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一、怎样认识世界

我们的心灵出于适应周围环境的目的,会发展出从外界接受印象的能力。除此之外,心灵会为了追求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理解,并且早在婴幼儿时期它就会慢慢形成一种理想的行为模式。虽然我们至今还不能找到一个明确而恰当的术语将心灵的这些表现表达出来,但它的存在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而且我们一直认为心灵存在这种表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内心始终存在着一种无力感。可以说,心灵要从事各种类型的活动,前提就是要在内心确立一个目标。我们知道,倘若想确立一个目标,那么首先就要具备应付变化的能力以及一定的自由行动能力;而自由行动能力一定会令心灵丰富,这是一种不可低估的价值。

当婴幼儿首次从地上站立起来的时候,他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而就在那一瞬间,他也会感觉到周围暗藏着的不计其数的敌意和危险。在最初开始尝试行动,尤其是刚开始学步的时候,婴幼儿会经历诸多类型的困难,他们极可能因为这些困难而增强对未来的信心,也极可能会因为这些困难而受到打击。于我们成人看来,有些事情是习以为常或微不足道的,不过它们却会对儿童的心灵产生极大的影响,并进而塑造其世界观。通常情况下,那些发育迟缓或体弱多病的儿童在其内心深处极易产生自卑感和障碍感。例如,如果儿童天生存在眼睛缺陷,那么他就会更想就视觉方面来理解整个世界;如果他存在听觉方面的缺陷,那么他极可能会对某些听上去令人愉悦的声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极可能会成为“音乐爱好者”。

儿童在接触并了解世界的过程中,会将自身的一切官能调动起来,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感觉器官,可以说儿童与世界的基本关系是由感觉器官决定的。须知,感觉器官帮助人形成世界观,而眼睛则是感觉器官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是借助于眼睛来观察世界的,倘若我们将双眼睁开,我们任何人均会注意眼前的一切,如此一来,我们就会让视觉印象成为人生经验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周围世界的视觉印象对我们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原因在于相比耳、鼻、舌、皮肤等其他感觉器官仅能感受瞬间或短暂的刺激,视觉印象通常比较深刻、持久。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某些人身上,或许耳朵会成为其主导的感觉器官,这类人更多的是借助于听觉来获取不同的信息和印象,因此其心灵明显属于听觉型。

通常的情况下,儿童均是借助于特别关注的某一器官或机体系统(无论是感觉器官还是运动器官)来接触世界的,倘若不是这样,他们很可能无法生存下去。儿童会借助于自己比较敏感的器官从外界搜集信息,然后再依据这些印象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由此可知,倘若弄清楚一个人是运用何种器官或机体系统来探索世界,那么我们就会对此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原因是这一器官对此人与外界的任何关系均施加影响;除此之外,倘若清楚一个人的器官缺陷对其儿时的世界观以及后来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那么我们就更容易理解此人的行动和反应背后的意图。

二、形成世界观的要素

我们任何人于心灵深处均存在着一个终极目标,此目标一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所有行动,一方面影响着我们对心理认知能力的选择和心理认知能力的强度。我们要对这个世界形成一定的认识,那就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认知能力;换言之,我们拥有怎样的心理认知能力,我们就会形成怎样的世界观。这就是我们任何人所体验到的仅仅是生命的某一特定环节,或是一件事情的某一特定片段的原因,或者事实上仅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某一特定部分的原因。既然人人关注的均为合乎自己目标的东西,那么,倘若我们无法透彻地了解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个目标,就无法真正理解其行为;倘若我们无法明白其一举一动均在此目标的深刻影响下,我们也就无法对其行为做出全面而公允的评价。

1.知觉

感觉器官将外部世界的印象和刺激传送到大脑,并在大脑里留下一些记忆痕迹。于是在这些痕迹的基础上,想象和记忆的世界得以建立起来。不过我们绝不能把知觉和照片相提并论,原因在于知觉必定会带上感知者个人的独特品质。一个人所感知到的东西并不是他看到的一切。纵然面对同一景观,每个人的反应不会完全相同;如果要问其对所看到的东西的感想,他们必定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知觉并非一定要和现实完全契合,我们人人均具备足够的能力调整自己和外部世界的诸多联系,让其与自己的生活模式相符合。可以说,一个人的个性和独特性就在于其感知到了什么以及感知的方式。总而言之,知觉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生理现象,它还是一种心理认知能力。借助于对这种心理认知能力的观察分析,我们从而得以深入而广泛地透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2.记忆

