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们讲到的性格特征在形式上实际就是情感与情绪。前者可以说是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心灵活动,自觉或不自觉的突然宣泄是其表现形式。和性格特征一样,情绪宣泄也具有确定的目标和方向。至于后者,它并非所谓的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实际上人会产生情感的原因在于他想改变自己当下的处境,这种做法与其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相当符合。例如,如果周围没有敌人,那么一个人必定不会愤怒。换言之,人会产生愤怒这种情绪的原因就是为了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总之,情感和情绪是强化了的、更为激烈的心灵活动。当一个人无法想出任何更好的办法去实现目标时,情感和情绪就会自然流露出来。
在此我们还要谈一谈以下这类人:他们被自卑感和无力感驱使着,只好打起全部精神、使出浑身解数,无奈地拼命去奋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其内心坚定的信念。因为心存深刻的不安全感,于是人们通常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旨在将心中的不安驱除并获得安全感,就算是有些人对于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不具备足够的信心,他们也会坚守这一目标,不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借助于情感和情绪的表达,让自己加倍努力靠近目标。深受自卑感刺激的人同样会借助于情感和情绪的宣泄把全身的力量集中起来,从而达到强硬而激烈地实现自己所渴望的目标的目的。总之,一个人绝对有可能借助于情感或情绪这种强化了的心灵活动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倘若此办法不大起作用,那么他一定不会将情感或情绪过多地流露出来。
既然情感和情绪与人格有着这么密切的关系,那么它们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特征,而非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所独有的特征,区别在于其程度因人而异罢了。不论是谁,倘若置身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他就会相应地将某种特定的情感流露出来,我们暂且用“情感适应能力”来称呼这一现象。作为人类生活必备的一个环节,我们均会切身体验到不同类型的情感。倘若我们对一个人了解得极其清楚,那么就算是从不曾与之发生过实际接触,我们也可以将其习惯于流露出的情感和情绪想象出来。作为根深蒂固的心灵现象,情感或情绪必定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原因是身心一体、密不可分。伴随着情感和情绪,我们会出现相应的生理现象,具体表现为面红耳赤、脸色苍白、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等血管和呼吸器官的各种变化。
愤怒这一情感会将对权力和支配地位的强烈渴求充分地表达出来,其目标相当清晰,即要迅速而猛烈地摧毁眼前的任何障碍。关于这一点,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意即愤怒者可以说是倾其全力追求优越感的人。不过,有时对认同的追求会蜕变为对权力的迷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定会看到,这类人一旦其权力受到威胁,必定会勃然大怒。他们确信(这是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的教训),借助于这种办法,可以将对方轻而易举地打败,进而达到目的。虽然这种办法并不是最好的,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确可以发挥作用。或许很多人还记得,自己曾怎样在大发雷霆的情况下重新确立自己的威望。
人在某些情况下会愤怒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过当下我们要谈的并非这种理所应当的愤怒,而是一种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有目的的强烈反应。有些人愤怒起来可谓驾轻就熟、惹人注目,原因在于这种愤怒早已成了一种手段,此外他们再无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人常常傲慢而且神经极其敏感,无法容忍他人和自己平分秋色,更无法容忍他人强过自己,唯有凌驾于他人之上,他们方能心满意足。于是,他们目光敏锐地观察着四周,时刻保持警觉,担心他人追上他们或者给予他们过低的评价。敏感的人一般均会具备多疑的性格特征,意即敏感之人通常很难对他人付出信任。
