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局头条,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以东。明朝属北居贤坊管界,清朝属镶黄旗驻地,今属北新桥街道辖区。
南怀仁设计的武成永固大将军炮
雍和宫大街以东,柏林寺东侧,有炮局胡同。炮局胡同向北,依次有炮局头条、二条、三条、四条,再往西北原有铜厂胡同,今已并入青龙胡同。炮局胡同至炮局四条,在清朝是东四旗炮局所在地,四个炮厂各有厂房三十五间,是制造火炮和贮存回收废炮的场所。铜厂胡同,是明朝制造火炮的工厂旧址,有多年堆积矿渣灰烬形成的土山。清朝《天咫偶闻》记述,土山陂陀迤逦,且起且伏,高达七八丈,灰土凝结坚硬如石。登上土山,视线可以越过城墙,望见春岫浮烟,秋林落叶,还可以望见皇宫和景山,是一个登高望远看风景的好地方。
清太宗皇太极将八旗划分为左右两翼,各设翼长,规定八旗行军、围猎、宿营各按方位顺序,不得乱行。1644年清军占领北京,按照八旗两翼顺序分配驻地,左翼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蓝旗驻崇文门内,右翼正黄旗驻德胜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镶红旗驻阜成门内,镶蓝旗驻宣武门内,东四旗就是驻地在城区东部的左翼四旗。
清朝《日下旧闻考·官署》记述,左翼“四旗炮厂在东直门北新桥东教场”,即炮局胡同。右翼正黄旗、正红旗“两旗炮厂在西直门内桦皮厂”,这两个炮厂地名旧称炮局,在桦皮厂胡同以西的城墙西北角新开路北侧,新开路现已并入西直门北顺城街。右翼镶红旗、镶蓝旗“两旗炮厂在宣武门内城隍庙北”,城隍庙在成方街,这两个炮厂在成方街北侧的炮厂胡同,民国时期改称为兴盛胡同。清朝初期在右安门内濯灵厂火药局以及各座城门之上贮存火药,清朝末期在白纸坊设立的度支部印刷局即濯灵厂火药局旧址。
清朝的火炮配属于汉军,左翼四旗汉军炮队设在东直门内老君堂,老君堂即今东四十二条胡同的东部。右翼四旗汉军炮队设在西直门内北城根。清朝每年九月一日在卢沟桥沙锅村演练火炮,每门火炮每日发射十次,演练历时一个月。演练火炮之前,还要举行祭祀炮神典礼。《清史稿·礼志》记述,九月一日,在卢沟桥沙锅村陈设八旗汉军炮位,向西设立祭坛,祭献果品和少牢,少牢就是一猪一羊,然后由八旗汉军都统分别向本旗炮位恭行三跪九拜大礼,还要上香和献酒,并且宣读祭文。
清军第一次拥有自己制造的火炮是在皇太极天聪五年(1631年),第一支炮队称为“乌真超哈”,意即重兵部队,第一位炮队长官是佟养性。《清史稿·佟养性列传》记述,佟养性是汉化的满洲人,祖上进入明朝边境经商,居住在抚顺。佟养性投靠努尔哈赤,娶妻宗室之女,赐号为“施吾理额驸”,额驸意即驸马,随从努尔哈赤攻略辽东,因功晋升二等总兵官。皇太极制成四十门火炮,命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炮,组建汉军成立“乌真超哈”,交付佟养性统率。皇太极下令“汉人军民诸政,命额驸佟养性总理,各官受节制。其有势豪嫉妒不从命者,非特藐养性,是轻国体,亵法令也,必谴无赦”。皇太极发兵围攻大凌河,佟养性多次炮击城墙敌台,使明朝军队遭受重大伤亡,得到雕鞍良马和白银百两的赏赐。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叛乱,前线清军报告笨重的红衣大炮在南方山区难以搬运,不利作战。康熙皇帝传谕兵部:“大军进剿,急需火器,着治理历法南怀仁铸造大炮,轻利以便登涉。”南怀仁是来自比利时的传教士,在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精通铸造工艺,曾为观象台铸造了六台青铜天文仪器。南怀仁制成一种铁芯木壳铜箍的轻型大炮,在郊外靶场试射成功以后成批生产,得到清军好评。南怀仁设计的“武成永固大将军”青铜巨炮,至今仍在北京故宫午门广场陈列,炮管尾部铸有铭文“大清康熙二十八年铸造,武成永固大将军,用药十斤,生铁炮子二十斤,制法官南怀仁,监造官佛保,作官王之臣,匠役李文德、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