具备了一定的感知之后,心灵还务必要从事一系列的活动。实际上,心灵的活动均与人的自由运动能力相伴,其按照自由运动的目标和目的来从事各种活动。换言之,人的心灵是一个适应性调节器官,它一定要收集并整理得自外部环境的诸多刺激和信息,还一定要协调统筹一切官能的发展,而人倘若打算妥善地保护自己,倘若打算安然地生存下去,那么此类官能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我们所有人均在对待人生各种问题时拥有自己独特的反应,而我们的心灵中必然会存留这些反应的痕迹。人类需要适应周围环境,我们的心灵因此一定具备着记忆功能和评估功能。倘若失去记忆,我们就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于是我们由此推断出以下结论:所有记忆背后均蕴含着一个潜意识目的,它并非偶然现象,其具有明显的意图,并非鼓励人们继续如此走下去,而是提醒人们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所以,想有效评估某个记忆的价值,就一定要弄清楚此记忆背后蕴含的目标和目的。

3.想象

幻想和想象的内容可以最为清晰地将一个人独特的个性表现出来。我们所说的想象是指引发感知的对象不在场时所产生的知觉再现。换言之,想象是复制出来的知觉,这再次证实了心灵的创造力。想象的产物不只是知觉的再现(知觉本身就是由心灵创造出来的),它也是一种于知觉基础建立起来的全新而独特的产物,就好像知觉的产生是建立在身体感觉的基础上一样。

就内容的清晰度而言,幻想远胜于常见的想象。幻想出来的场景特别鲜明,它不但拥有想象的价值,而且还会对个体的行为造成影响,就如同原本不存在的刺激物好像真的存在一样。倘若幻想显得如同由某个实际存在的事物刺激出来的,我们就用“幻觉”称呼它。幻觉产生的条件和幻想性白日梦形成的条件是一样的。任何幻觉均是心灵的艺术创作,均来自具体幻想者的目标和目的。关于此点,我们可以用例子来说明。

某个聪慧的年轻女子不顾父母的反对与某男子结了婚,父母为此极为恼火,甚至与其断绝了一切来往。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开始深信父母对她不好,而因为双方的骄傲和固执,让他们在诸多重归于好的尝试中失败。这个姑娘来自受人尊敬的富裕家庭,婚后却陷入了相当穷困的窘境。不过从表面上看,她的婚姻生活并不曾表现出任何不幸的迹象。后来,倘若不是她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离奇的现象,人们还认为她早已经适应这种窘境了呢。

这个姑娘由于打小就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因此父女关系相当亲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后来的决裂才更加彻底。因为她的婚姻,父亲对她相当不好,父女之间产生了极深的裂痕,甚至在她的孩子出生时,父母都没心软,不曾去探望她和孩子。于是,这个姑娘对父母的冷酷态度记恨在心,由于她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而恰好在其最需要关心照顾的时候,父母却和从前一样冷酷无情,为此她被触到了痛处,伤了心。

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姑娘追求的目标彻底支配着其情绪,而我们正是借助于这种性格特征洞悉她和双亲的决裂之所以对其产生深刻影响的原因。她母亲是一个拥有相当多优良品格的严格而正直的人,不过她对女儿却相当严厉。她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既服从于丈夫(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又保持自己的地位。实际上,她对于让人们注意到自己的恭顺感到相当自豪,且将其当作自己的一种荣耀。在这个家庭中还有一个儿子,人皆认为其酷似其父,长大后必定会子承父业。于是这个儿子相比女儿,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而女儿则因此被激起了强烈的追求欲望。最终这个原本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女儿,婚后却过着艰难穷困的生活,于是她经常想起父母对她的不好之处,进而令其对父母的不满与日俱增。

某天夜里,在这个女儿入睡前,门被推开了,一个和她长相相似的幻象走了进来,来到她的床前,对她说:“我是如此爱你,因此我不想让你毫无思想准备,一定要告诉你,你会于十二月中旬走向死亡。”

