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儿童和社会

应社会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我们的生活准则和方式受到这些责任的影响,我们的心智发展也受到这些责任的影响。

社会有一个天然的生理特性,即人类社会是由两性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和社会一定会发生联系。意即,一个人倘若想满足生命的冲动,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那就要和异性共同生活在一起,而于那些彼此孤立的男女而言,这是极难实现的。

如果我们已经认识到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那么我们就会明白,于人类而言,社会具有巨大的保护作用,倘若不存在社会,人类的生命就无法得到安全有序的延续。

当人类面对诸多种类的责任时,就必定要面对劳动分工。这是必然的趋势;人类因为劳动分工的出现,不但不会彼此隔离开来,反而会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我们每个人均要对周围的人予以帮助,也应该与自己的同类休戚相关。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方能保持和谐密切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对初生婴儿所面临的境况进行讨论。

一、婴儿的处境

尽管任何一个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依赖于社会的帮助,不过他最终还是会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一方面给予另一方面索取的世界。儿童在完善自身能力的过程中必定会遭遇诸多类型的障碍,他会因这些障碍而产生挫败感,甚至还会感到万分痛苦。除此之外,儿童早在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感觉,他会发现在其周围存在着相当多比他更能干、更成功、更志得意满的人。可以说,儿童因其所面临的各种处境而认识到,他要拥有一个可以让生命正常运行的整合性器官,于是在此条件下其心灵应运而生。

心灵所背负的使命就是对处境进行评估,同时指引其进入下一个处境,进而遵循着以最低的消耗赢得最大的获益的原则。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当儿童发现有人可以轻松地将一扇门打开或将重物搬动时,当他看到有人可以威风凛凛地发号施令而别人只能俯首听命时,他就会生出羡慕之情,认为对方的体型、个头儿、力量以及权力都相当了不起,于是其心灵深处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愿望,那就是想要长大、想要变得与他人一样强壮甚至比他人更强壮,可以支配周围的人,可以掌控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些就成为其主要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的性格在其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已经开始形成了。从幼年时期开始就以获得力量和技能为其发展方向,他们希望以此获得他人的认可;另外一些孩子则无时无刻不想着自己的弱小无助,并尽其所能地将其自认的弱小无助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获得别人的关怀和帮助。所以,倘若想弄清楚一个人的性格类型,那就一定要追溯到其幼年时期,分析其在那时的态度、表现和举止;倘若想真正弄清楚某种性格类型,那就一定要清楚这种性格类型的形成环境。

无论在哪个儿童身上,我们均可以发现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考虑到儿童所处的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我们在此主要分析那些对儿童不友善的环境。在此类环境中,儿童往往会形成一个糟糕的印象,那就是他们认为整个世界均对自己充满敌意。而他会得出这样的印象的原因就在于其思想和洞察力不足够成熟。不过倘若在此后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这种错误的想法不曾因其所受的教育而被消除,那么其心灵就会从此这样发展下去,并在其行为举止中体现出来,于是一旦他再遇到艰难险阻,这种敌意印象就极可能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在身体有缺陷的儿童身上表现得格外突出。

不过,身体缺陷并非导致儿童无法正视现实世界的唯一原因,倘若生活环境不正常,儿童同样也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倾向。这是因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会接收到不合理的要求,或者会被以不恰当的方式提出要求,而此二者导致的后果和儿童所面临的身体障碍都是一样的。

二、困难的影响

儿童经常会犯不同类型的错误,这是相当自然的事,原因是于儿童而言,这些形形色色的困难会在其还不曾准备好的时候纷至沓来,而他则一定要做出一定的反应。换言之,通常的情况下,儿童不具备从容地发展自己的心理习惯,而在其适应能力还不够完善之时,他就需要去适应那些不同类型且无法改变的现实状况。实际上,倘若我们可以对自己在所处的环境中犯下的诸多错误深刻地反思,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心灵终生都处于不断的尝试之中,仅为了寻找正确的答案,从而让自己不断进步,就如同在持续做一项实验似的。我们在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时,需要格外注意其在发育过程中遇到某一特定处境时会做出何种反应,原因是我们可以借助身处此处境时的态度洞悉儿童的内心世界。当然,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牢记以下事实: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对其进行评价时,均不能仅依据某种固定的模式,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心灵成长过程中,儿童所遇到的困难会阻碍或扭曲其社会感的发展,而这些困难或是由于经济、社会、种族,或是由于家庭环境中的不正常关系等外部环境所致。倘若儿童要承担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下去的重任,一个完整而健康的、发育充分的身体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由此可见,那些身体存在缺陷的儿童必定会在处理人生问题的时候处于劣势。相比正常儿童,他们学步比较晚或运动能力欠佳,一般来说那些开口说话比较晚的儿童,或者是因脑部发育相比其他人缓慢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显得笨手笨脚的儿童,均属于此类型。

