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英国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教授。与其说帕金森教授是一个历史学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个社会学家更准确,因为他具有面对真实的勇气和对历史、社会的责任心,他敢于直指人的灵魂深处,敢于深刻剖析社会现象。他经过观察发现的“第二定律”——增加开支以配合收入,一语道破了人的贪婪的本质——越有钱越想得到更多的钱,引起了社会学家以及思想界的关注。
他发现的帕金森定律更是引人注目,直接破解了长久笼罩在人们心中的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官场机构为何如此臃肿?效率为何如此低下?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以有三条出路:
一是申请退位,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减轻了他的负担。由于平庸的助手不会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所以这名官员从此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只能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上面这段文字,就是帕金森教授的帕金森定律的灵魂,精妙地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其后果。
帕金森定律是1957年帕金森教授在马来西亚一个海滨度假时总结出来的。他将自己的结论发表在伦敦《经济学家》期刊上,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1958年,帕金森教授还把帕金森定律写成了一本小册子。虽然该书描绘的是英国的政治制度、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其抨击对象主要是50年代的英国官僚政治,但官僚主义的普遍性使该书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直到今天,他的帕金森定律仍值得官场之人借鉴、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