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
政治形势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周天子的式微,诸侯、卿大夫势力的崛起,以及家臣的活跃和民的地位的提高。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削弱之后,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若干政治中心。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引发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巨变,兼并的结果又形成了几大区域性统一的诸侯国。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关系也发生了迅速的变化。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和技术步入了有别于青铜时代的新时期。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一、争夺土地的斗争日益激烈,土地所有、占有、使用关系日趋多样化;二、剥削方式由西周的“籍田以力”转向力役加租税,家庭个体生产逐渐普遍化,奴隶制在减弱和缩小;三、工商业有了迅速的发展,私人工商与官工商形成抗衡的力量。
社会思想与观念同政治、经济的变化相辅相成,也在发生巨变。这个时期政治思想探讨的问题越来越多,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主要倾向与发展趋势表现为:冲破西周天帝与天子观念的藩篱,转为面向世俗、实际和人。从目前的资料看,直到老子、孔子之间,还没出现独立的、形成理论体系的政治思想家。本章所论述的,主要是社会思潮,兼及几位政治家的思想。