的交流与碰撞的见证,极具价值,可以帮助我理清思想。我将它们中的大部分做了改动后写进了本书,其他的只能忍痛割爱。这些信件内容尚属本书的准备阶段,如果原封不动地将其收入本书,恐怕会令书中的内容显得格外混乱,而非更加清晰。但无论如何,正是由于有了朋友的辛苦付出我才得以写成此书,因此,在此我要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个名字代表着两种思想体系,而且还包括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类型,古往今来,这两种思想和性格体系经历了各种包装,然而仍无法掩饰其一直以来或多或少的对立性,这种冲突在中世纪表现得尤为激烈,使得那一时期的思想界四分五裂,其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且成为基督教会史上最重要的内容。尽管称呼各异,但实质上我们所谈论的却始终都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包括他们的思想。灵觉的、神秘的柏拉图式性格,和基督徒灵魂深处坚定的信仰观念与信仰生活相对应。而实用的、有序的亚里士多德式性格,则把这种信仰观念与生活固化为一个体系、一套教义、一种崇拜仪式。最终,基督教会兼容了这两种性格,前一种体现在神职人员身上,后一种则隐居于修道院,但两者之间时常发生冲突。”(海涅《论德国》第一章)

荣格 otsHWGaABlIpN7bKfctC0TNsR6H9ioXITJwNM+EhAYT3B0vnVTgW6RR+d4zg06i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