她并没有被幻象吓得惊慌失措,不过还是将其丈夫叫醒,并将幻象的内容告诉了他。次日,她去找医生,又将此事告诉了对方。显而易见,这不过是一个幻觉,但这位女儿固执地认为这件事是真实的。猛然看上去,这种现象好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倘若我们运用科学知识来分析,那么这一切就相当容易理解了。事实是这样的:这位女儿是一个相当有追求的年轻女子,并且据我们观察发现,她对于掌控他人情有独钟。在和父母决裂之后,她发现自己的生活特别贫困。十二月中旬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每年的此时,人们经常会轻易地想起与自己关系较近的亲属,大多数人会心怀愉悦地彼此亲近,互赠礼物,等等。也正是在这一特殊的时刻,那些破裂的关系存在着极大的重修旧好的机会。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轻松地理解,于这个女儿而言,这个特殊的日子和她所处的窘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了。

此幻觉中让人感到奇怪的唯一之处在于,幻象之所以到来仅是为了将这位女儿的死期通知她,这是一个坏消息,而她却在讲给丈夫听的时候充满了兴奋之情。结果幻象的预言没过多久就由其家庭这个小圈子向四周扩散出去,次日她的母亲也知道了这件事,于是这位女儿得偿所愿,其亲生母亲来看望她了。

几天后,幻象又一次来到了她的身边,将相同的内容告诉了她。当我们询问她与母亲会面的结果怎样时,这位女儿说自己的母亲坚持否认自己是错的。于是,她开始老调重弹、故技重演,其目的就在于要满足自己支配母亲的欲望。

由此我们获得如下结论:当人身处巨大的精神压力的时候,尤其是压力最大之时,当人害怕目标无法实现时,都极易产生幻觉。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幻觉相对于比较落后的地区以及在遥远的过去,其影响力是惊人的。

众所周知,关于幻象,游记里有着相当多的描述,其中“海市蜃楼”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又饥又渴且筋疲力尽的旅行者于沙漠中孤独前行,迷路后就看见了海市蜃楼。我们都清楚,当生命面临危险时,人们会因为压力而凭借想象力让自己身处一个明朗的、令人精神振作的情境,以此逃避环境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的压力。所以不妨这样说,海市蜃楼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新的情境,它可以让筋疲力尽者获得鼓舞,可以让优柔寡断者痛下决心,还可以让旅行者变得更加坚强;另一方面,它又如同一味镇痛药或麻醉剂,可以让人将恐惧所带来的痛苦忘却。

于我们而言,幻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原因是我们早已于知觉、记忆机制以及想象中看到过类似的现象。我们会在以后针对梦境的讨论过程中看到与此相同的东西。简言之,倘若一个人更多地发挥想象力,消除高级神经中枢的判别功能,那么此人就极易引发幻觉。在身处危险之中无计可施,在个人的力量受到威胁的压力下,人就会尽力借助于幻觉来消除并克服自己的软弱感。当人承受的压力越大,其批判能力的反思就越少。在如此境况中,那些本着“全力自救”观念的人就会将自己全部的精神力量调动起来,从而让自己的想象转化为幻觉。

错觉和幻觉特别近似,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和外部世界之间还保持着某些联系,虽然这种联系如同歌德的《浮士德》中所描述的那样被曲解了。不过此二者的基本情境以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危机,则是一模一样的。

下面让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从而让我们清楚心灵的创造力是如何在需要的时候将错觉或幻觉制造出来的。一个男子出身于优秀的家庭,不过因为学习不好最终未成大器,仅做了一个普通的小职员。他将所有出人头地的希望都放弃了,内心充满了绝望感,当然他也因为朋友的责备而加大了精神压力。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开始酗酒,并让自己长期身处其中,因为他发现这样做可以为自己的失败找到一个极好的借口。没过多久,他就患上了震颤性谵妄症,被送进了医院。谵妄和幻觉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同之处,但谵妄是因为酒精中毒而引起的,身处这种状态中,患者会发现眼前经常会出现老鼠、昆虫或蛇之类的小动物,当然也会出现和患者职业相关的某些幻觉。

