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一时间,读《论语》在中华大地变成一种时尚,这种现象不能简言之为“传统文化的回归”,而应该视作“人本”思潮对价值失范现象的拨乱反正。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论语》共20篇,其条理井然,脉络一贯,我们只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地体验,并重新确定它的内涵,才能使“一般陷于现代社会心理病态的人们能够求得一个解脱的答案,建立一种卓然不拔、矗立于风雨艰危中的人生目的和精神”。

2500年前的语录,可以跨越时空差异与文字隔阂,显示其中蕴藏的观念吗?这些观念在今天还有多少可行性与正确性呢?脑中存着现代思潮,言行披上孔子衣冠,我们难免显得格格不入;若是倒过来,心中领悟孔子思想,外表顺应现代生活,则会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

南怀瑾先生对此就深有研究。他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享有极高的声誉,并有着很多的头衔——“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国学大师”和“禅宗大师”等,他还曾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如果说传统儒者把孔子推向了远离普通人的神坛,那么,南怀瑾先生便是使孔子走下神坛的一座桥梁。南怀瑾先生在《论语》的讲解过程中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抛却前人的思想束缚,用心体味孔子真正的思想内涵。

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是故加曲解,就能认识到其中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在南怀瑾先生的讲解中,孔子的形象与以往传统儒者塑造的形象大相径庭,没有生硬刻板,没有简单说教,没有不近人情,只是一位循循善诱、学识渊博的长者在向你讲述人生的道理,而这些均源于他人生与学问的积淀。

孔子的思想其实一直都十分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只不过在传统意识中,人们对《论语》的“高山仰止”,将孔子的思想推向了常人不可触及的高处。在南怀瑾先生的讲解中,《论语》这本完成于2000多年前、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的著作,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人性关怀,与我们当今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息息相关,是一本立身、修身、处世的宝典。

南怀瑾先生的解读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他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演绎得几近完美,于诙谐间见机智,于平易处见深邃。借助南怀瑾先生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高深的修养,我们试图重新解读《论语》,希望能给读者以新的人生启迪。

编著者
2008年1月 7NSXebDM8+r7gmOvuJCVFmYEZHwzbbDbmu4R7+kSdKsh6bJ2EptJ/wFGZQJJ8Z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