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中医四诊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是中医治疗必需的步骤。
望诊就是医生利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病人。望诊的内容很多,如病人的精神、形态、面色、舌苔以及全身各部分出现的异常现象,都要通过望诊获得。
望神就是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如果病人两眼灵活有神,精神良好,表示疾病还不十分严重。如果病人两眼无光,表情呆板,精神萎靡,常表示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应当引起特别的重视。
望色是通过观察患者全身皮肤色泽变化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也称色诊。通过色诊可了解脏腑虚实、气血盛衰和病情严重程度。
1.面色苍白:多是虚证,尤其是血虚。
2.面色潮红:多是热证,实热或虚热。
3.面色发黄:多是虚证,尤其是脾胃虚。
4.面色晦暗:多是虚证,尤其是肾亏。
5.黄疸:病人眼白发黄,严重的甚至全身皮肤也发黄,多是湿热。
观察舌苔和舌质的变化,这是中医诊病的重要内容。
1.舌苔:舌苔是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舌苔。在正常情况下,舌苔较薄,呈现白色。当患病时,舌苔就变厚,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舌苔来诊断病情。
白苔:多是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舌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
黄苔:多是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灰苔: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2.舌质:正常人的舌质淡红色,湿润,转动灵活,能自由伸出口外。
舌淡:舌质的颜色比正常人淡,是虚证,多见于血虚和阳虚。
舌红:舌质的颜色比正常人红,是热证或阴虚。舌红而无苔是阴虚;深红者多是热盛伤阴;舌红而苔黄是有实热。
舌红起刺:多是热证。
舌紫:舌紫色,或有紫斑,多是血瘀。
舌头强硬:多见于肝风。
舌头干燥:多是热盛伤阴。
闻诊是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声音的高低、缓急、强弱、清浊而获知病性的方法。
1.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
2.语声重浊:多是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
3.声音嘶哑:新病暴哑,为风寒束表,肺系会厌受其寒侵,经隧收引,津凝会厌,以致不能发音。若久病、重病突然声哑,则是比较危险的症状。
4.声低息短,少气懒言:是中气虚损的症状。病人经常神志不清,语无伦次,也是急性热病的症状。
5.咳声高低缓急,可辨寒热虚实:咳声清高、无疾、舌红、乏津,是燥热犯肺或水不涵木、木火刑金。咳声重浊、痰多清稀是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或少阴阳虚、水饮内停。咳声急迫、连声不止是寒邪束表、气道挛急所致。吐出痰液其咳即止,是疾阻气道之征。
6.呃逆:俗称打嗝。如果打嗝不止,是肺气不宣、脾气不运、肝气不舒的表现。
问诊应当直接问病人;如果病人是幼儿或者已经昏迷,则应当对了解病人病情的人进行询问。
问诊的内容,首先要问清楚病人的主要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发展变化过程,还要问清病人的病史,特别应当问清以下这些问题。
初起发热、怕冷是表证;发热、不怕冷而出现出汗、口渴是里证。经常怕冷而无发热是阳虚;经常面部发红、有低热、掌心热是阴虚。
发热不高、怕风、有汗是表邪较轻;发热、怕冷、无汗是表邪较重。不发热而出汗叫自汗,是阳虚;睡着后出汗叫盗汗,是阴虚。
喜欢热的饮食,多是寒证;喜欢冷的饮食,多是热证。口苦,多是肝有热。口淡、口甜、口腻,多是有湿。
大便秘结、干燥难解,多是实证、热证;大便稀薄有不消化食物,多是虚证、寒证。小便短少黄赤,多是实证、热证;小便清长色白,多是虚证、寒证。
对于女性病人,应当注意询问月经。月经提前、量多、色鲜红,多是热证;月经延期、色暗紫,多是寒证;月经延期、色淡,多是血虚;月经量少有块,经前腹痛,多是血瘀。
切就是摸和按的意思,切诊也就是按脉和摸体表。切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对于诊断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掌向上平放,医生以示指、中指和无名指顺序放在病人腕部桡动脉上,按察脉搏跳动情况。切脉前应该先让病人休息一会儿,这样切脉才能准确。
正常人的脉搏,一呼一吸之间4~5次,每分钟60~80次,因为古代没有钟表,所以医生以自己的呼吸来计数病人的脉搏。正常时,脉搏比较平稳,如果患病时,脉搏会变化,常见的脉象有以下十种。
1.浮脉:脉搏呈现部位浅,轻取即得,这种脉多属表证。
2.沉脉:轻按不明显,重按才感到,这种脉多属里证。
3.迟脉:脉搏慢,一呼一吸之间2~3次,这种脉多属寒证。
4.数脉:脉搏快,一呼一吸之间7~8次,这种脉多属热证。
5.弦脉:脉搏硬而有力,好像按在拉紧的弓弦上,这种脉多属肝胆病证或寒证。
6.滑脉:脉搏流利,像珠子滑过去一样,这种脉多属有痰。孕妇怀孕时也会出现这种脉。
脉象示意图
7.濡脉:脉浮而较软、较细,这种脉多属有湿。
8.细脉:脉来细小如线,这种脉多属虚证。
9.洪脉:脉来如波涛汹涌,多属热证。
10.结代脉:脉律不齐,动而中止,多属心病。
1.摸皮肤:皮肤灼热,多是实证、热证;皮肤冷而汗多,多是虚证、寒证。
2.摸手脚:手脚冷,多是虚证、寒证。
3.摸腹部:腹部胀痛,以手按压下去更痛而抗拒,多是实证;按压反觉舒服,多是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