此男子的主治医生们对于他的酗酒行为持否定态度,于是他们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治疗,从而让他彻底戒了酒。病愈出院后,这个男子在三年中滴酒不沾。不过最近他又住了院,原因是增加了新的病情。他声称自己时常可以看见一个人眼睛斜睨、嬉皮笑脸地监视他的工作(如今他的工作是钟点工)。有一次他因为这个人的嘲笑而特别生气,进而抓起铁锹向对方掷去,打算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人还是幽灵。结果那是一个幽灵,他动作轻快地将飞来的铁锹躲开的同时,竟然向他扑了过来,将他狠狠地揍了一顿。

关于这一病例,我们无法再将其称为幽灵了,原因是那个所谓的幻觉竟然可以对人拳脚相加。其实这相当容易理解。尽管他习惯于产生幻觉,不过此次他却将真人当作了幻象。这就清楚地说明,虽然他将酒瘾戒掉了,但出院后情绪更加消沉。他不仅丢了工作,而且被逐出了家门,如今只能靠做钟点工来维持生活,而在他本人和朋友的眼里,钟点工是一份最低贱的工作,结果他因此加重了精神压力。除此之外,虽然他成功地戒了酒,不过他却因为失去了酒的慰藉变得更加可悲。不管怎样,酗酒好歹可以让他做着原先的工作,一旦家里人指责其一事无成,他还可以用自己是个酒鬼来逃避指责。在他看来,相比承认自己缺少工作能力,这个借口总算是光彩一些。病愈后他就再次面对现实,而他所承受的压力相比从前并不曾减少。倘若他如今又成为失败者,他就无法找到安慰自己的东西了——从前他至少还可以让酒成为借口,而如今则无任何借口了。

当他身处精神危机时,幻觉就再次出现了。他认为自己和从前一样,仍旧用酒鬼的目光看世界,并且相当明确地表示,酗酒毁掉了自己的一生,进而到了现在无可挽回的地步。他不打算再从事当下这个既不体面又令人讨厌的工作,又不打算主动放弃这一工作,进而想用生病的借口放弃工作。于是在前面所提到的幻觉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他再次成为医院的病人。他努力打算为自己找到一个获得宽慰的借口,于是幻觉就在这种急切心情的驱使下产生了:他受到了那个人的嘲笑,而在此过程中,他借助于幻觉保全了自己的自尊心。

三、幻想

作为心灵的另一种创造性机能,我们在此所描述的诸多现象中,均可以发现这一活动的踪迹。就像某些可以清晰地印在意识中的记忆或是打造出那些奇异的上层建筑的想象力一样,幻想和白日梦一样被当作心灵创造性活动的一部分。预见和预先判断是构成幻想的重要因素,也是一切运动着的生物一定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幻想和人的运动性存在着相关性,不过就本质而言,它是一种预见的方法。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其幻想均被称之以“白日梦”,因为幻想总与未来有关,其目的在于借助于虚构的方式将“空中楼阁”建立起来,然后再把它当作现实活动的榜样。

针对儿童幻想方面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在儿童的幻想中,对权力的追求是其中最主要的角色。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始终充斥于儿童的白日梦中,他们在描述自己的幻想时,绝大多数均是以“我长大之后……”之类的话语开头的。相当多的成人在生活中表现得如同不曾长大一样,那么于其而言,对权力的追求也必定会成为人生的重心。我们由此可以再次发现,心灵要得以发展,就要确定某个目标。个体一定不会永远将目标设定得极其平庸,原因是人类的社会生活一直需要人们坚持进行自我测评,而这种自我测评必定会激发出人追求优越性并在竞争中获胜的强烈愿望来。

我们在这里肯定不可能做到一概而论,原因在于倘若想为幻想的程度或想象的范围设置各种条件并进行限制是不可能的。在此之前我们所说的情形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是有效的,不过有可能对某些情形并不适用。那些总是以挑衅的目光对待人生的儿童,其幻想能力会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原因就在于他们受到了好斗态度的影响,为此小心谨慎,时时提防,让自己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那些认为人生并不完全如人意的柔弱儿童,他们也会发展出相当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容易沉醉于幻想之中;在某一个成长阶段,他们会让幻想成为其逃避现实人生的一种手段。有时候,幻想也会被用于对现实进行谴责批判。在这样的情形下,它就会成为一种对个人能力的陶醉,个体可以凭借想象这一虚构手段,让自己凌驾于平庸生活之上。

