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是个很残酷的效应,由于累积和机会的作怪,才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微软在互联网时代的垄断地位就是马太效应一手造成的。微软掌握了个人电脑市场的先机后,不论是DOS系统,还是Windows系统,90%以上的市场份额都收入了微软的囊中,为它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和信誉,形成了今天微软垄断互联网时代的局面。其结果自然是一家欢乐多家愁,影响力不大的产品,即使性能再优秀,也无法与之抗衡;绝大多数硬件、软件开发商都必须开发和微软兼容的产品或系统,否则就是自绝于天下,自寻死路。
马太效应在企业产品品牌竞争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企业的某一品牌形象一经确立,其产品的价值和知名度就会随之飙升,用户或消费者就会把青睐的目光投射到它们身上。比如说,一名顾客要购买一台新电脑。他已经将选择范围缩小到了各方面情况类似的两种产品上,一台标价7000元,另一台只要6000元。可是结果却大出人的意料,他竟然买下了7000元的那一款,原因就是价高的那台是知名品牌,而另一台却名不见经传。消费者宁可多花1000元(也不是小数目),也不愿意冒险去买“杂牌货”。这就是品牌形象的优势。
马太效应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几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中。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批评的术语就一直充斥着人们的视听。它们的频频出现和显而易见的影响早已抹去了这些术语本身所蕴涵的矛盾与偏见。这不能不说马太效应已经在文化话语领域发生了作用,甚至于已然使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世界再无客观标准可言了。
马太效应也是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的一种通病:当一个人优秀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就会觉得他的“伟大”是与生俱来的,他的缺点也就不成其为缺点了,甚至还把一些和他们本人毫不相关的功绩、品德拐弯抹角地冠在了他们的头上,以达到锦上添花、皆大欢喜的效果。难怪王选教授在区别名人与凡人时会有这样的戏言:“名人用过的东西是文物,凡人用过的东西就是废物;名人做过的错事叫名人轶事,凡人做错事叫犯傻;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老了就只能叫老王。”
教育教学中是否也存在“马太效应”?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哪个学生赢得了老师的喜欢,上课时老师就会总让他发言,有了缺点毛病老师也不予以批评指出,或只轻描淡写地说几句,班里的荣誉也总少不了他;而调皮捣蛋学习又差的学生,老师则另眼看待,上课很少让他发言,他的缺点毛病一刻也逃不过老师的眼睛,并还要经受严厉的批评。
教育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和教师自然就有挑选学生的主动权。学校因为教学质量好而成为重点校,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他的班级就成为重点班,好的学苗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在重点校、重点班。大学就更是这样,清华、北大、复旦等校的学生绝对是全国范围内的出类拔萃的高材生。
同样,学校和好教师的关系也是这样。哪个学校的管理水平高,办学质量好,就容易招聘到好教师,并且好教师还会越来越多。相反,各方面条件都不好的学校,就等于和好教师绝缘了,甚至于现有的好教师也会慢慢流失,另攀高枝了。
跟经济学的马太效应不同的是,爱情中的马太效应则并不简单地是拿情感做成本,越滚越多,而是呈现出这样的态势:家庭、背景、学历等成了衡量婚姻的标准;有钱人找有钱人,于是变得更加有钱;没钱的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即使他们之间有一份真挚的感情;女孩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有票子,如果没有,或许大多是一个无言的结局。所谓的爱情早已成了物质的副产品,可有可无,王子找灰姑娘只是一个童话而已。
从人生这个大角度来说,也存在着残酷的马太效应。先从学习成绩看,成绩好的学生不但能考上好高中,还会考上好大学;成绩差的学生自然上不了什么好高中,继而也就考不上什么好大学。考上好大学的和考不上好大学的,结果自然也不相同,前者是一好百好,后者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将来毕业求职也会受到影响。再从性格看,有自信的人和没自信的人,结果也不一样。前者敢争天下先,不但获得的机会比别人多,还会不断获得新的成功,处境自然越来越好。后者处处退缩,不但捞不着什么好处,慢慢地还会变得自卑、自闭、自暴自弃,处境也就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