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从一名投资者的视角建立了本书中的模型。作为投资者,我的视角与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决策者都不同,因为我通过资本市场押注经济变化(资本市场反映实体经济的变化),这促使我关注推动资本运动的相对价值和流动,而资本运动反过来推动了这些周期。作为全球宏观投资者,在努力应对经济和市场的变化时,我发现没什么比判断错误所带来的痛苦和判断正确所带来的喜悦更能为我们提供现实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经济学教科书无法提供的。

面对从未经历过的事件,我曾一次又一次遭受打击,因此痛下决心,要超越个人经历,深入研究历史上经济和市场的发展,进行虚拟实践,就如同我亲身经历那些历史事件一样,假设自己的投资活动与事件同步展开,做决策时并不知道事件未来的走势。我以时间为序,详尽研究各类历史事件,逐日逐月地追踪事件的发展。我的视角不再为个人的直接经历所限,从而变得更为广泛、更为深刻。从个人角度看,我经历了1966—1971年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削弱和最终崩溃,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通胀泡沫和1978—1982年的泡沫破裂,拉丁美洲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通胀性萧条,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和1988—1991年的泡沫破裂,导致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的全球债务泡沫,以及2008年的债务大危机。而通过研究历史,我体验了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1789年美国的债务重组,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恶性通胀,1930—1945年席卷许多国家的大萧条和世界战争,以及许多其他危机。

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也为了成功应对未来的危机,我必须了解危机的运作方式。因此,我着手研究危机背后的因果关系。我仔细钻研各种经济现象(例如经济周期、债务周期)的大量案例,找出每种经济现象的内在特征,完善对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的设想和研究,建立每一种现象的典型模型,例如典型经济周期、典型债务周期、典型通缩性去杠杆化、典型通胀性去杠杆化等。针对同一种类型的经济现象,我记录下每个案例的差异(例如,每个经济周期与典型经济周期的差异),分析导致差异的原因。通过把这些模型拼接在一起,我对所有案例有了简化而深刻的理解。我看到的并不是大量的单一事件,而是类似的事件一遍又一遍地发生,事件之间的相似度越来越高,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每天看到不同的病例,但他知道这些病例与之前看到的并无本质差别。

在桥水诸多优秀的合作伙伴的帮助下,我完成了对债务危机的研究,开发了相应的模型。有了这个模型,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应对史无前例的经济风暴,就像一个对过去100年间所发生的洪水或瘟疫有深入研究的人,可以更好地识别此类灾害来临前的信号,从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灾害。在理解危机的基础上,桥水打造了计算机决策系统,详细列出了在每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我们的应对之策。这一方法极大地改善了桥水的业绩。例如,2008年,全球遭遇了1929—1932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早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8年,桥水就已经设计打造了“萧条计量指标”,就是为了应对类似2007—2008年的事态的发展。因此,在绝大多数人因此次金融危机而遭受严重亏损时,桥水却实现了可观的盈利。

在本书中,我不会详细介绍桥水的决策系统,但将分享以下内容:(1)我的典型债务大周期模型;(2)针对三个标志性案例的详尽研究(2007—2011年的美国,其中包括“大衰退”;1928—1937年的美国,其中包括通缩性萧条;1918—1924年的德国,其中包括通胀性萧条);(3)针对48个案例的研究纲要,其中包括过去100年间发生的主要债务危机。 我保证,如果你能潜心学习并理解这三个部分的内容,你将会从全新的视角理解债务危机。

对我来说,每天观察经济和市场(或者其他任何事件的演变),就像面对一场不断变化的暴风雪,有数以百万计的线索和信息扑面而来,而我必须综合处理这些线索和信息,并妥善应对。日常应对危机与系统性分析危机存在差别,这一差别体现在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最系统、最典型)、第二部分(对危机案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第三部分(以图的形式展示48个案例)。通过对比这三个部分的差别,我们可以发现,书中所有危机案例的演变模式和典型危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也存在差异,这就促使你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释这些差异,进而加深自己的理解。这样,当下一次危机出现时,你将做好更充足的应对准备。

要明确的是,我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我的观点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各自提出观点,并就问题展开辩论,以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这就是我分享债务危机研究成果的目的。 qM1GFxNMAJVkeM6wxkcTKqF0z1Guu/jIxciCIh6kfv87UHcMppN7aZxO48Nmp4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