当然,那种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感也会于幻想世界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儿童的幻想中,其对权力的追求通常会以在社会性事务中展示自己的力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某些幻想中,这一特征表现得相当清楚,例如,将自己想象成救世主或强健的骑士,或者将自己想象成征服邪恶势力或恶魔的胜利者,等等。相当多的儿童经常会想象自己不是如今这个家庭的一员,并对于自己属于另外一个家庭的“事实”深信不疑,他们相信终有一天,自己的亲生父亲、某位大人物会来将其接走。倘若儿童存在极深的自卑感,且经常有被剥夺感;倘若他们过于平常,不能引人注目;或者他们由家庭中获得的关爱和温暖无法令其满足,那么他们就极易产生此类幻想。

那些认为有些儿童毫无想象力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或者这些儿童不想表现自己,或者存在某种原因令其不愿意把自己的幻想表露出来,或者存在一些儿童会借助于将自己的想象压制起来,以获得一种权力感。因为一定要尽力适应现实,这些儿童一般认为幻想会让自己失去男子气概或是让自己显得比较孩子气,所以他们不喜欢陷入幻想中去;更有甚者,一些儿童对这种幻想的厌恶有时会发展到极致,从而就表面来看他们好像不存在任何想象力。

四、梦的概说

除了此前描述的白日梦,我们还需要对睡眠中所发生的重要且有意义的活动进行研究。这一活动就是睡梦。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些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大都认可这种看法:借助于一个人的梦境可以相当轻松地发现其性格特征。实际上,梦自始至终就是人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做白日梦一样,规划、设计未来生活,并将之导向安全之境也是人在睡梦中所关注的内容;二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白日梦相对容易理解,而睡梦则无法用三言两语进行解释。睡梦之所以难以解释是相当正常的,我们可以由此事实获得许多的暗示:睡梦是多余而毫无意义的。不过我们暂且可以这样说,对于那些企图克服困难并保住自己未来地位的个体而言,其对权力的追求会于睡梦中得以显现。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于睡梦理解精神方面的问题。

五、移情与认同

心灵不仅可以感知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事物,而且还可以感知并预测还未发生的事情。这种能力对于增强可自由运动之生物所必需的预见功能相当有益,原因是此类生物会一直遭遇调节适应的问题。我们以认同或移情来称呼这种能力。在人类的身上,认同或移情不但发展得相当好,而且分布相当广泛,可以说它遍布于人类精神生活的角落。认同或移情存在的前提条件就是预见能力的必要性。倘若我们需要预见、预先判断或预测自己在将要出现的某一特定情境中采取的行为,那么就一定要学会利用我们的思想、感觉和知觉之间的交互作用,然后对这样的情境做出正确判断。这一行为的重点就在于最终要形成一个看法,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清楚到底是鼓足勇气靠近新的情境,还是加倍小心地避开它。

我们可以在人们交流的过程中找到移情。这是因为倘若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能感同身受地认同对方,那么就无法理解对方。戏剧就是移情的艺术表现形式。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注意到另一个人身处险境时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股莫名的不安感,这其实也是一种移情的表现。这种移情作用也许会很强烈,以至于就算是不存在危险,人们也会下意识地采取防御行为。我们都知道,当有人将杯子摔碎时,现场的人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如果演讲者乱了方寸,无法进行下去,听众就会感到压抑、不自在。尤其在剧院里,我们更容易将自己想象成那些演员,会在心里暗暗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事实上,这就是一种认同能力,它让我们在行动上和感觉上认为自己好像是其他人一样,这是我们天生的社会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的生命发展依赖于它。事实上,这就是一种宇宙感,它会将我们与所在的整个宇宙的关联反映出来;同时,它还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特征,从而让我们可以感同身受地对那些我们自身之外的事物予以认同。

如同存在程度不同的社会感,移情能力也存在不同的程度。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儿童身上看到。比如,一些儿童对于玩具娃娃情有独钟,就如同这些娃娃是真人一样,而另一些儿童则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抛开,仅关注那些无任何价值或生命的东西,那么个体的发展就极可能彻底停滞下来。倘若不是彻底丧失社会感,只要对其他生物可以感同身受,那么就会令儿童虐待动物的事件消失。儿童会由于社会感和移情能力的缺失而在发展与其他人的关系时,仅关注那些价值微小或根本无意义的东西,仅考虑自己,而对他人的任何情绪漠不关心。倘若这种缺失达到严重的程度,那么个体就会彻底拒绝与他人合作。