和愤怒、敏感和多疑密切相关的还包括其他一些性格特征。不难想象,倘若一个人始终在想着超越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那么其必定会遭遇重重困难,并且有可能被艰巨的任务吓倒,以致于无法适应社会。最终的结果就是,倘若无法如愿,他就会以让人讨厌的方式作为公开表达自己的抗议的唯一方法。例如,他或许会将镜子砸碎,或许会将昂贵的花瓶摔碎。就算他会在事后为自己当时的行为道歉,声称自己并不清楚所做的事情,他的理由也极难令人信服,因为他那种企图伤害周围人的欲望过于明显。
这种做法在小范围里或许会发生一定的作用,不过倘若将这一范围扩大,那么就没多大效果了。如此一来,易动怒的人或许就会经常与外界发生正面冲突。
关于愤怒这种情感,大家理应是耳熟能详的,一旦提到“愤怒”之类的字眼,一个性情暴躁者的形象就会立刻浮现于我们的脑海中。这类人对外部世界怀有极其明显的敌意,愤怒代表着其身上的社会感差不多不存在了;他们为了追求权力而不择手段,甚至可以做出置对手于死地的事来。可以说,情感与情绪是性格最为清晰的外化表现,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相关知识的帮助下,对多种多样的情感和情绪问题进行解释。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性情暴躁、愤怒、尖刻的人均会对社会生活持有深刻的敌意,并且这类人身上还存在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即他们狂热地追求权力,其根本原因就是内在的自卑感作祟。当人处于勃然大怒之时,其内心深藏的自卑感以及对优越感的渴求就会暴露出来。由此可见,愤怒的确是无多大意义的雕虫小技,其目的仅是借助他人的不幸来抬高自身的价值。
作为愤怒最重要的催化剂之一的酒精,极易令人情绪失控。众所周知,人们在酒精的驱使下极易将文明的防线忽视掉。醉酒者的举止粗鲁而不文明,他们无法控制自己,更无法顾及他人。或许清醒中的人会尽其所能将自己对人类的敌意隐藏起来,或许是将自己的某些缺点克制地隐藏起来,不过倘若喝醉了,他们就会原形毕露。那些不大适应生活的人常常极易染上酒瘾,关于这一点相当好理解,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但可以于醉生梦死中获得慰藉,忘却痛苦,而且可以以此为借口替自己的失败开脱。
相比成年人,儿童更爱发脾气,有时候就算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令其勃然大怒。这是因为,就自卑感而言,儿童比成人更为强烈,因此他们常常会为了追求权力而采用更加激烈的方式。事实上,儿童是在用愤怒这一方式来谋求认同感,原因是他面对着的每一个障碍均是无法逾越或难以克服的。
如果怒气无法借助于咒骂和发火发泄出来,那么愤怒者本人或许就会被愤怒所伤。说到此处,我们要顺便提一下自杀。我们可以看到,在自杀行为中的自杀者一般怀有两种意图,即一方面伤害亲友,另一方面对失败的自己予以惩罚。
每逢一个人由于失去或被夺走某个东西而耿耿于怀、无法自拔之时,悲伤这种情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和其他情感一样,这是对不快乐和软弱的一种情感补偿,为的是改变自身处境。由此可知,悲伤和愤怒的作用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引发的刺激不同,因此表现形式不同。悲伤与其他情感相同之处在于,它同样隐含着对优越感的追求。例如,愤怒的人的目标是贬低对手,将自己抬高,其愤怒直指对手;悲伤则直指个体自身,这一情感等同于心灵上的退缩。换言之,悲伤者仅能于悲伤中实现抬高自己并得到满足的目的。虽然悲伤者与悲愤者获得满足的方式不同,不过其均属于一种宣泄、一种心灵活动。悲伤者经常不停地抱怨,抱怨这一行为本身就代表着喜欢抱怨之人对他人以及社会的不满和敌意。因此,虽然悲伤是人的一种天性,不过倘若过分夸张,那么它就会成为一种对抗社会的姿态。
悲伤者可以获得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的原因,完全与其周围的人对待其态度有关。可以想象,倘若获得他人的同情、支持、鼓励或资助,那么悲伤者就可以让自己的处境变得轻松一些。倘若眼泪和哭泣可以发挥作用,那么悲伤者自然就可以让自己轻松地凌驾于他人之上,成为现有秩序的审判者、批评者或控诉者。此悲伤的控诉者对环境的要求越多,其控诉就越坦白越直接,其悲伤也就越重。如此一来,悲伤就会成为一个无法抗拒的理由,而悲伤者则可以借此理由把无法推卸的责任和压力强加于他人。