众所周知,此类儿童经常会将自己弄伤,原因就在于他们笨手笨脚、反应迟缓,因此就会致其身体和精神上均要承受极大的痛苦。而这个世界并不曾为其提供专门的设计,因此他们极难从中获得温情的对待。相反,他们会因为身体方面的缺陷而招致重重困难。如果精神上的苦痛并不曾令儿童身陷永久性的绝望之中,那么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就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心理补偿,进而将其心灵上的创伤彻底抚平。不过,倘若儿童所处的经济条件很差,那么结果就无法确定了。因此我们可以相当容易地理解身体存在缺陷的儿童必定很难认同人类社会的既定法则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在机会来临的时候犹疑不决,会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机会;他们性情孤僻,喜欢将自己封闭起来,并且习惯于在责任面前逃避;他们对生命中悲惨的一面的兴趣远大于光明的一面,不过总体来说,他们对两方面都相当看重,因此外在的表现就是好斗;他们希望他人对自己好,不过其本人却仅想着自己而不愿意为他人着想;他们往往认为人生责任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而无法像相当多的人那样在各种责任的激励下奋发图强。总之,他们对其他人、对世界均心存敌意,在自己和周围环境之间竖起一道高墙,并让其日益增高。这让他们在处理事情时均过度谨慎、犹豫不决,于是他们越与人接触,就越远离真理和现实世界,最终会面对越来越多的困难。

倘若儿童无法从其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体贴和关爱,那么他们极可能陷入类似的困境。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他们的成长就会大受影响,表现为他们会越加固执,最后会变得不但不清楚何为爱,更不清楚怎样爱,原因是其身上爱的本能不曾被开发出来。换言之,倘若儿童是在缺乏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那么他就很难将爱表现出来,原因在于逃避所有爱与温情已经成为他们基本的人生态度。除此之外,有些父母、教师或其他成年人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考虑不够周全,进而将一些有害的言论传达给儿童,像爱与温情是无礼的、可笑的,或者是怯懦的表现。这种做法极可能造成儿童形成逃避爱与温情的人生态度。当然,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相当多,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曾经在爱和温情上遭过嘲笑的儿童。

于儿童的心灵成长而言,与外界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时候,倘若儿童身边有某个人主动向其示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就极易与此人成为至交好友。这可以说明有的人在长大成人后仅与一个人保持友好关系,却无法对这个人以外的任何人产生好感的原因。此前提到过的那个男孩就是此类例子,其经历充分说明了此类人在人生中或许会遇到何种困难。当他发现母亲仅对弟弟好的时候,他就会感觉自己被忽视了,于是其一生都在寻觅,企图找到于幼年时期失落了的温暖和关爱。因此就可以肯定,此类人必定接受的是压制性教育。

当然,这并非说温情泛滥的教育就一定好。与毫无温情的教育一样,这种教育也是有害的,那些备受宠爱的儿童和招人嫌弃的儿童一样会面临相当多的困难。那些从小就始终受宠的儿童强烈渴望温情,于是他经常会对某个人或某些人恋恋不舍,不愿意与对方分开。倘若我们过度地强调温情的价值,就极可能让儿童误认为其可以用爱强迫大人们一定要对自己负某些责任。

