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从小学到初中

1948年4月,坊子解放不久,在我家斜对门的三马路小学开学了。学校改名叫“坊子中心小学”。

这个小学,有人说是1919年建校,有人说是1921年成立,反正是历史很久了。据说,学校成立之初,曾经叫“坊子模范小学”。后来也一直是坊子区小学中的名校。在国民党占据潍县时期,这所小学改名为“坊子第一中心小学”,还曾有过校歌。我至今还能记得的歌词有:“东临溉水卓立坊镇,庄严、雄伟、超群,坊子一中心。师生济济蓬勃朝气新……”

解放后,学校派老师到处动员家长送孩子上学,而且不收一切费用。学校有一位教语文的刘老师,修自行车时认识了我。几次来家里动员,说不要耽误了我的前途。家庭的负担虽然很重,母亲觉得老师说得有理,关了修车铺就让我去上学。我娘给我做了一件褂子套在破棉袄外边,还连夜给我赶了一双新鞋,背上书包,我也是学生了,而且上的是五年级。

开始,我觉得自己在班里可不是一般学生,我曾经自己挣饭吃。许多同学崇拜我,有的女生还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可是第一个月的考试成绩张榜了,我排在最后一名。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回家也觉得没脸,偷偷地哭了一场,哭得很伤心。怎么办?只有下力气努力呗。后来,我的学习成绩一月比一月好,不久就戴上了红领巾,还当上了中队长,到学期末,我考了全班第一名。这个成绩我一直保持到小学毕业。

那时的我,应该说是个好孩子,似乎学校的校长、老师也都这样认为。特别是因为我有手艺,不但学校里的那两辆自行车我负责修理,我还用酒精灯烧了一个小玻璃球,放在马牌油的小铁筒里,再加上一个小镜子,做成了一架“显微镜”。它能把蚊子的翅膀放大得像蜻蜓的那样大,在一个展览会上为学校争了光。

1950年的冬天,我高小毕业,我是多么想继续上学,可是,我们母子五人的生活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识字的母亲却是深明大义,还是支持我再上学,不过,一定要我考一个不要学费的学校。

这时坊子已经没有中学了,要上就要到潍坊城里。那时城里有三所中学,一所公立的叫“山东省立潍坊中学”,两所私立的,叫“新青中学”“广文中学”。要想不交学费,只有上“省中”,据说很难考。反正只有一条路,只能去闯。

那时的学校是春季始业,过了年我就去报考。记得省立潍坊中学只收两个班100人,可参加考试的有全市城乡1177名考生。比如今考大学难多了。记得学校张榜的那一天,考生们都挤到校门口东边的墙跟前,去看那张红纸黑字写了被录取学生名单的榜,我也不例外。我找到自己的名字了,数了数,是第二十七名,我又有学上了。 rhyA8qmzD+BxurloS9OltR1a4TGgGnY+K6Z7kXcFYA47Wo452IaVTy0cV3zUj31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