六、催眠和暗示

一个人如何才能对另一个人的行为施加影响呢?关于这一问题,个体心理学给出这样的回答:这种现象是和精神生活相伴相生的,是其诸多表现之一。倘若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影响,那么就会存在人类公共生活,否则就无从谈起。在某些情形下,这种相互影响相当突出,像师生、亲子、夫妻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受到社会感的影响,人会在某种程度上愿意接受环境的影响,当然这种接受影响的自愿程度与施加影响者对受影响者的权利程度有关。倘若一个人对他人施加伤害,那么他对对方的影响就不会持久。因此如果要最大限度地对某一个人施加影响,那么就一定要令其感觉到自己的权利得到了保证。这是教育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观点。或许可行的教育方式存在相当多的形式,不过采用这一观点的教育方式必定可以和人最原始的本能契合,那就是可以感觉到个人与他人、与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

这种教育方式作用的丧失,仅是在遇到某个刻意要远离社会影响的人时才会发生。须知,那些远离社会影响的行为并不是偶然之间发生的,其行为的发生要经过一番长久的挣扎过程,而在挣扎过程中,个人会逐渐淡化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联系,直至最终公然与社会感处于对立面。此时,任何一种形式的影响均很难对这个人施加影响,甚至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所以我们会看到此类戏剧化的场面:这个人会以抗拒和反击的方式回应试图对他施加的任何影响。

那些认为个人受到环境压制的儿童也会在教育者对其施加影响时产生抗拒情绪。不过,有时外部压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它可以将一切障碍扫除。在这种情况下,权威影响的地位不会一直安如磐石,那么受其影响者就会继续对权威表示服从。而这种服从对社会没任何好处,甚至有时会表现得极其荒诞,以至于服从者无法适应生活。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相当轻松地进行证明。换言之,由于这些服从者早已习惯了无条件服从,所以一旦他人不再对其进行指挥,这些人就会丧失行动能力,丧失思考能力。所以说,无条件服从会对人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存在无条件服从的儿童会在成年后,极易听命于任何人,甚至别人让其犯罪也可以。

我们在犯罪团伙中发现了一些相当有趣的例子——无条件服从的那部分人属于执行命令的人,而团伙的头领一般会让自己远离作案现场,潜藏于幕后发号施令。差不多在一切重大的团伙犯罪案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些唯命是从的帮凶。可以说,这种令人盲目服从的影响力是那么深远,甚至有时发展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某些人会对自己俯首帖耳、卑躬屈膝的行为感到骄傲,将其看作实现愿望的必经之路。

倘若我们可以对日常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就会发现那些极易受影响的人均是最通情达理之人,而他们的社会感也极易受到歪曲。与之相反,那些希望自己可以高高在上、对他人予以支配的人则一般不会受到这种影响。关于这种现象,我们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可以说它是相当普遍的。

极少父母会抱怨自己孩子的盲目服从,相反,如果孩子不听话,他们则抱怨良多。研究表明,这类儿童生活在一个要求他们超越其他人的环境中,结果他们就会努力要冲破这道禁锢其人生的围墙。正是因为他们在家中遭受到如此错误的对待,于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就极难在其身上产生作用。

追求权力的强烈程度和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之间是成反比的。就算是这样,绝大多数家庭教育重点关注的还是要激发起孩子的远大抱负,从而唤醒其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这类做法并非由于家长欠考虑,而是整个人类的文明中均充斥着和这种想法相似的雄心和妄想。可以说,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相比周围其他人,那些最受重视的人一般均表现得更加优秀、更好、更耀眼。在此后讲到虚荣时,我们还会对这种激励野心的教育方式进行论述,会论述其怎样与社会生活相背离,以及这种野心是怎样阻碍心智的发展的。