可以说,悲伤这一情感充分展现了以退为进、反弱为强的奋斗过程,展现了个体想要维护自己的地位、想要规避无力感和自卑感的目的。
倘若我们想要真正理解情感与情绪的意义和价值,我们首先就要清楚情感和情绪是克服自卑感、提升自我人格以及获取认可的有力武器。实际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利用情感作为武器的现象可谓司空见惯。如果儿童发现自己可以靠发火、伤心和哭泣来左右周围环境、摆脱被忽视感,他就会不断地尝试这一方法。这样一来,他就极易陷入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那就是企图用自己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只要需要,他就会随时将这一武器取出以达到目的。
不过,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过分依赖情感实际上是一个坏习惯,有时甚至会演变成一种病态行为。倘若一个人从小就有这个毛病,那么其成年后或许会经常滥用自己的情感。每当遭到拒绝,或者当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他们就会习惯性地运用起这种情感手段,接着用游戏的态度将其愤怒、悲伤以及其他所有的情感释放出来。可以想象,他如此得心应手地操纵着自己的情感,就如同在操纵木偶一样。实话实说,这种性格特征一方面不具备任何价值,另一方面还招人讨厌,更重要的是,它将情感的真正价值扭曲了。
滥用情感或许会引发某些生理反应。众所周知,有些人愤怒时其消化系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因此而发生呕吐。这种生理反应明显带有某种程度的敌意和对抗倾向。同理,悲伤常常会让人茶不思饭不想、寝食难安,如此一来,悲伤的人就会变得憔悴不堪,成为名副其实的“断肠人”。
滥用情感是一件特别需要重视的事情,原因就在于它会伤害到他人的社会感。当痛苦的人获得他人的友善对待时,其沉痛心情就会慢慢地平复下去。不过,还有一些人极其渴望他人的关怀,竟然希望自己的悲伤可以绵绵不绝、永不消失,因为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在同伴所给予的友谊和同情中真切地体会到自我价值和优越感。
嫌恶是一种分离性情感,和其他情感相比,其分离属性表现得不那么明显。就生理方面而言,一旦胃壁受到某种刺激,人就会产生恶心欲呕的感觉,不过,心理因素同样也可以引发恶心欲呕的感觉,这可以明确地证明嫌恶具有分离性的特点。嫌恶将一种反感或不喜欢的情绪表达出来;因嫌恶而流露出的诸多表情一方面代表着对环境的蔑视,另一方面代表着用排斥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嫌恶这一情感极易被滥用,相当多的人以其为借口来逃避某些不愉快的处境。嫌恶还是一种相当容易被激发出来的情感,而人们一旦对某些社交场合心生嫌恶,自然就会想到逃离。可以说,嫌恶是最容易被激发出来的一种情感。如此一来,一种原本无害的情感就成了反社会的有力武器,或者说就成了逃避社会的有效借口。
恐惧和不安是人类生活中最值得注意的现象之一。这种情感不但是一种分离性情感,和悲伤一样,它还会在人与人之间制造出一边倒的局面,进而让某些人将责任和义务推给他人,因此它还是一种麻烦。例如,当儿童由于恐惧而企图躲避某种处境时,其采取的一般方式就是寻求他人的保护。恐惧和不安这种心理机能就其表面而言,并不存在任何优越性,没错,它看上去好像就是失败的代名词。恐惧不安之人会尽其所能地让自己显得渺小无助,如此一来,这种情感的分离性特征(也就是对优越感的追求)也就随之暴露出来了。换言之,这样的人寻求庇护的目的就是想借助这种方式以养精蓄锐,直至确信自己具备了直面并战胜摆在眼前危险的能力为止。
恐惧和不安是一种天生的、根深蒂固的情感,或者可以说恐惧是所有生物均具有的天性。在人类的身上,这种情感表现得格外显著,原因就在于人类本身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儿童缺乏足够的人生历练,对生活的认识也相当粗浅,因此仅靠个人力量是绝对无法平稳顺畅地走下去的,一定要依赖他人的扶助才行。他一踏入生活就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诸多困难,他会因为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而受到种种影响,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儿童在处于不安全感的过程中一直都面临着失败的危险,于是他们就会形成一种悲观倾向,渴求外界的帮助和照顾就成为其主导性格。如此一来,他越是去解决自己的人生难题,就会越谨小慎微,甚至是裹足不前。如果硬逼着他往前,那么他还会产生随时逃跑的念头。
