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这个称呼是什么意思?

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曾经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使齐桓公成了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很尊敬他,由于其名仲,因此以“仲父”称之,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那么“仲父”这个名称如何产生,历史上只有管仲这一位“仲父”吗?

中国古代兄长之间以“伯、仲、季”排行,老大称“伯”,老二叫“仲”。《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后来指月份也有“仲季”之说。所谓“仲父”就是仅次于父亲的人。在中国古代讲究三纲五常,父为子纲,父亲在家长制度下非常有权威。对于自己尊敬的人“以父事之”,但又不能认别人为父亲,所以“仲父”一词已经是非常高的尊崇了。

吕不韦也当过“仲父”。他原来是一位韩国商人,投机政治后一跃而成了秦国宰相。按理他已位极人臣,权倾天下了,可他并不满足,非逼着年幼的秦王嬴政封自己为“仲父”。但是“仲父”这个称号应该是帝王自愿给的,自己硬要来的,终归是个祸患,最后吕“仲父”被毒死,成为所有“仲父”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位。

西周初年的姜尚姜子牙,帮助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伐商灭纣,开创了周朝800多年的基业,他就被周武王亲切地称呼为“尚父”。楚汉相争时,项羽的谋士范增被称为“亚父”,其实和“仲父”含义完全相同。“亚”是第二的含义,都是尊称。三国时期东吴的大臣张昭,位高权重,被人称为“江东仲父”。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主刘禅称为“相父”。

可见君主对臣子的极大荣誉便是称“父”,意为值得尊敬的长辈。其中又以“仲父”的称呼为多,表示仅次于父亲的人。 +dWVtIpR/SWHj6lyqBJ5UC7RyYsPknHHNfS0+RWq4SAQXvQC1/svwqb1QbubjA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