当然,儿童若想实现这一目的相当容易,他只要对其父母说:“因为我爱你们,所以你们一定要为我做一切事情。”这种情况在一般家庭里是一种常态,而且差不多已成为一条不言而喻的定律。一旦儿童在他人身上发现一丁点儿此类苗头,他们就会主动展现出更多的温情,从而让父母对其更加体贴、依从。倘若他仅对某个家庭成员表现出特别依恋的状态,那么就要多加注意了。可以肯定的是,温情泛滥的教育一定会对儿童的未来造成危害,进而导致其在此后的人生中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拼命获取他人的温情。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例如企图将其竞争对手(兄弟或姐妹)制伏,或者借助于搬弄是非来打击对手。在他看来,倘若自己成为他人眼里光彩照人且品行端正的好孩子,那么自己必定会获得父母的格外偏爱。于是,他就极可能存在怂恿兄弟姐妹干坏事,进而让自己成为父母最疼爱的好孩子的行为。

除此之外,他还会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向父母施加一定的社会压力,并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公众注意的中心,进而获得比其他人都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儿童成了懒孩子或坏孩子,那么唯一的原因就在于他想让父母更多地围着他转;而如果他成为一个模范儿童,那么则是由于他渴望获得他人的注意,对于其本人而言,他人关注的目光就是一种无形的奖励。

借助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获得如下结论:一旦心灵活动的方向确定下来,为达到目的,一切东西均可以成为手段。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儿童极可能会误入歧途,也极可能会成为模范儿童。大家也许会经常看到以下画面:倘若是几个儿童在一起,那么必定会有一个儿童会借助于调皮捣蛋来吸引众人的眼球,而另外几个事实上相当精明,他们会借助于良好的表现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还有一些儿童,其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已被他人清除得干干净净,然而正是由于环境过于友好、舒适,其自身的能力也被削弱了。事实上,这类儿童与受宠儿童基本上是同一类型。他们从不曾获得正视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的机会,也不曾获得为自己未来的人生做准备的机会。如果他们遇到那些愿意与其接近的人,他们并不清楚怎样和对方保持联系;如果遇到那些因为成长过程中出了问题而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那么他们更不清楚怎样和对方交往了。由于从不曾接受过克服困难的训练,那么当他们面对现实人生中的困难时,必定缺乏经验。结果就是,只要他们走出家庭这一“温室”,必定会遭遇挫折。原因就在于他们无法在“温室”之外获得那种愿意为其承担一切责任的宠爱,进而让习惯了“温室”的他们一时之间无法适应。

这些备受宠爱的儿童还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更多地考虑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这些共同特征中发现其社会责任感发展得并不充分,还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形成了相当消极的世界观。倘若他们想最终获得幸福人生,那么就要想办法纠正自己错误的行为模式。

三、人的社会属性

怎样借助于观察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以了解其人格并判断其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有地位呢?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极其详尽的阐述。我们所说的“地位”一方面指一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另一方面还包括其对周围环境和人生问题(例如职业、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等)的态度。而对于所有人而言,其与生俱来的东西包括职业、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等,这些是他一定要面对的东西。

我们由以上论述会获得如下结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个人由外部世界获得的一切印象均会对其人生态度造成强烈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婴儿出生的最初几个月里,其对待人生的态度就会被确定下来;而且从此之后,每一个婴儿的行为均有其独特之处,这让我们绝对不会将他与其他婴儿混淆,原因是他已表现出了意义明确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会伴随其成长越来越明晰,并且基本上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在此后的成长过程中,儿童的心灵活动会更多地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须知,人的社会感是天生的,它最早的表现就是儿童对温情的追求(而他会因为追求温情而努力去靠近成年人)。

儿童的爱恋始终指向他人,而并非如同弗洛伊德声称的指向自己的身体。依据弗洛伊德的理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冲动的强度和表现方式会发生明显变化,如果是两岁以上的儿童,其性冲动的表现方式主要是说话。而我们则认为,在儿童的心灵深处,社会感深深地植根其中,仅在儿童的精神机能出现了最严重的退化时,他才会失去它,不然的话,它会与其终生相伴。

在某些情况下,社会感极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会被扭曲或者受到限制;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社会感或许会扩大或拓宽,不但会扩展到所有的家庭成员,而且会扩展到整个大家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甚至还有可能超出这些范围,扩展到动物、植物、无生命的物质乃至整个宇宙。总而言之,我们经研究获得的一个关键结论就是,人与生俱来拥有社会属性。弄清楚此点,于我们了解人类行为有着极大的帮助。 MAJyjJZKPRDOtlPdWymFUtLitgh+UTumfXHKKFlA615ktOJXarL7U66JLHavD6L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