我们进一步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就会获得此前在讨论焦虑这一性格特征的那个章节里所得出的各种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恐惧和不安极其强烈的人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他想要获得他人的帮助,他想要他人对自己时刻予以关注,而事实上,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构建一种他人一定要随时为其提供帮助的主仆关系。我们进一步发现,有相当多的人终生都在渴望得到特别关注。这些人的独立能力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大打折扣,所以他们格外需要特别关注,不过,不管他们多么渴求与他人在一起,其社会感仍少得可怜。他们表现得如此不安是为了获得特权地位。他们可以凭借恐惧与不安避开生活的诸多要求,还可以征服周围的所有人。慢慢地,他们将这种分离性情感渗入其日常生活的所有关系中,进而成为其获得支配地位的一个重要工具。
快乐是一种最容易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感,也是一种和疏离与孤立完全不同的情感。快乐的人喜欢与他人一起玩,喜欢与人为伴、与人分享时,其快乐的心情均溢于言表。快乐是一种结合性情感,用语言可以如此表述:快乐是将友好之手伸向同伴,是向他们传递温暖。很明显,这种情感包含了结合性因素。当然,快乐的人同样也会产生不满足感或孤独感,同样也需要设法克服这些负面情绪,并且他同样会沿着我们此前所讲过的那些路线去获取某种程度上的优越感。实际上,倘若想克服困难,那么快乐理应称得上是一个最佳办法。有快乐之处就必定存在欢笑,换言之,欢笑即是快乐这一情感的基本元素。欢笑可以缓解压力、令人放松;欢笑还可以扩展到所有人,因为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极易引发他人的共鸣。
不过,某些人出于个人目的会滥用这种欢笑和快乐。例如,一个害怕自己不能得到重视的病人在听到大地震的消息时,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感到悲伤,相反却是喜形于色,原因是他认为悲伤会令自己变得软弱无力,于是就选择逃离悲伤,试图表现出快乐这一与悲伤相反的情绪。幸灾乐祸也是一个滥用快乐的例子。所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表现出来的快乐均是对社会感的否定和破坏,均是一种分离性情感,是一种旨在将他人征服的工具。
同情是最能将社会感体现出来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倘若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发现同情这一情感,我们差不多就可以断定此人具备和他人融洽相处的能力,进而可以断定其具有成熟的社会感。
相比同情本身,更为常见的是习惯性地滥施同情。滥施同情的人从表面上看好像具有极其强烈的社会感,实质上,其行为仅是一种虚假浮夸的表现而已。例如,有些人拼命挤进灾难现场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上报纸、出名,而事实上他们并不曾为受害者做过任何事;还有一些人之所以这样做或许纯粹是为了要窥探他人的不幸。对于这些为了同情而同情的人,对于这些别有用心的“同情者”,我们一定要将其人格和行为联系起来看待,因为事实上他们是在借此将自己比那些可怜而贫穷的施舍对象更为优越之处显示出来。这就像深谙人性的拉罗什福科曾说过的一样:“我们总能从朋友的不幸中获得满足感。”
谦虚作为一种集结合性和分离性于一身的情感,是社会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我们的心灵活动紧密相关。一旦失去了这种情感,人类社会就将消失。当一个人的存在价值降低时,当他不再对自我价值予以关注时,他就会产生谦虚这一情感。这一情感会引发身体的强烈反应,像毛细血管充血,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一旦充血人就会脸红。这种现象经常可以在面部发现,不过也有一些人会全身发红。
就外在表现而言,谦虚事实上就是一种退缩,而且相当于在为逃离危险处境做准备,这是一种伴随着轻度沮丧的孤立姿态。因此可以说,倘若一个人经常低垂着双眼,或者脸上露出羞赧之色,那么我们绝对可以将其行为看作退缩或逃离的征兆。由此可见,谦虚绝对是一种分离性情感。
与其他情感一样,谦虚也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有的人动不动就脸红,是因为这种分离性特征会对其与朋友的一切关系造成危害。谦虚一旦被滥用,它导致的分离作用肯定会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