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器官功能障碍。急性中毒多为违犯操作规程及设备故障或误服、误吸等引起。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变化迅速,不及时治常危及生命。
(1)催吐:可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部催吐,或口服硫酸铜溶液(硫酸铜少量加水成淡蓝色)或肥皂水(肥皂加水成米泔样)反复数次。
常用药物中毒鉴别诊断
续表
中毒急救方法
用手指刺激咽部,将有毒食物吐出,最好反复多次,将毒素尽量排出体外。
(2)洗胃:插入胃管后,注入温开水,再行抽出,反复多次;或大量饮入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少量加水成淡红色),后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部催吐,反复几次至洗出液清爽为止。
(3)清肠:服用50%硫酸镁30~50毫升,或用麻油30~50毫升内服。
(4)利尿:静脉输入5%葡萄糖溶液或5%葡萄糖盐水1500~2000毫升。
(1)减低毒性:用蛋白、牛奶沉淀毒物,并起保护润滑黏膜作用。用活性炭吸附毒物,减少吸收。用弱碱中和强酸,弱酸中和强碱。用高锰酸钾分解生物碱和其他有机毒物等。
(2)应用对抗剂:如亚硝酸盐中毒用美蓝,曼陀罗中毒用毛果芸香碱。
(3)解毒单方:甘草30~60克,绿豆30~120克,水煎服。
(1)呼吸循环衰竭:用中枢兴奋剂,如可拉明、苯甲酸钠咖啡因、山梗菜碱等。应重复应用。一般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紧急时静脉注射。
(2)呕吐腹痛:可用阿托品0.5毫克,皮下注射(曼陀罗中毒禁用)。
(3)抽搐:可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0.2克(小儿以8毫克/千克/次计算),或用水合氯醛1.0~2.0克溶于水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