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夏曾提出过一个破窗理论——
一顽童将一户人家的窗户砸破了。为了修复窗户,该户人家请来木匠,买了玻璃,玻璃商店又购入新的玻璃等等。如此一系列连带的经济活动,为区内经济带来了新需求,从而带动区内经济的增长。
这个“破窗理论”就是典型的“破坏创造财富”。我们不知道是否能找到这么一扇窗子,打破它可以创造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因为砸破玻璃带动的经济效用是以另外一部分负效应为代价的,整个社会上的资源并没有增加,所以孩童砸烂玻璃是破坏而不是建设,是破坏就有可能造成浪费。
既然这个破窗理论实际上是一个谬误,我们也就不用在它身上大费笔墨了。这里我们所要阐释的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这块破玻璃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这个破窗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做过的一项试验:
他把两辆同一车牌、同一型号的汽车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一星期后安然无恙;而另一辆,他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后来,他又把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敲碎了一块玻璃,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由这项试验引申开来,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理论”。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作用,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影响。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相似的情况很多:
*敞开着大门,桌上的财物,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
*当第一个人摘取花坛里的鲜花后,其他的人纷纷效仿,会将鲜花一摘而净。
*有的员工工作违反操作程序,还振振有词,声称某某上次就是这样做的。
*对于员工随意浪费办公室的复印纸张,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于是浪费行为有增无减。
*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类似行为将再次或多次发生。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发现破窗理论至少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必然会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