倘若一个人总是无条件服从,那么其结果就是无论周围发生什么情况,他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其中,催眠就是此类例子之一。试想一下,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服从于某人的一切奇异念头,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催眠术就是建立在和这种现象相似的基础上的。有些人或许会声称自己愿意被催眠,实际上他们却有可能不存在绝对服从的精神准备。还有一种人或许会潜意识地抗拒催眠,而其内心深处实际上却潜藏着极度渴望顺从的天性。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的行为的唯一影响因素就是其心理态度;相反,其所说的或所相信的任何内容均处于次要地位。正是因为在这一点上缺乏清晰的认识,人们对催眠术产生了诸多误解。

就本质而言,催眠和睡眠特别相似。催眠如此神秘的原因就在于此类睡眠是发生于另一个人的指示之下的。仅能在一个人心甘情愿服从的情况下,催眠者方能对其施加指令,而且指令方能产生作用,一般来说,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被催眠者的天性和性格。仅那些愿意听从他人命令而不调动自身判断机能的人,才可以进入催眠状态。由此可见,催眠区别于一般的睡眠之处就在于它可以令被催眠者的运动机能完全被排除,甚至其运动中枢均处于催眠者的随意支配之下。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实际上是处于一种朦胧的轻度睡眠状态,他仅能想起催眠者让其回忆的那些事。在催眠过程中,判断机能,这一心灵最精细的产物会彻底瘫痪,这是催眠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换言之,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成了催眠者的一只手,即一个听命于催眠者的工具。

有些人拥有对他人施加影响的能力,而他们中的大多人均可以将此项能力归功于自己特有的某种神秘力量。这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特别是那些懂得催眠的人极可能会因此从事某些有害的活动。这些人甚至为了达到其险恶目的,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当然,这并非说其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上的。不幸的是,人是一种极易服从的动物。但凡有人摆出一副拥有特异功能的样子,一些人就会被其蛊惑。相当多的人已经习惯于对所谓权威的盲从,他们宁愿被他人愚弄、蒙骗,宁愿被他人的虚张声势给唬住,也不喜欢理性地对当前的情况审视分析。当然,人类的社会生活绝不会因为这种以某种神秘力量来蒙蔽人的行为而催生和谐的秩序;相反,这种行为仅能不断地遭到被欺骗者的反抗。

那些催眠者在施行其手段时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此过程中他们时常会遇到某个人——某个所谓的被催眠者,然后会被对方设计并受骗。这种情况有时在那些企图在某人身上施行催眠术的科学家那里也会发生。

此外还存在一种真假交织在一起的奇异现象,那就是被催眠者或许是一个被骗的行骗者,就某种程度而言,他对催眠者进行了欺骗的同时,自己也服从于对方的意志。此时,产生明显作用的经常是被催眠者愿意服从的心态,而非催眠者的力量。由此可见,如果催眠者善于虚张声势、招摇撞骗,那么就会产生可以影响被催眠者的神奇力量。一切习惯于理性生活的人,一切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人,一切会理性分析思考后才接受他人话语的人,是不可能被催眠的,也绝不会被通灵术蛊惑。催眠和通灵术仅会对那些无条件盲从的人发生作用。

我们在此一定要谈一谈暗示这一问题。之所以把暗示归到印象和刺激之列相当好理解,不言而喻,所有人无不长期处于环境的刺激之中,我们每个人均时刻受着外部世界那些不可胜数的印象的影响,所以仅对一种刺激产生感知是不可能的事。

除此之外,一旦感知者感知到了某个印象,他们就会持续不断地接受来自这一印象的影响。假如印象的出现形式是另一个人的要求和恳求,而此人的目的在于将他人说服,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那么我们就将这些印象称为暗示。

暗示的作用在于令被暗示者心中已有的观点发生改变,或者使其观点更加巩固强化。真正的困难在于人们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所给出的反应存在着不同之处。每个人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程度和其独立性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我们一定要对以下两种人格外关注:一种是对于他人的看法,不管其正确与否,均过度重视,以至于轻视了自己的观点之人,这类人极易受暗示或催眠的影响;另一种人则愿意将任何刺激或暗示当作侮辱,在他们看来,唯一正确的观点就是自己的观点,不过于他们而言,这些观点到底正确与否并不重要,他们对于别人的见解均漠然相待,置之不理。这两种人均存在缺陷。后者的缺陷在于无法接受他人的任何观点。 4ik6vu4saqUp/Hw3/SK/+yV2RFedBklB344jt8mrhhniDrImfJS+bWeB9Y/l5Ls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